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8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5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33篇
基础科学   25篇
  325篇
综合类   1208篇
农作物   32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2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优化了S1核酸酶突变检测体系,结果表明(1)扩增法比杂交法产生异源双链DNA更节省时间;(2)PCR产物可以直接作为突变检测的底物;(3)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适当增加反应缓冲液中的NaCl浓度、适当缩短反应时间可提高突变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狗牙根和草地早熟禾为材料,用二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9个不同播种比例混播草坪的种群性状进行研究,建立了草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一致性与狗牙根和草地早熟禾播种量之间显著相关的回归模型。确定了影响草坪性状的主要因子,优化了混播草坪的最佳播种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雄性不育选育辣椒新品种农大08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大082是以雄性不育系S200243A为母本,恢复系S200244C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从定植到始收30d(天)左右,果实羊角形,果纵径17—20cm,横径3-4cm,嫩果深绿色,成熟果红色,味微辣,果肉脆嫩,平均单果质量40—60g,667m^2产量3200-4600kg,抗TMV,耐CMV。已在北京、河北、四川、黑龙江等地示范推广逾400hm^2。  相似文献   
5.
芽孢杆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在小麦体表定殖的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将来自质粒pAD4412的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mut3a插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BE2,构建成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GF P4412,用其转化野生型生防芽孢杆菌83-6和A-47等8个菌株,均得到良好的发光表型。质粒稳定性实验表明重组质粒pG FP4412稳定性为92%。借助荧光显微镜对gfp标记的菌株A-47-gfp在小麦体表的定殖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A-47-gfp能够在小麦根际及小麦体表定殖(包括根表和茎叶表面);相对于在茎叶表面定殖的A-47-gf p在根表定殖的菌体与根的结合更为牢固;从根基到根尖A-47-gfp的定殖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对Bt玉米、常规玉米、粘虫幼虫和其虫粪及虫害苗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同时研究了Bt玉米对中红侧沟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玉米健康植株的挥发物对中红侧沟茧蜂均有引诱作用;中红侧沟茧蜂对两种玉米的健康植株及机械损伤株挥发物之间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相对于Bt玉米,中红侧沟茧蜂更趋向于选择常规玉米的虫伤苗及玉米-粘虫幼虫-虫粪混合物的挥发物。与对照(寄生于取食常规玉米粘虫的中红侧沟茧蜂)相比,寄生于取食Bt玉米粘虫幼虫的中红侧沟茧蜂幼虫历期延长,出茧率、茧重、羽化率、蜂重均有显著降低,茧历期、蜂历期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To characterize the biochemical differences in paraquat-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biotypes of Erigeron canadensis L. collected from Korea, we investigated the constitutive levels of various antioxidants such as antioxidant enzymes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antioxidants in leaves, as well as after paraquat treatment.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peroxidase, ascorbate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were higher in the paraquat-resistant biotype than in the paraquat-susceptible biotype. Reduced ascorbic acid content was higher in the resistant biotype, but the content of reduced glutathione was higher in the susceptible biotyp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ne of the paraquat-resistant mechanisms in E. canadensis in the present study might be related to protecting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uch as superoxide dismutase, peroxidase ascorbate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as well as the content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antioxidants such as ascorbate and glutathione.  相似文献   
8.
9.
根腐病是严重威胁三七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年发病率在5%~20%。其中,由假单胞杆菌(Pseudomon adaceae)引起的细菌性根腐病,因叶片出现缺水萎蔫症状时才能发现,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探究细菌性根腐病对三七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从而为三七病害生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2年生三七为材料,设置2个处理[发病植株和健康对照植株(CK)],研究细菌性根腐病对三七形态结构、光合特性和光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腐病导致三七的主根褐变腐烂,须根断损,茎基部腐烂中空,叶片萎蔫,各器官含水量比CK显著降低(P≤0.05);而株高、叶面积和叶片解剖结构(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在两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2)发病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表观叶肉导度(AMC)显著低于CK(P≤0.05),且CK叶片胞间CO_2浓度(C_i)与P_n呈反比。3)发病植株叶片的光系统Ⅰ(PSⅠ)反应中心P700最大荧光信号(P_m)根腐病初期暂不受影响,而叶片暗适应下最大量子效率(F_v/F_m)、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PSⅠ电子传递速率[ETR(Ⅰ)]、PSⅠ周围的环式电子流(CEF)和PSⅠ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Ⅰ)]均显著低于CK(P≤0.05);参与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则显著高于CK(P≤0.05);发病植株的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上出现K相,且显著高于CK(P≤0.05)。总的来看,细菌性根腐病对三七发病植株各器官的损伤严重程度为根茎叶,且根腐病导致发病植株叶片叶绿素降解, PSⅡ受到不可逆损伤, PSⅠ的电子传递被抑制,且叶肉细胞CO_2的同化能力降低,根腐病限制三七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最适合芽菜培养的小豆品种,以‘白红8号’为试材,设置3种生长调节物质(乙酰水杨酸、乙烯利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的各6个浓度(0.0、0.1、0.2、0.3、0.4、0.5 mmol/L;0、20、30、40、50、60 mg/L和0、2、3、4、5、6 mg/L)喷施处理,测定其生物特性(上胚轴长度、上胚轴直径、萌发率、鲜重、干重和产出比)、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抗氧化等特性。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物质喷施处理都能够提升其营养价值,在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白红8号’小豆芽苗菜中各营养成分、酶活性及抗氧化性等均可达到最大值,显著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因此,为提高生产中小豆芽苗菜的产量和营养价值,最终确定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