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55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适合新疆和田引种的无花果优势品种。【方法】在和田地区日光温室内,以引进的5个2年生无花果品种和1个当地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枝叶生长指标,采用PP-Systerm公司的TPS-2光合仪测定叶片光合作用,运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进行拟合分析。【结果】金傲芬品种在上午时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达到23.4 μmol/(m2·s);新疆早黄、布兰瑞克、金傲芬3个品种的光补偿点较低,分别为30.0、27.5和30.0 μmol/(m2·s);布兰瑞克、日本紫果、金傲芬、新疆早黄4个品种的饱和光强较大,分别为2 277.2、1 939.4、1 929.4和1 899.4 μmol/(m2·s);在上午时金傲芬和美娜亚具有较高的内禀量子效率,为0.062和0.054 μmol/(m2·s);表观量子产额也相对较高,为0.126和0.049 μmol/(m2·s);在下午时金傲芬和日本紫果有较高的内禀量子效率,为0.051和0.048 μmol/(m2·s);日本紫果的表观量子效率也较高,为0.040 μmol/(m2·s);上午时新疆早黄的暗呼吸速率最低,为0.86 μmol/(m2·s),下午时布兰瑞克的暗呼吸速率最低,为0.57 μmol/(m2·s)。【结论】布兰瑞克、青皮枝条节间较短、叶片较小、生长势中庸,较适宜温室栽培;金傲芬光合性能最优;美娜亚、青皮、布兰瑞克、新疆早黄4个品种光合性能次之;日本紫果的综合光合性能较差;布兰瑞克、金傲芬较耐弱光。综合比较,金傲芬、布兰瑞克较适宜和田日光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2.
静宁县半干旱区玉米“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富农1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玉米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玉米最大施肥量为N 102.90 kg/hm^2、P2O546.95 kg/hm^2、K2O 42.9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3201.36 kg/hm^2;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108.90 kg/hm^2、P2O522.95 kg/hm^2、K2O 27.0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3582.12 kg/hm^2。  相似文献   
3.
在靖远县开展的不同前茬复种蔬菜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种小麦相比,单种针叶豌豆的产量略低,但产值较高、成本投入较低,是比较理想的复种前茬。针叶豌豆茬的蔬菜产量普遍高于小麦茬,其中大白菜增产15.33%,青萝卜增产23.55%,甘蓝增产15.21%。豌豆茬较小麦茬复种大白菜增收54.02%,复种青萝卜增收36.25%,复种甘蓝增收55.19%。豌豆茬复种蔬菜比小麦茬既增产又增收,是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4.
露地栽培条件下大白菜氮肥投入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大白菜产量、氮肥利用率、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大白菜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变化不大,产量对施氮量的反应呈平台模式。氮肥利用率在3.3%-12.6%,并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656.4 kg/hm^2(纯氮300 kg/hm^2+有机肥12 000 kg/hm^2)时,氮肥利用率和作物产量最高。合理控制氮肥用量会促进作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施氮可明显提高0-180 cm剖面土壤NO3--N的累积量,残留的NO3--N的分布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并且随施氮量的增加残留深度下移,表现出明显的底层累积。各处理土壤氮均集中在0-100 cm土层中,100 cm土层以下,各处理氮含量渐趋一致。综合不同施氮量对大白菜产量以及环境指标的影响,在本试验肥力水平下,大白菜氮肥投入阈值为656.4 kg/hm^2(纯氮300 kg/hm^2+有机肥12 000 kg/hm^2)时,能够兼顾作物高产与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压砂西瓜进行了硼、钾肥效应试验,研究了CK(N)、NB0.1、NB0.2、NB0.3、NK、NKB0.1、NKB0.2、NKB0.3 8个施肥处理对压砂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钾肥及配施均能提高压砂西瓜产量、可溶性糖及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硼钾肥配施效果好于单施,且以NKB0.3(N 105 kg?hm-2、K2O 115 kg?hm-2、B 0.3 %)处理最为显著,其产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较CK(N 105 kg?hm-2)分别提高了18.72 %、21.12 %和31.08 %,硝酸盐含量较CK降低了21.43 %。  相似文献   
6.
