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26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水稻机插秧与人工插秧效益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成本低、效率高,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农业机械育插秧与手工插秧的同田对比试验,从水稻产量、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机械育插秧能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比人工插秧经济效益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水稻插秧方式.  相似文献   
62.
农产品产地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大气、土壤、农业用水中,如果有毒有害物质过量,会在动植物体内积累富集,造成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因此,良好的产地环境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文章通过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整体推进工作的总结,提出了云南省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3.
阐述生态农业的概念、建设意义、建设原则和主要内容。通过对临沧市农业生态环境及经济状况的分析,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特点,根据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及相关内容,提出了临沧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自然村为基础,以行政村为单元,以乡(镇)为重点,循序渐进地推进县域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64.
按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5-2000),连续两年四次定点定位监测了云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旱(缓)坡农耕地、中海拔旱(陡)坡农耕地和平坝区蔬菜地3个监控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对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连续2年的结果表明,3个监测区土壤环境质量各监测样点间差异表现为旱(陡)坡农耕地差异大,旱(缓)坡农耕地其次,平坝区蔬菜地差异小;年度间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表现为旱(缓)坡农耕地差异大,平坝区蔬菜地次之,旱(陡)坡农耕地差异较小。16个监控项目中CEC(阳离子交换量)、Pb、Cr、Ni、pH、As、F、DDT、六六六的年度、样点间差异都大;Cd、Cu、Zn、Hg的样点间差异小而年度间差异大;OM(有机质)的样点间差异大,年度间差异小;甲胺磷、氧化乐果的地点、年度差异都小。为基本农田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趋势预警和治理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选用云南省保山市3种类型4个常见的玉米品种:甜质型玉米“正甜99”、糯质型玉米“花糯168”及饲用型玉米“恩白玉3号”和“富玉6号”,采用自由选择法测定草地贪夜蛾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产卵量、幼虫生长发育历期和取食选择率。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个玉米品种上的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以在正甜99上的卵块数和卵粒数最多,分别为12.67块和1 001.67粒,而在其他3个玉米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取食不同玉米品种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总历期、蛹历期和成虫寿命也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取食富玉6号的幼虫总历期、蛹历期最长,分别为17.09、10.93 d,成虫寿命则以取食正甜99的最长,为13.89 d;草地贪夜蛾3~6龄各龄期幼虫对4个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具有明显趋向性,均以对正甜99的取食选择率最高,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率(P<0.05)。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农业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近年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等获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也逐步实现集约型、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全面化,生产结构日渐合理,农业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进步。基于此,分析了农业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7.
正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是云南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支撑。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7年1月26日下发《关于印发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7]12号),从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任务分工等方面对云南省农业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到2020年建成一个符合云南省情,满足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监测能  相似文献   
68.
水果产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势头较为迅猛,水果产业的产量增长较快,品种日益丰富,水果出口量与进口量也在逐年递增。不可否认,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良多,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水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对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所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促进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明确外来入侵植物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为大薸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大薸的地理分布数据、7个环境因子及4个地形因子,对其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和适生区等级进行预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方法进行验证,运用刀切法分析影响大薸分布的环境变量。【结果】大薸在云南省的适生区面积约13.56万km~2,其中以滇中及滇南地区为主;生境主要为营养富集的水域、沼泽、沟渠和水田等。ROC曲线法得到AUC值为0.907,表明预测结果可靠。刀切法分析显示:影响大薸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海拔和土地利用类型。【结论】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面积较大,占云南国土面积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在云南省的潜在适生区,预测其可能给云南农业造成的损失,为进一步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xEnt最大熵生态位模型,运用已知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模拟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的潜在适生概率,将结果导入ArcGIS 10.5进行重采样并进行相关分析.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中2017年主要农作物面积和产量数据,运用市场价格法初步建立草地贪夜蛾危害损失模型,对草地贪夜蛾入侵云南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预测.[结果]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的适生区范围广泛,其高适生区面积达17.85万km2,约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50%;中度适生区和低适生区面积分别为16.09万和5.06万km2.环境变量中,年平均温度对预测草地贪夜蛾潜在分布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最干季度降水、最冷季度平均温和最干月份降水,昼夜温差月值对草地贪夜蛾分布的影响较小.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烤烟、薯类和甘蔗4类主要农作物10%发生面积水平上可能对云南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95亿~8.94亿元人民币.[结论]草地贪夜蛾几乎能在云南全境适生,目前已扩散至全省120余个县,给云南省农业带来巨大威胁.应进一步加大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力度,严密监测虫情动态,在采取农药防治的基础上开展生物防治等其他控制措施,避免其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