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凉市纸坊沟流域45年降水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鉴  段义字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257-258,262
利用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泾河一级支沟纸坊沟水文站45年的降水量资料,对其年内及年际变化、频率特征做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为该区雨养农业生产中降水资源利用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陇东黄土高原典型站苹果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西峰、崆峒两地连续24a的苹果物候观测资料(1984-2007年)、产量资料(1986-2007年)和1961-200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陇东黄土高原苹果生育进程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分析期内,随着气候变化,当地苹果的叶芽开放、开花等生育期提前,成熟期推迟,生长周期延长;生育期气象条件呈现出向暖干化发展的趋势,以花期变化最为明显;影响崆峒苹果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4月份最低气温、1月上旬降水、6月上旬日照时数以及7-8月最低气温,在气候变化条件下,这些因子的变化各不相同,对苹果产量的影响有利有弊。未来在苹果生产中,应调整布局、加强田间管理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施肥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了明确不同施肥方式下旱地土壤酶活性与养分间的相互关系,以30年(1979-2008)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旱地小麦田耕层(0~20cm)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小麦秸秆与氮磷配施的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中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提高,但全钾含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与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磷酸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之间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依次为0.6747、0.5878、0.6414(n=9),其余酶活性之间相关不显著。土壤蔗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和有机质含量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9、0.9997、0.9998、0.9863(n=9);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中的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密切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5、0.9587(n=9),而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中的全钾含量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牛阴道脱出也称牛阴道脱垂,是兽医临床中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实践中分阴道半脱和阴道全脱。阴道半脱指部分阴道壁脱出于阴门,特征:卧地时脱出而站立时还纳。阴道全脱指整个阴道壁脱出于阴门,排球大或篮球大,特征:卧地时明显而站立时不能还纳。牛阴道脱出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在兽医床多年,采取手术和中药同步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任亚丽 《湖南农机》2012,(9):212-213
华亭县土石山区属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在该区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与效益研究,对促进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七条典型小流域的泥沙来源、土壤侵蚀量和治理措施分布的时空顺序的分析研究,得出在治理模式不同,在治理程度相近的情况下,其水保效益差异显著。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是土石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陇东旱塬区冬小麦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平凉43号冬小麦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4年在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夏寨村进行全膜覆土穴播(A)、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B)、膜侧沟播(C)和不覆膜露地条播(CK)4种栽培方式对土壤水热及小麦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出苗至拔节期土壤含水量和地温,并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和地温影响大于深层土壤,土壤含水量处理ABCCK,地温处理BACCK,A和B差异不明显,冬小麦抽穗期后各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和地温与对照相比提高不大,甚至小于对照;覆膜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为处理ABCCK,处理A、处理B和处理C的水分利用效率比CK分别提高83.75%,63.48%和41.31%;处理A、处理B和处理C的经济产量比CK分别增加了2 587.5、1 989.75 kg·hm~(-2)和1 617.0 kg·hm~(-2)。经方差分析,在1%水平下,处理A、处理B和处理C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产量与CK均有极显著的差异,且其各处理之间也有极显著的差异。综上所述,全膜覆土穴播是降雨资源高效利用和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最佳覆膜方式,可在陇东旱塬区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青贮发酵益生菌(Max200)和矿物盐载体结合益生菌合剂以及植物细胞壁降解活性制剂(MIXⅡ)的玉米青贮饲料作为粗饲料,将27头‘平凉红牛’公牛(未去势)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Max200组、MIXⅡ组,经过180d育肥,分析肉牛的生长育肥指标、胴体品质、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的Max200组和MIX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肉牛的日干物质采食量(P<0.05);Max200组和MIXⅡ组‘平凉红牛’日增质量分别较对照组高0.09、0.05kg,料肉比分别较对照组低0.49、0.28,说明玉米青贮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转化率;Max200组和MIXⅡ组‘平凉红牛’的屠宰率分别较对照组高2.08%、1.11%,净肉率分别高2.82%、1.51%,胴体产肉率分别高2.04%、1.12%;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相同的肉牛活质量价格时,Max200组、MIXⅡ组‘平凉红牛’分别较对照组平均多赢利297.73、170.13元/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平凉红牛产业成为脱贫增收的"首位产业",在助推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座谈交流、调查研究,就平凉通过发展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和模式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方式的土地利用结构及结构模式,容易误导人们理解为农业土地利用结构。重新构建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结构模式,遵循水土资源利用总体经济效果最大原则,把生态环境利用、经济与社会利用严格加以区分,并建立起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协调机制,使三者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模式。通过协调和规范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对水土资源利用的结构比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烨  何倩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98-101,137
从平凉城郊发展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雨养型农业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新思路,建立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四种农业用水模式,并通过试点试验运行,节水效果显著,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