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5篇
  25篇
综合类   405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8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2013年36月开展了间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稻草覆盖、中耕除草和化学除草4种措施控制茶园春季杂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对茶园春季杂草的控制效果明显,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以上,与化学除草结果相当,对茶园主要杂草的株高也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间种三叶草处理措施对茶园主要杂草数量、生物量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化学除草对茶园各种主要杂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以上,主要杂草平均株高仅为3.72 cm;中耕除草对茶园主要杂草防效不及稻草覆盖和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792.
不同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的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3~6月开展了间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稻草覆盖、中耕除草和化学除草4种措施控制茶园春季杂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对茶园春季杂草的控制效果明显,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以上,与化学除草结果相当,对茶园主要杂草的株高也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间种三叶草处理措施对茶园主要杂草数量、生物量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化学除草对茶园各种主要杂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以上,主要杂草平均株高仅为3.72 cm;中耕除草对茶园主要杂草防效不及稻草覆盖和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793.
在日光温室内系统研究不同虫口密度烟粉虱危害对辣椒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粉虱为害对辣椒产量和营养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且随着虫量的增加,影响逐渐加重。叶片上若虫虫口密度为20~30头·cm-2时,叶片和青椒果实中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28.01%和30.99%,结实率下降14.13%,单果重下降8.48%,单株产量下降15.73%,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下降6.37%、4.64%和3.65%。叶片上若虫虫口密度为50~60头·cm-2时,叶片和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39.86%和53.52%,结实率下降29.04%,单株果重下降45.82%,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下降41.08%、32.51%和6.99%。结果提示,对保护地辣椒上的烟粉虱防治应立足早防。  相似文献   
794.
采用冰冻切片对芍药花芽形态分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花芽的形态分化分为5个时期:苞片原基期→花萼原基期→花瓣原基期→雄蕊原基期→雌蕊原基期.在扬州地区,芍药花芽的形态分化期:9月上中旬为苞片原基分化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花萼原基分化期,10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为花瓣原基分化期,2月上旬为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  相似文献   
795.
在培养基单因子筛选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地衣芽孢杆菌W10菌株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g·L-1)为黄豆饼粉10.13、玉米淀粉16.89、蛋白胨1.13、葡萄糖2.41、硫酸铵7.96、硫酸镁0.45、磷酸氢二钾0.45、氯化钠4.50。用优化培养基对W10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率为90.37%,比优化前抑菌率(73.90%)提高22.3%。  相似文献   
796.
江苏宜兴丘陵茶园秋季杂草发生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M"形9点取样法定点调查,初步明确了宜兴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物种组成结构:主要杂草种类有82种,隶属40个科、72个属,其中阔叶杂草66种,占总种数的80.49%,禾本科杂草9种,占总种数的10.98%;生活型组成:一年生杂草50%,2年生杂草13.41%,多年生杂草36.59%;经过数据分析:相对多度大于10%的优势杂草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蓬蘽Rubus hirsutus、大巢菜Vicia sativ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菊科、禾本科杂草为宜兴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797.
以单、双瓣茉莉为材料,研究了冷锻炼对低温胁迫下两品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冷锻炼可有效缓解两茉莉品种因低温胁迫导致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下降,其生理效应期分别为2d和4d。  相似文献   
798.
朱莹  苏宏华  杨益众 《玉米科学》2022,30(6):156-164
以转基因抗虫玉米C0030.3.5和对照品系DBN318为材料,2016~2017连续两年采用直接观察法、地面陷阱法、黄板诱虫法对春、夏玉米田的节肢动物进行调查,对相关参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比较两类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2016年春、夏玉米田转基因抗虫玉米C0030.3.5 3种调查法的田间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度S、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性指数J等群落多样性参数与对照品系DBN318相比无显著差异。2017年的结果与2016年基本一致,相关性达0.98。从种植季节分析,不管哪个季节的转基因抗虫品种C0030.3.5,3种调查法的S、D、H''、J与对照品系DBN318相比,不同品种间群落多样性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C0030.3.5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99.
为探讨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在不同水体中的降解特性,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在不同缓冲溶液及不同自然水体中光化学降解情况。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p H值为4.00、6.86、9.18的不同缓冲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7.53,7.12,3.89 d;氟苯虫酰胺在p H值为4.00、6.86、9.18的不同缓冲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6.92,6.11,3.46 d。高压汞灯照射下,氯虫苯甲酰胺在重蒸水、稻田水、水库水、地表水、湖水等5种不同自然水体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4.46,4.07,3.95,3.85,3.55 d;氟苯虫酰胺在重蒸水、稻田水、水库水、地表水、湖水等5种不同自然水体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3.95、3.74、3.30,3.05,2.96 d。研究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在水溶液中的降解动态均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且降解速率随溶液p H值的变化而变化,光解率随p H值的增加而增大;在高压汞灯照射下,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在5种不同自然水体中的光解半衰期由长到短依次重蒸水、稻田水、水库水、地表水和湖水。  相似文献   
800.
梨(Pyrus spp)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水果,果实香气是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吸引消费者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砂梨品种‘二十世纪’及其芽变品种‘金二十世纪’为试材,研究了其果实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的差异,克隆获得了梨果实香气成分合成相关的醇酰基转移酶基因(PpAAT),分析了该基因在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部位中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二十世纪’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均为己醛,‘金二十世纪’绿熟期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样是己醛,但商熟期果实中己酸乙酯的含量迅速增加,成为主要香气成分,完熟期时含量进一步增加,高含量的酯类化合物可能是‘金二十世纪’具有浓郁香气的主要原因;随着果实的成熟,PpAAT基因在‘金二十世纪’果皮中的表达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绿熟期表达量最高,商熟期表达量开始降低,完熟期表达量非常弱;PpAAT在果肉中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商熟期果肉中表达量最高,绿熟期果肉中次之,完熟期果肉中的表达量最低。总体上,PpAAT基因在商熟期的表达量高于绿熟期和完熟期,在果皮中的表达量高于果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