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5篇
综合类   279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灵菇是一种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真菌 ,该食用菌产品问世后 ,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其他大多数各类食用菌不同的是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 ,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后熟阶段 ,也就是菌丝长满袋后必须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能顺利出菇并实现优质高产。现将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确定理想的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 ,以秋季接种 ,冬、春季出菇产量高、质量好 ,具体地说 ,适宜的播种期黄河以北地区可选在8月上旬至 12月底 ,黄河以南地区可选在 8月中旬至 11月上旬 ,长江…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激活蛋白对大豆生长、产量的影响,以大豆冀豆17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合仪与称重法测量了不同浓度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1,2,3,4,5,6μg/m L)处理后大豆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结果表明,随着施用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浓度的增加,大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用1,2,3,4μg/m L浓度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不仅提高了大豆叶绿素含量,而且增加了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同时还能提高叶绿素荧光的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其中以3,4μg/m L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施用更高浓度的激活蛋白(5,6μg/m L),上述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促进效果下降或者消失。施用中浓度激活蛋白(3,4μg/m L)大豆产量增加了11.21%~14.76%。结果表明,喷洒合适浓度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是一种促进大豆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的发展,煤矿行业应国家发展所需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与改革.同时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行业将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完美地应用在了煤矿物探测量中,并结合地理相关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下面,就一起跟随本文对地理信息在煤矿物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为提高我省淡水养殖主要种类病害防治和应急防控能力,摸清我省淡水养殖病害流行情况,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疫病防控及质量控制创新团队对本省淡水养殖进行了病害监测和调查,以期为病害防控提供依据。1监测内容及方法1.1监测内容针对全省主要淡水养殖品种(鲤、草鱼、鲢、鲫、鳙、虹鳟、鲟鱼、南美白对虾、中华鳖等)的易发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鳗鳅以其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等优势,已成为当前泥鳅养殖业的一个"明星"品种,并风靡大江南北。河北省于2014年开始引进试养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推广,已成为一个主养品种,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台湾鳗鳅从水花到商品鱼当年即可养成,但我省地处北温带,自然水温下繁育下塘与南方其他省份相比生长期短1~2个月,直接影响了商品鱼规格和价格。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探究愈伤诱导及再分化的最适条件,以期为糜子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采用5个糜子品种研究愈伤诱导及再分化的最适条件。利用植物激素2,4-二氯苯氧乙酸(2,4-D)诱导茎尖愈伤组织,筛选出发芽率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染菌率低的品种,并对诱导愈伤最适激素浓度及配比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冀黍2号’出芽率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染菌率低,适宜进行组织培养;2,4-D对‘冀黍2号’愈伤诱导效果最好,最适浓度为2.5 mg/L,诱导率达86.67%,淡黄色块状,结构紧密,质地较硬,继代培养后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状态更好。再分化过程中,2.5 mg/L 2,4-D+3.5 mg/L TDZ时,出现明显的嫩芽。该试验获得‘冀黍2号’愈伤诱导及再分化的最适条件,可为糜子再生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秦皇岛塔式梗丝膨胀机SH77型梗丝膨化塔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电机过流跳闸及落料器出口处结块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该落料器进行了改进,使得原每100箱烟丝产生7 kg的结块,减少至0.5 kg,彻底解决跳闸过载现象,效果较好,效益明显,每年可节约资金22.1万元。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周年光热资源,确定河北平原冬小麦适宜播期和夏玉米适宜收获期,在河北藁城进行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试验。冬小麦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夏玉米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小麦产量对播期和冬前积温、玉米产量对收获期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冀麦585和金禾9123对播期不敏感,适播期较长,冬前≥0℃积温分别在324~560℃和362~566℃均可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根据藁城多年积温数据,该积温下限对应的日期为10月20日左右。夏玉米产量与播期、收获期均呈线性关系,而不同年份播期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玉米生育后期平均气温高于有效灌浆温度(16℃)的截止日期为10月17日,假如玉米收获期由农民传统的9月22日推迟至10月17日,积温可增加476,100℃积温可增产527. 7 kg/hm~2,玉米可有2 511. 9 kg/hm~2的增产潜力。可见,小麦推迟播种时间、玉米延迟收获时间是发挥两季作物均衡增产的重要措施,玉米收获期最晚推迟至10月17日,小麦播种期最晚推迟至10月20日。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快速鉴定目标性状遗传位点,开发与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剔除高世代选育株行中不利性状,从而加速育种进程。以大豆MS轮回群体中发生花色分离的F_6株行为研究材料,利用其衍生的F_(6∶7)中20个紫花和17个白花纯合家系分别构建2个DNA混池,通过高通量重测序技术获得变异信息,明确SNP富集区,并在SNP富集区内开发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在2个DNA混池间发现329 992个SNP位点,表明混池间的遗传背景已经非常相似,但未发现明显SNP富集区,表明可能存在较多假阳性位点;进一步对高质量(Quality100)的SNP变异位点进行筛选,并去除杂合SNP位点,最终获得3 371个可信位点。其中,位于13号染色上的SNP变异有700个(占比20.77%),并在20~30 Mb的物理区间形成一个最大的SNP富集区,推测调控花色的W1位点可能位于此区间内。利用该区间内SNP信息开发出dCAPS-1、dCAPS-2分子标记,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其与W1位点紧密连锁(W1-(0.4 cM)-dCAPS-1-(2.3 cM)-dCAPS-2),表明W1位点位于SNP富集区内。综上所述,通过构建高世代株行的分离群体混池,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快速定位控制目标性状的遗传位点,且开发的dCAPS标记可以有效剔除不利性状,从而加速遗传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