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2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个核桃品种叶片解剖结构及其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石蜡切片,对采自陕西渭北核桃开发研究中心基地(黄龙)12个核桃品种叶片的抗旱性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7个指标中叶肉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占叶厚度的比例及叶脉维管束长径是比较好的抗旱性指标,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几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分析,获得12个核桃品种的抗旱性排序由强到弱为强特勒鲁光维纳西林3号朗帕克元丰陕核5号丰辉辽核4号辽核1号中林1号香铃。  相似文献   
2.
为说明不同抚育强度对黄土高原南部辽东栎林幼苗更新的影响,本文以黄龙山林区蔡家川林场辽东栎群落为研究对象,未采伐为对照,对经过5年恢复后,皆伐、间伐30%、间伐15%三种抚育强度的辽东栎林地,实生和萌生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抚育强度后的实生、萌生幼苗数量、幼苗生长状况、林地生态指标均与未采伐林地有差异;经过间伐30%的林地,其幼苗个体平均基径、高度、冠幅、叶面积、土壤养分、水分等指标均有显著增加;间伐15%林地上述指标均有增加;皆伐后的林地相对未采伐林地,萌生苗数量增加,实生苗数量减少,土壤养分、水分等指标降低。间伐与皆伐措施后比较,间伐措施的林地辽东栎实生幼苗数量多,个体发育良好,土壤养分水分相对较高;皆伐措施的辽东栎建群种萌生幼苗数量多,但土壤水分养分下降。未来该地区辽东栎林经营管理中,应以近自然抚育为主,尽量减少对灌草层破坏,完善群落复层结构;间伐强度拟定为30%,尽量间伐劣质木、病虫木,促进群落向异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核桃抗寒防冻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霜害、低温冻害频繁发生,给许多核桃产区的核桃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何采取抗寒防冻措施,减轻霜害冻害的影响,是确保核桃连年丰产的关键。本文提出了预防核桃霜、冻危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森林区不同坡向对油松人工林建群种种群结构及群落特征的影响,为黄土高原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的生境选择及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黄龙山生长于阴坡、阳坡的油松人工林,于造林后10,30(间伐1次)和45年(间伐2次)对其建群种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特征进行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10年生油松人工林种群在阴坡、阳坡样地上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和群落特征没有明显差异;经过1次间伐的30年生油松人工林,阴坡林木的生长量、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速效P、硝态N、铵态N含量显著高于阳坡;经过2次间伐的45年生油松人工林,其在阴坡、阳坡的平均胸径差异不显著,但阴坡有少量较大胸径的林木,且林木平均高度、油松幼苗更新数量、土壤养分、灌木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阳坡。【结论】从持续发育角度看,黄龙山林区阴坡和阳坡均适合油松人工林培育,阴坡优于阳坡。及时抚育可以促进油松人工林的持续发育。  相似文献   
5.
了解陕西省核桃晚霜冻害发生情况和规律,为晚霜引起的核桃霜冻害预防提供基础信息。通过对陕西商洛、关中、渭北3个地区核桃园的田间调查,研究了陕西省2013年核桃晚霜引起的霜冻害发生情况及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晚霜引起的霜冻害造成我省核桃的大幅度减产,特别是渭北地区核桃产量损失60%以上。对核桃晚霜引起的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发现,丘陵地区坡顶受害最重,阴坡重于阳坡;从核桃园经营管理角度看,核桃园的精细栽培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晚霜引起的核桃霜冻害程度;从单株树体位置分析,西北方位和树冠中下部受冻害最严重。说明核桃园的选址和栽培管理和抗冻育种一样对预防核桃霜冻害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油松、侧柏为材料,在黄龙县试验研究了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带状整地等不同整地方式以及50cm×40cm×30cm、60cm×60cm×50cm、50cm×50cm×40cm等栽植穴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幼树生长量的影响,结果为穴状整地和50cm×40cm×30cm栽植穴规格最好,建议该地工程造林选择穴状整地、栽植穴规格50cm×40cm×30cm。  相似文献   
7.
不同间伐强度下桥山麻栎林土壤渗透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土壤水分渗透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桥山林区麻栎天然次生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间伐强度(对照,10%,20%,30%)近自然经营抚育间伐5年后麻栎林的土壤入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土壤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10cm土层中土壤渗透性能表现为间伐30%>间伐20%>间伐10%>对照;林地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随着间伐强度增强而增大,间伐达到2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容重则随间伐降低;在10—20cm土层中,间伐对土壤入渗及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并无显著影响;土壤根系结构指标随间伐强度增强而升高;通过相关性分析知,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孔隙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是影响该地区土壤渗透性的关键因素;Philip模型能准确描述该研究区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间伐对土壤表层(0—10cm)的渗透性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较深层(10—20cm)土壤的渗透性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龙林区引进瑞典能源柳的适应性及生长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龙林区引种的8个瑞典能源柳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形态学特征、物候、病虫害与日灼、1a生苗木生长量等调查。结果表明,1a生瑞典能源柳无性系扦插苗,以瑞能A、瑞能C和瑞能E高径生长量最大;病虫害和日灼对引种能源柳危害比较小;瑞典能源柳在3月中下旬开始叶芽萌动,展叶期一般为1周左右,多数开花无性系花期超过1月;瑞能2和瑞能4花期长,观赏价值高,更适于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清水浸泡插穗以瑞能A和瑞能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6%和93%,其它6个无性系成活率介于73%~89%之间。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清楚油松毛虫生物特性的基础上,以黄龙山林区为例,分析了该林区油松毛虫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应重视松毛虫的监测与预报,积极采用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技术作为监测松毛虫发生的手段,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加强松树的抗性机制与分子机理、抗性品种的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松林对松毛虫为害的抵抗力;综合采取营林防治、生物防治、人工物理防治以及化学药剂防治等措施,将松毛虫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采伐强度对辽东栎林幼苗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说明不同采伐强度对黄土高原南部辽东栎林幼苗更新的影响,以黄龙山林区蔡家川林场辽东栎群落为研究对象,未采伐为对照,对经过5 a恢复后,皆伐、间伐30%、间伐15%3种采伐强度的辽东栎林地内实生和萌生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采伐强度后的实生、萌生幼苗数量、幼苗生长状况、林地生长指标均与未采伐林地有差异;经过间伐30%的林地,其幼苗个体平均基径、高度、冠幅、叶面积、土壤养分、水分等指标均有显著增加;间伐15%林地上述指标均有增加;皆伐后的林地相对未采伐林地,萌生苗数量增加,实生苗数量减少,土壤养分、水分等指标降低。间伐与皆伐措施后比较,间伐措施的林地辽东栎实生幼苗数量多,个体发育良好,土壤养分水分相对较高;皆伐措施的辽东栎建群种萌生幼苗数量多,但土壤水分养分下降。未来该地区辽东栎林经营管理中,应以近自然采伐为主,尽量减少对灌草层破坏,完善群落复层结构;间伐强度拟定为30%,郁闭度应控制在0.5~0.7,并尽量间伐劣质木、病虫木,促进群落向异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