制种玉米种子乳线发育的水氮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线是判定玉米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明确灌水和施氮对制种玉米种子乳线发育的影响,以‘郑单958’和‘先玉335’制种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充分灌溉(6 000 m3·hm?2,W6000)、中度胁迫(4 500 m3·hm?2,W4500)、重度胁迫(3 000 m3·hm?2,W3000)3个灌水梯度,不施氮[0 kg(N)·hm?2,N0]、中氮[225 kg(N)·hm?2,N225]、高氮[450 kg(N)·hm?2,N450]3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水氮应用对制种玉米种子乳线发育进程、籽粒含水量、百粒重、籽粒脱水和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制种组合在不同水氮条件下种子乳线发育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水氮条件下‘郑单958’乳线发育进程历时18~24 d,较‘先玉335’的33~36 d短;随灌水量增加,‘郑单958’种子乳线发育有延迟趋势,而‘先玉335’种子乳线受灌水量影响不显著;在乳线同一发育阶段,灌水和施氮均对籽粒含水量无显著影响,百粒重均表现为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不同灌水处理间,‘郑单958’种子在重度胁迫条件下的脱水速率显著高于中度胁迫和充分灌溉,施氮量间无显著差异,‘先玉335’种子脱水速率各灌水量间无显著差异;‘郑单958’种子的灌浆速率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充分灌水条件下,不施氮处理灌浆速率显著高于施氮处理,而‘先玉335’灌浆速率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同一灌水条件下均是中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和高氮处理;‘郑单958’种子每脱水1%,籽粒百粒重增加幅度在0.37~0.88 g,而‘先玉335’在0.43~1.34 g。因此,‘郑单958’种子乳线发育受灌水影响显著,水分亏缺致使种子脱水加速,乳线进程加快;‘先玉335’种子乳线发育受氮素影响显著,氮素不足和过量均影响种子灌浆,延迟乳线发育。  相似文献   
7.
兴电灌区玉米蚕豆带田栽培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甘肃兴电灌区灌耕灰钙土玉米、蚕豆单作和间作模式对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蚕豆全覆膜带田优化施肥种植模式(玉米带80 cm种2行,蚕豆40 cm种2行,施肥量为N 300 kg/hm2、P2O5 90 kg/hm2)玉米产量比单种玉米增产9.41%;蚕豆产量虽比单种蚕豆减产23.89%,但比玉米蚕豆带田传统种植模式增产27.03%,且蚕豆分枝数、株粒重、百粒重和玉米穗长、穗粒重、百粒重均表现最高,可作为兴电灌区玉米蚕豆带田的最佳种植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四川盆地直播夏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为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储备和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密度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的茎秆基部节间农艺性状、节间抗倒力学性状、玉米茎折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密度显著影响玉米茎杆抗倒性能和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茎秆基部第3节和第4节节间伸长变细,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变小,穿刺强度和抗折力降低,种植密度由6.0万株/hm2增加到7.5万株/hm2,全生育时期茎折率增加17.17%,产量下降17.58%。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显著影响玉米全生育时期茎折率和产量,当密度为6.0万株/hm2、施氮量为375kg/hm2能够有效控制全生育时期茎折率,且玉米产量达到最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四川盆地夏玉米适宜种密度为6.0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375kg/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尿素涂膜液在苹果上的喷施效果,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尿素涂膜液和清水(CK)的方法研究了苹果叶面喷施尿素涂膜液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苹果叶面喷施尿素涂膜液新梢生长量、叶片厚度、叶片鲜重、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50.0%、15.0%、6.2%和9.3%,百果重、果型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4.4%和3.3%,产量较对照增产9.8%,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豆科与禾本科绿肥饲草作物混播增肥及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四因素单形重心混料设计,对豆科与禾本科绿肥作物混播增肥改土效果及其混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混播为最佳混播方式,其用种量为箭筈豌豆75.0kg/hm2、毛苕子30kg/hm2、谷子20kg/hm2,在小麦扬花期撒播,鲜草产量可达36138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产34.6%、1.9%、156.3%;鲜根量可达3534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加81.4%、67.2%、28.9%。混播区较单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48~0.43g/kg,全氮增加-0.04~0.11g/kg,碱解氮增加2.1mg/kg,速效磷增加1mg/kg,全磷基本保持平衡,土壤容重减轻0.01~0.02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0.33%~0.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