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覆膜方式(双层膜、单层膜和不覆膜)、土壤类型(中壤土、砂壤土)与有机物(添加牛粪和不添加牛粪)对太阳能加热时土壤温度的影响。覆盖透明膜可显著提高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10 cm2、0 cm和30 cm深度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达40℃、38℃和36℃以上,日最高温度分别达43.3℃、39.0℃和36.5℃以上。覆盖透明膜可明显延长土壤高温(≥35℃)持续时间并提高土壤日温差,土壤温度超过35℃的累计时间达22.5h以上,10 cm、20 cm和30 cm深度土壤日温差分别在7.1℃、2.6℃和0.8℃以上。覆盖双层膜土壤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高温持续时间及日温差比单层膜高,且在10 cm深度尤为突出。除20 cm深度外,土壤类型对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没有影响。添加牛粪能使0~20 cm土层土壤日平均温度提高2℃以上,显著高于不添加对照。故覆盖透明膜和添加牛粪可显著提升30 cm深度内的土壤温度,利用太阳能加热可望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2.
芝麻青枯病发生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芝麻青枯病,制约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为制定精准的药剂防治技术,在江西省南昌县建立4年的病害观察圃上试验5种药剂,研究适宜药剂和用药时期。结果发现,芝麻青枯病多于现蕾期前后开始发病,初花期病情指数增长率均最为急剧,因此可选择芝麻定苗时进行药剂喷淋护根,初花始期及其后10d左右再各喷施药剂1次为佳防治适期;300g.ai/hm2的20%噻菌铜对芝麻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71.11%~74.25%%,增产率33.95%~36.73%。2017-2018 年试验结果显示,20% 噻菌铜(300g.ai/hm2)、20% 噻唑锌(300g.ai/hm2)、3%中生菌素(22.5g.ai/hm2)和72%农用链霉素(216g.ai/hm2)对青枯病的防效范围为70.02%~75.23%; 芝麻增产范围为32.14%~35.63%,4种药剂的防效和增产幅度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有效防止菌草食用菌病原真菌的药剂,本研究选用 7 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 4 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落直径法对 4 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7 种供试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 4 种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中,百菌清对哈茨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为 0.291 4 mg/L;多菌灵对蜡孔菌和侧耳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分别为 0.257 mg/L 和 1.030 4 mg/L;精甲霜?锰锌对赭曲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为 9.233 4 mg/L。百菌清、咪鲜胺、多菌灵和精甲霜?锰锌对 4 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建议生产上将这 4 种药剂轮换使用,以有效控制菌草食用菌病害。  相似文献   
4.
正果蝇属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昆虫,多数种类仅以腐烂果实为食物,少数可为害健康果实。已报道的为害多种水果的果蝇有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黑腹果蝇D. melanogaster等(任路明等,2014)。2017年用装有糖醋酒液的诱捕器在山东省烟台市、泰安市、济南市、日照市4个市的樱桃园和葡萄园收集果蝇,调查发现一种新的果蝇——叔白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可可毛色二孢β-1,4-葡聚糖内切酶LtEg1是否能够分泌至胞外及其活性,采用酵母互补试验分析了内切酶LtEg1的信号肽活性,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了内切酶LtEg1活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了LtEg1基因在不同侵染阶段的表达量。内切酶LtEg1的信号肽和酵母蔗糖酶的融合表达能够引起酵母蔗糖酶的外泌,使得酵母转化子能够在以棉子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内切酶LtEg1能够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底物,发挥其酶活功能。与营养菌丝阶段相比,LtEg1基因在病原菌侵染阶段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在接种后48 h,LtEg1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约为营养菌丝阶段的12倍,表明内切酶LtEg1作为重要的外泌蛋白酶,在可可毛色二孢侵染致病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侵染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的病毒种类及优势病毒,结合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及RTPCR检测方法,对采集于广东省冬种马铃薯7个主产区的189份疑似病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小RNA深度测序技术检测马铃薯病毒病混合样,发现存在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3种病毒。进一步设计3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并利用国内已报道的其它5种马铃薯病毒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发现189份马铃薯病毒病疑似病样中仅检测到PVY、PVS和PLRV这3种病毒,检出率依次为75.13%、10.05%和4.76%,且3种病毒在马铃薯上还存在复合侵染,复合侵染率为14.19%,其中PVY在各马铃薯产区均可检测到。表明侵染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的病毒为PVY、PVS和PLRV,其中PVY是优势病毒。  相似文献   
7.
