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 1 7β-雌二醇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结合物为标记物 ,以葡萄糖氧化酶为全酶 ,建立了 1 7β-雌二醇脱辅基酶再激活免疫测定系统 (1 7β- E2 - ARIS) ,完成了两条标准曲线的制作 ,通过 logit代换法对两条标准曲线进行了直线回归。两条标准曲线的拟合度 (r)分别为0 .996 7* * 和 0 .9991 * * ,灵敏度分别为 1 1 .5 4pg· m L- 1 (2 . 31 pg·孔 - 1 )和 1 4.88pg·m L- 1 (2 . 98pg·孔 - 1 ) ,平均变异系数(CV% )分别为 4.6 4%和 9.34% ,测定范围为 31 .2 5~ 1 0 0 0 pg·m L- 1 。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提取猪苓菌丝多糖工艺优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显著提高猪苓菌丝粗多糖的提取率,最佳工艺为破壁时间8min。功率为600W,85~90℃热水浸提1h,猪苓菌丝粗多糖的得率可达11%。  相似文献   
3.
1.植酸酶的基本性质   (1)植酸酶的发现和分类植酸酶是一类能够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磷酸(或磷酸盐)的磷酸单酯水解酶的总称.1907年植酸酶被发现,在此后人们从植物性物质和微生物中分离得到了多种植酸酶和有植酸酶效应的磷酸酶类.这些植物性物质包括麸皮、番茄、豆类植物等,微生物包括青霉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杆菌等.   ……  相似文献   
4.
猪苓(Grifola umbellate Pilat),是一种药用真菌,其药用价值在我国古代早有记载,是重要的传统中药。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以猪苓为原料的成品药不断开发,有关猪苓人工栽培愈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LED脉冲光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在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照光效率,选用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e L.)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占空比水平(20%、40%、60%、80%和100%)和14个频率水平(1、2、4、8、16、32、64、128,256、512、1 024、2 048、4 096和8 192 Hz),共计70个处理,以连续光(占空比100%)为对照,探讨不同形式脉冲光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并构建脉冲光占空比和频率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响应模型。通过对模型边际效应、交互作用以及光能利用率(LUE)的分析得出:占空比和频率都对 Pn 增长有促进作用,随着占空比和频率的增加,Pn也随之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直至与连续光处理的Pn无显著差异;占空比越高,叶用莴苣叶片的Pn达到饱和的频率越低;当Pn达到饱和状态时,脉冲光下的LUE要显著高于连续光。综上,占空比20%、频率512 Hz为最佳占空比与脉冲光频率组合。该结果可为优化LED植物节能补光灯光源参数设计及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宁夏、甘肃、青海4省7个种源地红桦种子为对象,测定各种源地红桦种子的千粒重、形态特征及在不同温度(30℃、25℃、20℃、15℃)和不同光照(无光照0 h、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全光照24 h)条件下的萌发率与萌发特性,并与千粒重、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千粒重大小为:凤县>泾源>宁陕>礼县>洛南>太白>湟中,洛南县、太白县和湟中县红桦种子的千粒重与其他种源存在显著差异;25℃为红桦种子最适萌发温度。在1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几乎不萌发。2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光照和光照时长都可以显著提高红桦种子的萌发率。全光照(24 h)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和全黑暗(0 h)条件;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子的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46<0.05),与种源的海拔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04<0.01);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源的年日照时长(P=0.064>0.05)和年降雨量(P=0.93>0.05)都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从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两方面探讨了基因组学与蛋白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包括教材的合理选用、"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包括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录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网络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丹参产量及有效成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氮、磷二因素五水平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于2002年在陕西天士力商洛药用植物有限公司丹参基地进行了施肥对丹参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肥对丹参生长、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同时建立了氮、磷肥对丹参产量肥效反应数学模式,确定丹参的氮、磷肥最佳用量。提出丹参目标产量4500~5000kg/hm2之间的氮、磷用量是氮127.5~196.7kg/hm2;P2O5用量是66.55~153.68kg/hm2。明确了氮、磷肥与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单纯施用氮肥,会造成丹参素和丹参酮的降低,氮、磷肥合理配合施用,可使丹参高产,同时提高丹参品质。  相似文献   
9.
萃取法提取甘肃棘豆中的苦马豆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1.5kg甘肃棘豆干粉经水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加入稀硫酸调节pH7.0,回收溶剂,制成浸膏;将浸膏与二氧化硅粉末混匀后用氯仿萃取该浸膏中的小极性杂质。用氨性氯仿萃取,收集氨性氯仿萃取液,挥干后升华得到7.5 mg针状结晶,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对照进行TLC检测,其Rf值及斑点颜色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一致;通过熔点和IR、MS、1HNMR、13CNMR等鉴定其化学结构,为苦马豆素,计算甘肃棘豆苦马豆素的产率为5mg/kg。  相似文献   
10.
蜂蜜品质检测与掺假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来源的6种蜂蜜样品及4种问题蜂蜜样品进行理化性质的品质检测分析,掺假鉴别及检测与鉴别方法的选择、研究。实验表明目前市场上的蜂蜜中存在掺水、掺假行为,要了解蜂蜜的品质不仅要对样品做水分、还原糖含量等项测试还需要结合对其酶值、酸度、HM F(羟甲基糠醛)、脯氨酸、葡萄糖及果糖等专一性强的项目检测,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