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转基因技术开辟了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近年来,随着植物反应器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日趋成熟,以玉米为分子工厂合成一些高价值产品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就以玉米为植物反应器,用其生产糖类、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生物酶、疫苗、抗体等各种高价值分子代谢物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国分子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SALUS是较为著名的土地可持续使用系统模型,实现了一种基于WebGIS整合SALUS的作物生长仿真系统。详细阐述了数据库和相关功能模块的整合方法,改善了SALUS模型在空间数据处理与仿真结果视觉化的能力。可以让使用者清晰的掌握土壤、天气、灌溉量、施肥量等多种因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农作物实施相关的增收管理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整合方案为实际构建基于WebGIS的作物生长仿真系统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酶解法提取海藻酸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霞  李博  窦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61-3662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酶解法提取海藻酸钠的工艺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单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酶解反应条件:缓冲液用量55 ml,pH值5.0,温度45 ℃,反应时间18 h,加酶量90 U/g,此时海藻酸钠浸出量可达2.448 7 g.  相似文献   
4.
宋彦文  程贵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25-5126
根据有关机械原理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粉状物质定量取料给料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定量准确、快速,并且可以重复地取料给料。实验证明,该装置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宜子粒收获玉米品种“浚单1668”为材料,2018~2020年在鹤壁开展子粒灌浆试验,分析子粒灌浆及脱水特性,探讨粒重、子粒灌浆参数和子粒脱水速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揭示宜子粒收获玉米产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玉米子粒产量、百粒重和收获时含水率差异显著。玉米产量的差异主要由粒重引起,粒重与灌浆速率显著正相关,与灌浆时间相关性不显著;日照时数和有效积温是影响灌浆速率和粒重的主要气象因子,日照时数和日温差是影响脱水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还表明,子粒收获玉米浚单1668吐丝后积温达到769.1~905.0℃·d时,玉米子粒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时子粒含水量20.67%~25.33%。黄淮海区域玉米生产过程中,通过适时早播,增加吐丝后日照时数和有效积温,玉米获得最大粒重和产量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子粒收获时含水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与化控剂互作对浚单2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对4个种植密度与5种化控剂互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正常种植为对照。[结果]同一种植密度不同化控剂之间对产量的影响不一样;用化控剂处理的玉米株高、穗位高均低于对照,茎粗高于对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但容重变化不大;浚单28在种植密度7.50万株/hm2与化控剂互作下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浚单28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林海 《北方园艺》2011,(20):51-54
为了探索超声波处理对国槐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47、59 KHz超声波对国槐种子进行了超声波处理.结果表明:用59 KHz超声波处理种子10 min效果最好,可以使国槐种子萌发率提高及发芽指数分别提高44.3%;59 KHz超声波处理种子5min后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值提高32.5%,淀粉含量提高7.96%;处理时间大于25 min,会明显降低种子淀粉含量;超声波处理对种子电导率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化控剂对小麦矮抗58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矮抗58为试验对象,选择3种不同化控剂为试验处理,研究了化控剂对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化控剂多效唑、吨田宝和赤霉素能有效抑制小麦株高,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增幅3.6%~9.8%。其中,在小麦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能显著降低小麦的株高;开花期喷施一定浓度吨田宝可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延长穗下节间长度,为提高旗叶的光合速率奠定了基础。在小麦灌浆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显著提高了千粒重和产量,而多效唑处理不显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化控剂间小麦的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与产量的差异显著,而不孕小穗数、千粒重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多年生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栀子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210μmol.m-2.s-1。胞间CO2在体积分数为4×10-4时,栀子花光补偿点为10.8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225μmol.m-2.s-1。栀子花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阳性耐荫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玉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96-2097
以14种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小麦为材料,用凯氏定氮法和近红外光谱法分别测定了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能够快速、准确、无损地测定完整小麦子粒的蛋白质,可以在育种早代用来鉴定、筛选大量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