应用RAPD技术区别芒果抗炭疽病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APD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10个芒果品种的遗传变异程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0个芒果品种被聚为3个RAPD组,RAPD组与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有明显相关性。表明RAPD技术在筛选抗病品种时可作为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我国主要棉花品种对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的抗性水平,采用烟粉虱田间自然传毒和CLCuMuV侵染性克隆人工接种方法分别对收集的46个棉花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46个棉花品种田间播种后90 d,新海21号、新海31号、新37号及112-2号4个品种自然发病的病株率为41.70%~100.00%,病情指数为39.81~100.00;新陆早36号、新陆中52号、中棉35号、中棉43号、鲁棉研36号、金宏祥10号6个品种的病株率为8.30%~16.70%,病情指数为0.93~9.26;其余品种未见发病。46个棉花品种人工接种CLCuMuV后60 d,新海21号、新海31号、新海37号和112-2号4个品种的病情指数为75.00~100.00,表现为高感;新陆中66号和新陆早46号病情指数分别为20.83和20.37,表现为中感;新陆早62号等10个品种的病情指数为10.46~15.87,表现为中抗;新陆早47号等14个品种的病情指数为5.26~9.26,表现为抗病;豫棉15号等11个品种的病情指数为2.22~4.86,表现为高抗;新陆早13号、新陆早61号、新陆中32号、新陆中56号和中棉41号病情指数均为0,表现为免疫。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华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和变异动态,采集华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病叶标样分离病原菌,应用中国鉴别寄主IR26、南粳15、爪哇14、特特普、金刚30和国际水稻已知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5、IRBB13、IRBB3、IRBB14、IRBB2、IR24两套鉴别寄主,在水稻孕穗期采用剪叶法接种,依据寄主和菌株的互作反应检测病菌的致病性分化。结果显示,参试菌株可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Ⅸ六个致病型和R1、R2、R3、R4、R5、R8、R10七个致病小种。Ⅴ、Ⅳ致病型和R8、R5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27.40%、19.30%和44.67%、15.34%,为华南稻区优势种群。Ⅸ、Ⅴ、Ⅳ致病型和R8、R5小种对500份华南稻区品种资源的致病率依次为96.40%、95.00%、50.40%、62.00%和42.60%;Ⅸ致病型毒性最强且发展很快;强致病菌系Ⅴ型已替代Ⅳ型发展为华南优势致病菌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和了解阿克苏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地区农田赤眼蜂科资源状况.[方法]标本采集采用网扫法,鉴定依据传统形态学分类法.[结果]对采自阿克苏及巴州部分地区农田的赤眼蜂科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共鉴定记述了该科标本10属13种,即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 4种,其余各属(副赤眼蜂属Paratrichogramma Girault、爱波赤眼蜂属Epoligosita Girault、光脉赤眼蜂属Aphelinoidea Girault、肿棒赤眼蜂属Tumidiclava Girault、环索赤眼蜂属Hayatia Viggiani、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宽翅赤眼蜂属Ufens Girault、刀管赤眼蜂属Xiphogramma Nowicki、邻赤眼蜂属Paracentrobia Howard)各1种.编制了分属检索表及分种检索表,并附主要形态特征图.除赤眼蜂属外,其余属为该地区首次报道.[结论]在新疆天山以南气候较为干旱的阿克苏及巴州地区,赤眼蜂种类资源较为丰富,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