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114篇
  59篇
综合类   802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96篇
畜牧兽医   329篇
园艺   18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的饲粮能量水平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5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饲喂3种不同饲粮。前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2.0%,综合净能分别为6.27(Ⅰ组)、6.38(Ⅱ组)和6.48 MJ/kg(Ⅲ组);中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6%,综合净能分别为6.43(Ⅰ组)、6.53(Ⅱ组)和6.63 MJ/kg(Ⅲ组);后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0%,综合净能分别为6.70(Ⅰ组)、6.80(Ⅱ组)和6.90 MJ/kg(Ⅲ组)。试验期137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22 d,栓系饲养。结果表明:1)Ⅱ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较Ⅰ组和Ⅲ组提高了7.91%(P0.05)和11.11%(P0.05)。2)Ⅱ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高于Ⅰ组和Ⅲ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Ⅱ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较Ⅰ组和Ⅲ组分别提高2.06%(P0.05)和6.75%(P0.05);Ⅱ组料重比最低,增重收入和养殖效益最高。4)与Ⅰ组相比,Ⅲ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5)饲粮能量水平对各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背膘厚度随饲粮能量水平增加显著提高(P0.05)。6)Ⅲ组背最长肌的剪切力、系水能力和肉色最低,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综述所述,以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对西门塔尔杂交牛育肥,中能量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前期,肉牛综合净能6.38 MJ/kg,粗蛋白质12.0%;中期,肉牛综合净能6.53 MJ/kg,粗蛋白质11.6%;后期,肉牛综合净能6.80 MJ/kg,粗蛋白质11.0%。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采自甘肃甘南藏区的16株野生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r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鉴定得知,16株供试羊肚菌共归纳为5种,分别为黑脉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粗腿羊肚菌(Morchella crapssipes)和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根据采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的分子进化树得知,2种分子进化树拓扑结构相似,并且Bootstrap验证显示,系统发育树各分支都有很高的支持率,说明其系统关系有很高的可信度。结果可为该地区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系统分类提供较为准确的分子性状依据。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沥青路面的水损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并提出了预防水损害具体措施 ,对指导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猪细小病毒的危害检测与防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Mayr和Mahnel(1966)进行猪瘟病毒组织培养时首先发现的,并认为是细胞内潜伏感染的病毒。Cartwright和Huck(1967)首次从猪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到了PPV,证明了它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检测唐山地区奶牛饲料的质量与营养价值,试验用氮磷钙测定仪以半微量蒸馏法对唐山地区奶牛饲料中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地区奶牛饲料粗蛋白质与真蛋白质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63.2 %的精料补充料和88.9 %的浓缩饲料的粗蛋白与真蛋白含量相差均超过5 %.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上半年,唐山市兽医站接诊鸡大肠杆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病例占全部禽类疫病的30%。成为继非典型性新城疫后的又一高发病率的禽病。笔者总结本病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发现,单纯的支原体感染对鸡群影响很小,而继发大肠杆菌病时则会引起全群发病。本病发生主要因为饲养环境的变化造成各种应激因素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灵菇是一种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真菌 ,该食用菌产品问世后 ,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其他大多数各类食用菌不同的是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 ,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后熟阶段 ,也就是菌丝长满袋后必须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能顺利出菇并实现优质高产。现将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确定理想的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 ,以秋季接种 ,冬、春季出菇产量高、质量好 ,具体地说 ,适宜的播种期黄河以北地区可选在8月上旬至 12月底 ,黄河以南地区可选在 8月中旬至 11月上旬 ,长江…  相似文献   
8.
根据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植树的时期应选择枝叶蒸腾量小和有利根系及时恢复,保证水分代谢平衡的时期,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从理论上讲唐山地区植树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而实践中多以春季栽植为主.唐山地区自1994年开始陆续对油松、华山松、白皮松、桧柏、毛白杨、黄栌、栾树、国槐、刺槐、银杏、西府海棠、连翘、黄刺玫、丁香、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品种进行了秋季栽植的尝试,均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长寿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状体再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长寿花胚性愈伤组织的筛选,胚状体的诱导发生、发育过程及植株再生。经过对外观及细胞学观察,看出外观质地疏松、颗粒状的淡黄色愈伤组织细胞圆形且形状规则,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2 mg·L-1 +BA 0.2 mg·L-1;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 2 mg·L-1 +NAA 0.2 mg·L-1 +活性炭4 g·L-1+蔗糖30 g·L-1,胚状体诱导率可达185个胚状体;胚状体的再生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1。利用石蜡切片对胚状体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
二氢吡啶在貉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氢吡啶是一种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某些作用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二氢吡啶最早由苏联科学家合成并应用,起初主要用于油脂抗氧化,后来发现其对畜禽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还可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但在毛皮动物中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少。此次试验通过在貉日粮中添加二氢吡啶来探讨其对貉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探,以便为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