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8篇
  18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度与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育苗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育苗时密度与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生长特征影响,本试验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测定蒙古黄芪株高、茎粗、根粗和根长4个指标。结果表明,密度对蒙古黄芪影响最大,其次是湿度,最后是光照和电导率。密度与蒙古黄芪株高、茎粗、根粗呈现负相关性,与根长呈正相关性(P<0.05),密度为400株/m 2时,株高、茎粗及根粗最大,密度为1000株/m 2时根长最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snef8菌株中的杀线虫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生物法测定各组份的杀线虫活性,减压浓缩有活性的组份制备粗提液.结果表明:菌液中的杀线虫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第8~第12号管中,其杀线虫活性接近于100%.此法不但可以除去部分杂质,提高粗提液的纯度,还可以应用制备型硅胶柱,大量制备富集粗提液,将其作...  相似文献   
3.
利用亚麻、蓖麻和大麻三种植物不同器官浸提液对SCN卵和J2的室内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亚麻根提取物显著促进胞囊孵化,且对SCNJ2毒杀效果最好;同一植物根提取物对SCNJ:毒杀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09年8个试验地点种植的24份大豆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之间存在正相关,与无效节呈负相关;AN2是一个既高产又稳产的品系;D和F试点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较强的鉴别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15N示踪技术在黄壤烟区研究了烤烟不同部位烟叶氮和烟碱含量的变化及肥料氮在烟碱中的分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的情况下,烟株第10片以上烟叶烟碱含量达到3.54%;施氮量为97.5kghm-2时,10片以上烟叶烟碱含量达到4.13%以上。烟碱积累在整个生育期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于移栽后7周内积累较少,烟碱积累主要集中在9~15周,到烟叶采收结束17周为122.55kghm-2。烟叶进入成熟期后,烟碱含量与各部位烟叶来自土壤氮素比例呈正相关,其中与上部烟叶相关系数达0.88。烟碱总氮中来自肥料氮于下部、中部和上部烟叶分别占28.31%,26.63%和25.45%;相应构成烟碱的氮素中,下、中、上部烟叶中有来自土壤氮分别为71.69%、73.37%和74.55%。追肥氮占施氮总量30%条件下,烟碱中氮来自追肥氮在下、中和上部烟叶分别占14.25%、15.30%和14.94%,追肥氮是烟叶烟碱总氮主要氮源。  相似文献   
6.
连作葡萄对土壤中脲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葡萄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脲酶及速效氮、磷、钾含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葡萄根际土壤中脲酶活性增强,速效氮、磷含量增加,各养分比例变化不大,并未表现出养分亏缺或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工业大麻叶生理活性功能,研究工业大麻叶抑菌物质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采用牛津杯法结合微量二倍稀释法比较工业大麻叶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并以抑菌效果最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浸提工业大麻叶抑菌物质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4∶1(m L/g),乙醇浓度88%,超声温度29℃,超声时间20 min,在该条件下,工业大麻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9. 65±0. 20) mm,与理论最优值19. 68 mm接近。该工艺稳定可靠,适用于工业大麻叶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物质的超声提取,可为工业大麻叶的高效利用及新型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SU-5”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复合肥施用量3种因素对寒地油用型紫苏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参试因子对寒地紫苏产量的影响是密度>复合肥施用量>播期,寒地紫苏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程为Y=2214.74973+111.16360X1+225.68963X2+190.45268X3-210.46885X1 2-212.67802X2 2-126.52061X3 2-196.87500X2X3。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寒地紫苏种子产量大于1 839.38kg/hm 2的理论上组合方案的播期为5月4日,最佳密度为5.0万株/hm 2,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507.7kg/hm 2。  相似文献   
9.
本文开展了3种生防木霉菌,包括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盆栽试验,研究这3种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78%以上,且以棘孢木霉525的田间防治效果最高,达到81.53%。与只接种枯萎病病原菌的对照相比,3株木霉菌单独接种或与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同时接种均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显著提高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以拟康氏木霉886单独接种促进效果最强。研究表明,3种木霉菌通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增强植物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低温早播对玉米苗期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分期播种,研究低温早播对玉米苗期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筛选耐(抗)低温的玉米品种。结果显示,播期、品种及两者互作对生理指标影响效果差异显著(p0.05),产量互作不显著。在5月2日低温早播条件下,玉米苗期丙二醛(MDA)增加,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降低,可溶性蛋白质降低和可溶性糖增加,赤霉素/脱落酸(GA3/ABA)比值减小,产量相对适宜播期减产5.89%。5个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耐(抗)低温品种排序为郑单958京单28先玉335德美亚2号绥玉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