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3篇
  18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分析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生育期的观测资料表明,气候变暖使陇东塬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缩短,主要是越冬期天数缩短,而冬小麦实际生长的天数并未缩短;气候变暖使冬小麦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从而使麦田的休闲期延长,延长了复种作物的生长期,为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产量提供了保证。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气候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2.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暖冬异常气候事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峰国家基本气象站1950~2017年气温记录序列,采用WMO极端气候指数和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EEMD等方法,结合暖冬等级的国家标准,统计分析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庆阳市冬季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以来,极端气候指数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突变大多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并且这种突变并不表现为同步位相,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等年代际变化是梯次上升的,呈持续增暖趋势,暖冬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夜间最低气温升高对冬季增暖的贡献更大。2017年冬季的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和平均最高气温均突破气象历史记录,即2017年冬季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冬季。  相似文献   
3.
节能型日光温室是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冬季的光热资源和时间空间,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的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陇东地区冬季气候严寒而漫长,特别是突然袭来的寒流及持续3~6d的阴雪天气造成的寒害,对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因此,对寒害这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春播两年生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和相应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春播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与平均气温、积温及降水量等生态气侯条件的定量关系,据此得出陇东地区紫花苜蓿的适生种植区划和气侯风险区划。综合区划结果提出开发利用气侯资源的途径和生产紫花苜蓿的对策,为陇东地区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谷子是陇东的主要小秋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约3.5~4.0万h,平均单产900~1500kgh。因此,分析其气象条件,并做出适生种植区划,这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陇东谷子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收获,全生育期160~180天。因此,可将4月至9月视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陇东地区冬季寒害和持续阴雪天出现的规律及日光温室深冬茬蔬菜生产的安全性问题,从温室建设发展、结构设施、保温了寒材料、物理化学防寒方法以及温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技术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胡麻是陇东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其播种面积为 6 .0 1~6 .84万h ,占油料作物的 70 %以上 ,平均单产 6 75~12 35kg/h ,种植区域遍布 15个县 (市 )。如何正确地认识胡麻的实际种植现状 ,客观分析胡麻的生态气候适应性特征和各地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差别 ,综合客观地提出符合最优  相似文献   
8.
陇东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水分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分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表明:鲜、干质量曲线的增长特点是返青(萌芽)至现蕾后增长快,进入开花期后增长缓慢;第1茬鲜质量和干质量占全年总鲜质量和干质量的比例最大,高度与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长成正相关;在不同茬的生长期内,气象要素对其贡献不同,水分利用率以第2茬最高。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64,自引:9,他引:55  
应用黄土高原7省51个代表性气象站1961~2000年主要气象要素观测资料,采用EOF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黄土高原年和各季节的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大于全国同期增温速度;年降水量和作物生长季节降水量均呈下降的趋势;气候生产力呈递减趋势;未来“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有利,平均增产幅度为5.9%,而“冷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不利,平均减产幅度为6.3%。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经常给地方农业生产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陇东地区短时强降水、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的影响,以期为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