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89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1.
芳香味是评价名优茶花品种的重要园艺性状,培育具有芳香味的茶花品种是茶花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测定技术对香味茶花远缘杂交亲本云南核果茶(Pyrenaria yunnanensis Hu)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2种香气化合物,可分为醇类、萜烯类、酯类、烷烃类、酮类和芳香烃类6类。其中,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香气总成分的68.19%,香气主体成分为芳樟醇、1,8-桉叶素、苯乙醇、癸酸乙酯、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桧烯、氧化芳樟醇、1-己醇8种化合物。研究结果明确了云南核果茶的花香成分,为芳香茶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茶花花香成分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和后续的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瓶插寿命是决定其品质和消费者喜好的重要因素;且香石竹为典型的乙烯敏感型切花,贮运过程中损耗率高。因此,各种化学和物理的采后处理方法被用于控制香石竹切花的采后处理,但这些方法具有生产成本高、保质期短、残留物会造成环境污染等局限性。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热稳定性、较强表面活性和催化性能等优点,与纳米材料技术相关的延长保质期策略有可能弥补传统保鲜方法的缺点,在切花保鲜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从纳米材料的种类、浓度、试验材料的基因型、处理方式等方面综述了纳米材料技术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别综述了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材料、1-甲基环丙烯/NS复合物、β-环糊精纳米海绵-1-MCP复合物及氢纳米气泡水等纳米材料的保鲜机制,旨在为香石竹采后处理中纳米保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同步定量检测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的高效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CymMV和ORSV CP基因高度保守区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并筛选,获得156 bp和148 bp的靶标序列及对应的最优特异性引物探针组合,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拷贝或6.2×10-3fg,最低稳定检出限为10拷贝或6.2×10-2 fg,是RT-PCR的10~100倍;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扩增效率分别为97.7%和100.2%,相关系数R2分别为1.000和0.999;对其他5种常见病毒均无扩增曲线,检测特异性强;批组内与批组间重复性试验Ct值变异系数≤0.60%,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利用该方法和基因芯片法分别对4个种属的66个兰花样品进行方法验证,该方法相较于基因芯片法检出率提高了53.85%(CymMV)和162.5%(ORSV)。综上所述,本方法可同时高通量检测CymMV和ORSV 2种病毒靶基因,结果可靠,应用前景广阔,可为开展病毒精准鉴定、科学防控以及从源头遏制病毒传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杜鹃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昆明市郊的杜鹃盆花种植基地采集炭疽病样品,经病原分离和纯化得到形态一致的6个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鉴定,将该杜鹃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博宁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p H值、温度对该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能有效利用多种碳源,最适合的为葡萄糖;有利于该病原菌生长的有机氮为蛋白胨,无机氮为硝酸钾;病原菌在15~35℃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适于病原菌生长的培养基p H值为6~8;适于产孢的培养基为MA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以洋桔梗品种Ceremony Orange的花药为材料,探讨激素、蔗糖浓度和取材时间对洋桔梗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取材时间、激素水平对洋桔梗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2)随着供试植株年龄增长,洋桔梗花药愈伤组织分化率逐渐下降;(3)3月份是洋桔梗花药培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肥对香石竹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与植株生长密切相关.以香石竹品种马斯特扦插种苗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基肥栽培条件下香石竹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施用不同基肥即过磷酸钙、农家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及不施肥的条件下,香石竹在不同生长期根系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种植60d时,施用不同基肥的3个处理香石竹采穗母本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与不施用基肥的处理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种植120 d后,该差异性全部消失.在4种处理即施用过磷酸钙、农家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及不施肥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研究发现,在施用农家肥作为基肥的栽培条件下,香石竹的根系活力最强,叶绿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植物离体诱变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作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新种质的筛选中。综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简况、离体诱变育种采用的技术、抗性突变体的筛选技术以及检测方法、应用现状及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离体诱变育种的优势及在百合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香石竹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珍红  桂敏  龙江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15-1717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香石竹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等研究进程,对国内外香石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深入对香石竹组培快繁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其脱毒方面的研究;加强香石竹扦插方面的研究;建立香石竹良种繁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合品种元帅(Acapulco)、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附加不同浓度的枯萎病菌毒素粗提液,用于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75%的毒索培养基上培养10d作为百合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筛选的选择压比较适宜,抗镰刀菌无性系的再生苗生长正常,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比未经筛选的对照株高,经人工接种枯萎病菌鉴定,2个百合品种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的再生植株均表现中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20.
大花香水月季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花香水月季的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香水月季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8个群体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5.44%~56.00%;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7.28%,总变异中群体内的变异为62.72%,大于群体间变异(37.28%),说明群体内的变异是该地区大花香水月季的主要变异来源。花瓣长与东经及果径与北纬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群体可以明显划分为3类,说明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