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1.
宁南旱区草粮轮作系统中紫花苜蓿适宜利用年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2002-2004年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理化性状和紫花苜蓿-谷子轮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土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紫花苜蓿3~22年生期间,0~100 cm土壤容重减少了0.213 g/cm3,孔隙度增加8.03%,饱和持水率增加14.17%,持水能力增强。6~22年生期间,0~60 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1.60 g/kg和11.02 mg/kg,pH值降低了0.09,为轮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紫花苜蓿轮作年份越早,土壤水分恢复效果越好,轮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反之,紫花苜蓿生长时间过长,轮作后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6,10和22年生紫花苜蓿地轮作谷子收获后,0~200 cm土壤水分恢复量分别为63.06,55.22和-42.55 mm,轮作谷子产量分别为1 725.95,1 485.80和1 560.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011 6,8.432 5和5.816 1 kg/mm.hm2。为使旱区农地有限的土壤水分达到合理、高效及可持续利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紫花苜蓿实行草粮轮作的最适宜年限在5~6年生。  相似文献   
2.
结合宁夏马铃薯战略性产业基地,定位研究马铃薯专用肥与生产中常规应用的普过磷酸钙肥料的增产增收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探索最佳专用肥养分配比和合理施肥量。通过分组定位对专用肥其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肥料在等量施肥标准条件下,专用肥料处理区田间长势和生长综合评判结果,植株长势健壮,叶色深绿,平均单株产量和薯块商品率高。专用肥较普磷酸钙增产32.54% ̄46.28%,水分生产效率(WUE)提高34%。瘠薄地力施用专用肥增收率较普磷酸钙肥提高14.9% ̄34.6%,中等地力农田施用专用肥增收率提高33.5% ̄53.1%。  相似文献   
3.
起垄覆膜集水技术对苜蓿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旱地牧草种植结构,针对紫花苜蓿生产中存在的管理粗放,土壤水分周期性严重亏缺而导致鲜草生产力低下等问题,通过布设多种集水带型比,系统测定了不同田间起垄覆膜集水技术在不同降水条件下对苜蓿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水种植能有效的调控农田水分分配机制,增加苜蓿生长期的水分供应量,使草田垄沟产流效率达到60%~84%,田间蓄墒率提高13.0%~18.9%,水分供应满足率提高11.30%~21.60%,同时该技术降低了苜蓿受干旱胁迫时的土壤水分亏缺度,采用集水种植土壤水分亏缺系数为0.1656~0.2892,而露地种植(CK)土壤水分亏缺系数为0.5364,有效的改善了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以谷子为供试材料,在半干旱偏旱区研究了不同垄沟集水带型对土壤有效蓄水量、不同生育阶段生长量、生长速率和植株光合系统各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集水种植方式蓄水作用效果明显,其中以垄沟比60∶60带型效果最好;谷子垄沟集水种植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值均较露地种植对照(CK)高,平均穗长、小穗数和穗粒重分别较对照增加3.9~5.4 cm、9.8~16.8个和5.20~5.25 g;垄沟集水种植谷子的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Rs)和水分生产效率(WUE)值分别较露地种植(CK)提高31.83%,42.62%,24.50%和9.6%。  相似文献   
5.
皆对干旱半干旱旱作农业区降水资源严重短期的黄土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草后,以旱地苜蓿草田生物产量实现高效节水增产为目的,以径流农业原理与生产紧密结合,通过旱作农田采用垄沟微集水节水增产种植技术,选择不同垄沟比种植带型,构件沟垄相间的垄面产流区和沟内带状微集水种植区,使牧草作物在全年生长期对有限降雨量实行时间与空间的有效富集,其产生水分叠加效应,对其草田宏观水分生态循环及其提高抗旱调控能力相应水分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提高草田水分生态系统目标性调控能力,并总结出与之配套垄沟集雨种植带型,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旱地苜蓿对水分的满足率和水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节能项目的计算机模糊层次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目标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乡镇企业节能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判模型,研究了评判指标的隶属函数、隶属度确定的数值算法及合成算法,用Visual Basic6.0设计了计算机评判软件系统,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指标体系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三方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节能项目的综合效果;所建评判模型反映了节能项目综合评判的模糊性、综合性和多层次性,为评判项目的整体优劣和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宁南旱平地进行了夏闲期深松、免耕及传统翻耕(对照)对土壤水分及后作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夏闲期深松和传统翻耕能有效地蓄雨保墒,提高旱平地冬小麦播前的土壤贮水量,深松和翻耕土壤蓄墒率极显著高于免耕处理,深松处理较翻耕高0.79%;夏闲期末深松处理0~200 cm土壤贮水量(310.78 mm)分别较免耕、传统翻耕高8.23 mm、1.61 mm.深松和免耕较传统翻耕显著改善了冬小麦苗期的土壤水分状况,对越冬期0~60 cm耕层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有利于冬小麦的越冬.苗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深松、免耕分别较传统翻耕(351.05 mm)高35.9 mm、28.8mm,不同的耕作处理对后作冬小麦苗期的土壤水分影响差异主要在80 cm以上土层.冬小麦返青期降雨主要使0~8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有所增加,处理间的差异减小.夏闲期深松处理能有效地增加对降雨的蓄保能力,提高旱地冬小麦播前及整个生长阶段0~200 cm的土壤贮水量.不同耕作方式的冬小麦产量以夏闲期翻耕处理最高(3 475.9 kg/hm2),与深松处理(3 322.0 kg/hm2)无显著差异,免耕显著低于其它2种耕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以翻耕最高[14.12 kg/(hm2·mm)],深松次之[13.62 kg/(hm2·mm)],免耕处理显著低于前二者[10.64 kg/(hm2·mm)].  相似文献   
8.
连续3年对引进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半干旱偏旱区的缓坡耕地、台地和川旱地三种不同立地类型区,分别布设旱地组和补充灌溉组进行田间试验,对同一苜蓿品种在不同立地类型和不同水分胁迫下的苗期抗旱性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品种叶片失水速率以补充灌溉最高,旱地次之,坡耕地最低;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与保水力(HAW)、抗旱性指教(ID)之间呈负相关,HAW与ID呈显著正相关.对主要抗旱指标进行了多元回归预测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专用肥增产效应及水肥生产效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宁夏马铃薯战略性产业基地,定位研究马铃薯专用肥与生产中常规应用的普过磷酸钙肥料的增产增收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探索最佳专用肥养分配比和合理施肥量。通过分组定位对专用肥其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肥料在等量施肥标准条件下,专用肥料处理区田间长势和生长综合评判结果,植株长势健壮,叶色深绿,平均单株产量和薯块商品率高。专用肥较普磷酸钙增产32.54%~46.28%,水分生产效率(WUE)提高34%。瘠薄地力施用专用肥增收率较普磷酸钙肥提高14.9%~34.6%,中等地力农田施用专用肥增收率提高33.5%~53.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