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2篇
  16篇
综合类   273篇
农作物   35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61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外源激素6-BA、NAA、GA3,采用菠萝蜜嫩茎为外植体诱导芽、分化增殖与生长,研究菠萝蜜嫩茎诱导芽过程外源激素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光照强度约15 000 lx,培养基6-BA 2.0 mg/L+NAA 0.5 mg/L 适合外植体诱导芽,诱导率达82%;光照强度约2 000 lx,培养基6-BA 2.0 mg/L+NAA 0.5 mg/L+GA3 0.75 mg/L适合芽增殖培养,芽增殖系数达3.9,且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612.
用胡椒瘟菌种P2接种不同胡椒种质的叶片,根据胡椒瘟发生情况评价各种质叶片的抗瘟性。结果表明,班尼约尔1号、兴热1胡椒叶片表现感病;73-F-5叶片表现中等感病;云选1号叶片表现中等抗病。  相似文献   
613.
胡椒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作障碍严重威胁中国胡椒优势种植区可持续发展,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群落结构失衡是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明胡椒连作障碍与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揭示胡椒连作障碍形成的微生物机理,本文采用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了海南万宁8、18和28 a 3种不同种植年限胡椒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不同园块之间稳定并达到最大的平均吸光度值(AWCD)呈明显下降趋势;香农指数、香农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亦随种植年限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辛普森优势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年限增加出现了2次明显变化,第1次群落结构变化发生在8~18 a阶段,主要与酚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利用微生物大幅减少有关,第2次则发生在18~28 a阶段,与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胺类相关利用微生物减少有关。因此,胡椒连作显著降低了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是胡椒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14.
香饮所经多年选育出的8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在海南东南部兴隆地区具有投产早,产量高,品质优的优点,比实生树高产3-5倍;在海南北部澄万县福山区的试种表明,除24-10品系外,其余7个品系都比当地普遍种植的实生树高产,其中,26,24-1,24-2,6四个品系连续两年平均亩产咖啡干豆200千克以上,各种种质性状的适应性表现最优,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15.
616.
为明确生防菌S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分类地位,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防效盆栽试验研究了生防菌S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测定了菌株S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法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对菌株S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生防菌S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率为60%;菌株S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 H为8.0;根据16S r DNA序列分析比对结果,生防菌S与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确定该菌株为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相似文献   
617.
4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粉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固相微萃取采集班×印2号、班×印3号、班×印4号和班×印5号这四种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风味成分,共鉴定出α-蒎烯(2.21%~2.80%)、β-蒎烯(3.43%~5.60%)、3-蒈烯(3.68%~6.16%)、柠檬烯(4.24%~6.04%)、δ-榄香烯(2.49%~4.57%)、可巴烯(5.85%~8.56%)、石竹烯(17.14%~32.15%)和石竹烯氧化物(1.03%~1.48%)等59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618.
以20个小粒种咖啡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咖啡种质苗期生长量和根系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各种质苗期株高、叶片数、分枝数差异显著,通过苗期株形分析,把小粒种咖啡种质分成高干、中等和矮生3个类型。M13、M14可作为高干型,CATUAI为矮生型鉴定的标准品种;CA ZHONGⅢ、M13为高干、多叶、多分枝品种,CATURRA、T8667为株高中等、多叶、多分枝品种,热引2号为矮生、多叶、多分枝品种;各种质主根长除了CA ZHONGⅡ较小以外,其他种质间差异不显著,各种质主根直径差异不显著;M13侧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显著大于CATUAI,参试的小粒种咖啡种质绝大部分都具有细而且数量较多的侧根,各种质间差异较小。侧根直径与侧根长为显著的负相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与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间呈显著的正相关,长势强壮,枝叶繁茂的植株,根系发达;各种质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相协调的根冠比在0.40~0.35。  相似文献   
619.
选用4份咖啡种质资源为材料,对S1-S100共100个RAPD引物进行筛选,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10个。利用这10个RAPD引物对28份咖啡资源进行扩增,共获得86条带,平均每个RAPD引物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谱带7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0%。结果表明:供试咖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10个多态性好的RAPD引物中S8的鉴别效率最高,能将全部供试材料全部区分开,通过整合软件录入如所属种类、种质名称、采样地点、引物、RAPD-PCR 扩增数据以及电泳图片等相关信息,形成指纹图谱二维编码,构成咖啡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为咖啡种质资源品种权益保护及分子身份证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0.
从施用SupperGreen的小白菜‘凤山5号’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白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HZB02。该菌株对白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盆栽白菜发病等均有明显的抑制能力。根据菌落形态、菌体电镜观察及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判断,该菌株属于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进一步研究不同培养基条件及添加大豆油对HZB02抗生作用的影响,发现其在SYMA、PDA培养基上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能力最佳,此外其SYM、PDB发酵液对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亦最强,然而它的TSB发酵液则显示出最优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研究发现在SYM与PDB中添加5%大豆油的发酵液可显著提升HZB02的抑菌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