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库布齐沙漠近1989—2019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为库布齐沙漠植被恢复及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基础数据。[方法]以1989—2019年每5 a为1期(共7期)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像元二分法模型,利用ENVI 5.3和ArcGIS 10.2分析库布齐沙漠1989—2019年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1)在时间变化上,近30 a间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长趋势,平均植被覆盖度由0.104增长到0.243。在空间分布上,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度呈现由西向东、向北增加的特征。(2)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在1999—2004年和2009—2014年均呈现退化趋势,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减少0.053和0.054,退化面积分别为3 870.22和6 093.59 km~2,退化程度均以植被覆盖度减少10%~30%为主。[结论] 1989—2019年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度总体有所改善,未来该区生态修复重点关注低植被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2.
三聚氰胺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聚氰胺(MA)化学性质稳定,在体内代谢不活泼,能以原体或同系物形式从尿液排出体外,在F344大鼠血浆中的半衰期为2.7h,在肾脏的清除率为2.5mL/min;MA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550mg/(kg.bw),在国际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中属低毒性物质,接近微毒;MA对家兔、豚鼠和人眼无刺激作用;与三聚氰酸同时存在时毒性增加,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为膀胱和肾脏;MA致癌性研究文献较少,结果也不一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为MA对动物有致癌的可能性,但没有证据表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MA对环境和人的潜在危险性较小。对国内外关于三聚氰胺毒性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并综述了MA的污染及代谢、毒性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中海红果共晶点与共熔点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红果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特色水果,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海红果的开发利用价值很大。文章以海红果为试验材料,阐述了共晶点和共熔点在海红果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中的重要意义.在冻干试验中采用电阻法测定海红果的共晶点和共熔点温度。对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确定共晶区、共熔区,并根据函数曲率的物理意义,得出海红果的共晶点和共熔点分别为-32℃和-26℃。  相似文献   
4.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乳房炎是对世界奶牛业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它不仅直接导致乳品工业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患乳房炎的奶牛其乳汁中经常含有大量的毒素、病原微生物以及治疗后残留的抗生素,使得该病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由于其极易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变得相当困难,因此使用预防或治疗性疫苗防治乳房炎就成为首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力被认为是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机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毒力因子,如黏附素、荚膜、各种毒素和酶类等。研究表明,以这些毒力因子为靶位进行疫苗研究,可能是预防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RAPD反应条件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中苜一号"、"大西洋"、"渭南"3个苜蓿品种为材料,对RAPD反应条件中的MgCl2浓度、dNTP浓度、随机引物浓度、模板DNA用量、TaqDNA聚合酶用量以及扩增缓冲液浓度分别进行梯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的体积为25μL,MgCl2浓度为2.7mmol/L,dNTP浓度为150μmol/L,随机引物浓度为0.192μ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每一反应体系2U,扩增缓冲液浓度(以KCl浓度为指标)为50mmol/L,模板DNA用量为120ng.通过试验建立了一套稳定的RAPD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扩增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胶粉掺量对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20目橡胶颗粒掺量(0,3%,6%,9%,12%)的胶粉煤矸石混凝土,进行宏观力学试验和微观孔隙结构核磁共振试验.结果表明:胶粉掺量增加与力学强度成负相关,3%胶粉掺量影响最小,与基准组相比下降了1.3%,拟合了不同胶粉掺量对煤矸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换算公式,相关性较好;胶粉的掺入降低了多害孔的孔隙占比,6%胶粉掺量使煤矸石混凝土内部有害孔分布降低了4%;数据表明,胶粉颗粒具有填充孔隙的作用,减少了多害孔的产生,优化了孔隙结构;选取对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束缚流体饱和度(关联度0.951 06)和大于0.02 μm孔隙半径占比(关联度0.963 86)建立GM(1,3)模型,模型预测的平均误差为2.56%,为矿区排土场护坡材料提供可就地取材的绿色混凝土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益康XP制剂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73日龄健康的父母代罗曼褐种蛋鸡2 800只.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Ⅴ组为试验组.试验期为7周,其中,预饲期1周,试验期6周,在Ⅱ、Ⅲ、Ⅳ、Ⅴ试验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益康XP制剂0.15%、0.25%、0.3%、0.5%,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的益康XP制剂,可使蛋种鸡产蛋率提高,采食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2代公羔24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CON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LO、L、LOM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含油量4%的亚麻油、亚麻籽炒粒、亚麻油微胶囊脂末。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①日粮添加亚麻籽、亚麻油微胶囊脂末能够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L、LOM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LO组(P < 0.05);②LOM组背膘厚显著高于CON组及L组(P < 0.05),但各组间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 0.05);③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均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 < 0.05),显著降低LO及L组(INS)浓度(P < 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及瘦素(LEP)含量虽有上升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 > 0.05);④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 > 0.05),但LOM组可显著提高瘤胃氨态氮(NH3-N)浓度和微生物蛋白(MCP)含量(P < 0.05)。综上所述,亚麻油不同添加形式对血液脂代谢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可提高血清TC、LDL-C及HDL-C含量,降低INS的浓度;直接添加亚麻油将对肉羊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降低ADG及MCP浓度;添加亚麻籽炒粒和亚麻油微胶囊脂末均可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功能,但添加微胶囊脂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日期一致原则,均匀分成4组,试验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就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乳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0添加组)不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试验Ⅰ组添加10g/(头·d)、试验Ⅱ组添加20g/(头·d)和试验Ⅲ组添加30g/(头·d)。试验结果显示:经过饲喂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显著提高;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乳蛋白含量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乳成分指标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BP神经网络在日光温室湿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冬季环境下典型北方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影响温室湿度的环境因子和管理情况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包括室外温度、室外湿度、室外光照、室内3点温度、室内光照、天窗、侧窗开闭等共10项,以温室内部5个点实测平均湿度为输出量。通过900组数据对构建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选取训练数据外的60组数据作为测试。结果表明,60组输出数据平均相对误差为3.234%,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