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6篇
  69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南部不同距离绿洲的气温以及不同深度的土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降速度比绿洲观测点要快、变化幅度大;在局地环流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共同作用下,10:00~12:00石河子市气温的升温幅度大于沙漠,但沙漠特殊的下垫面性质以及地理条件,使得沙漠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沙漠成为影响绿洲气候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生态区,使绿洲具有比同纬度地区优越的热量资源;从沙漠边缘到石河子市,春季各农业界限温度的稳定通过日期逐渐提早,这为棉花等绿洲优势作物的播种期、物候期、作物生育及生理生态特性研究与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根据沙漠增温效应下膜下滴灌棉田植被层内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棉田植被层内的净辐射、地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试验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棉花花铃期在光、温、湿等方面具有较好配置,从而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3.
新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剖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发展优势很强,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绿洲面积小,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质量差,水土不平衡,利用程度低,退化严重,规划不完善等,研究根据新疆土地详查资料,基于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特点,主要剖析了新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4.
2018年在新疆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二分场对气吸式播种机(2MBQ-4/8)和传统机械式播种机(2MBJ-1/2)这2种不同类型机械的玉米精密播种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探讨不同播种机械及农机手播种水平对玉米精密播种的影响,以为提高奇台农场精密播种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MBQ-4/8播种质量优于2MBJ-1/2播种机,2种机型之间的播深、窄行距、宽行距和株距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但2种播种机械都存在不同农机手播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2MBQ-4/8播种机机手间在播深、宽行距、窄行距和株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MBJ-1/2机手间在播深、播量、宽行距和窄行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精密播种质量,建议使用2MBQ-4/8型及同类型播种机,同时加强农机手耕作技术和机具维护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95.
选用玉米品种KWS9384为试材,在新疆奇台县奇台总场高产玉米试验田进行试验,设置4月20日(B1)、4月27日(B2)和5月5日(B3)3个播种时期,分别于4、3、2展叶期剪去地上部分。留一片在地表,以每个播期正常生长植株为对照,研究刈割对新疆滴灌高产春玉米的农艺性状、生物积累量、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后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全株干物质量呈现增加的趋势,B3(2展叶)处理刈割全株干物质重和籽粒重最重,玉米籽粒重、穗轴重、叶片重增加;刈割虽然降低了玉米株高、穗位高和茎粗,但可提高相应指标的整齐度。刈割和CK处理的株高、穗位高均随着播种时间的推后而增加,玉米茎粗减小;B3处理刈割较CK增产821.44 kg/hm2,利润增加981.45元/hm2。刈割后穗行数、穗长、穗粗、百粒重增加,秃尖、轴粗降低。综合分析,播种时间在5月5日,出现2展叶时对春玉米进行刈割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6.
灌溉模式对北疆棉田土壤浸出液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棉田土壤土体的双向切片法,研究了膜下滴灌、淹灌两种不同灌溉模式下不同土层之间以及膜灌带的不同区域之间盐分分布,得出盐分在不同的灌溉方式下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灌水方式不同导致土壤耕层不同空间部位土壤盐分变化趋势不同。同时,由于北疆棉田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模式,宽行和窄行以及膜灌带两侧钾素和盐分的在各土层之间含量也呈现出显著差异。滴灌处理盐分在土壤表层有轻微表积现象,随深度增加盐分含量下降;常规淹灌处理,土壤表层含盐量低于滴灌处理,而随深度增加在0~60cm深度范围内盐分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7.
膜下滴灌对棉花生育后期叶片与苞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选用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46号棉花品种,设置2个膜下滴灌量处理,测定棉花叶片和苞叶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荧光参数等相关光合生理指标,探讨生育后期棉花叶片与苞叶光合能力的差异及对滴灌量的响应。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间,高温强光下苞叶最大羧化速率与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的比值(Jmax/Vc,max)较高,气孔导度(Gs)较低。棉花生长发育后期,苞叶面积、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PSII)、Rubisco含量显著低于叶片,但随着生育进程降幅显著低于叶片。与常规滴灌处理相比,节水滴灌处理棉花叶片含水量降幅显著高于苞叶;叶片叶绿素含量、Pn和Rubisco含量显著降低,而苞叶的变化不显著。棉花生育后期苞叶面积、含水量、叶绿素含量、Pn、ΦPSII、Rubisco含量的稳定性高于叶片,表明生育后期叶片衰老较快,但苞叶仍能保持较稳定的光合能力,对光合物质的贡献逐渐增大,常规滴灌下达7.22%~8.83%,节水滴灌下达10.24%~12.53%。  相似文献   
98.
棉花C2H2类型锌指蛋白基因GhSIZ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RT-PCR技术从陆地棉中克隆到1个编码C2H2型锌指蛋白的基因,命名为Gh SIZ1(Stress Induced Zinc finger protein1)。该基因编码23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6.6205 k D,等电点为6.52。Gh SIZ1包含一个C2H2型锌指结构域,在其N端含有保守的L-box,C–末端含有一个转录抑制结构域EAR/DLN-box。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Gh SIZ1与可可(XP_007044496.1)和中粒咖啡(CDP00218.1)中的锌指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分析Gh SIZ1在棉花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根中表达量最高。低温、高盐、干旱胁迫处理后Gh SIZ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h SIZ1定位在细胞核中。本研究表明,Gh SIZ1可能在棉花响应低温、高盐、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棉花花青素能量耗散过程维持光合机构稳定性。【方法】选取花青素含量差异较大的棉花为材料,测定花青素含量、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NDH介导的环式电子流活性、ATP合成酶活性、玉米黄质的合成速率等。【结果】随花青素含量升高,吸光能力逐渐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逐渐减弱,将面临较多的过剩激发能;NDH介导的环式电子流活性均逐渐增强,并且环式电子调控的ATP合成也逐渐增强;相对于无花青素的棉花,花青素存在的条件下,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明显较弱,并且随花青素含量的增多,叶黄素循环的过程逐渐减弱,可能花青素的耗散能力逐渐增强。【结论】花青素能够作为一种光保护机制起到耗散过剩光能有效保护PSI和PSII。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有机肥替代20%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区绿洲小麦减施化肥培肥地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连续2年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处理(T1),常规施肥处理(T2)以及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T3)3个处理。【结果】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与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均能增加小麦产量、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有机肥替代处理会在减少化肥施用的同时达到与农户常规施化肥一样的效果,且土壤各养分的增加效果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极显著。【结论】有机肥替代20%化肥比常规施肥更能显著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机替代处理的小麦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