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6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挑战——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51-5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量耕地资源被占用,劳动力呈现"城市化"转移倾向,新型城镇化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粮食种植比重下降,从而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许多挑战。因此,为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山西省应该协调好城镇化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关系,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根据江苏省7个市12个县(区)214户草莓采摘园经营农户的调查数据,将农户采用的营销刺激活动划分为包装策略、品牌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以及定位策略,并从销售收入和顾客价值2个维度探讨营销刺激活动对草莓采摘园经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品牌策略外,包装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以及定位策略对草莓采摘园销售收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各类营销刺激活动对草莓采摘园顾客价值的影响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此外,进一步实证研究了营销刺激行为对草莓采摘园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促销策略以外,其他各类营销刺激对草莓采摘园纯收入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晋阳无籽2号是以四倍体GR4X-2为母本、二倍体2X-54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晚熟无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108 d,果实生育期38 d;果实正圆型,平均单果质量5.2 kg,果皮黄底色覆隐条纹;果皮厚度1.1 cm,皮韧耐贮运;果肉红色、纤维少,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0%和9.2%。2014—2015年参加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阳示范基地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60 052.5 kg/hm~2,较对照黑蜜2号增产2.8%;2016—2017年参加山西省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地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61 020 kg/hm~2,较对照黑蜜2号增产3.0%;2018年参加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地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3 000 kg/hm~2。201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西瓜(2019)140503。该品种在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以及北京市等地区春夏保护地及露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粮食生产与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影响很大,分析积温变化特征可为种植业布局、农情测报、防灾减灾及气候区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对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据山西109个气象站1979—2016年间气温日均值资料和SRTM3 DEM数字高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线性回归模型、IDW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和三维分析建模工具,内插到100 m×100 m的小网格上,进行热量资源分布精细化模拟,绘制出山西积温分布图,分析日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和起止时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8 a来,山西≥10℃积温平均为3 252.3℃,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气候倾向率为154.9℃/10 a;持续日数增加,平均为192.7 d;变化周期为6~8 a,且在1997年前后出现由冷到暖的突变;≥10℃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均呈波浪上升趋势,最长和最短日数距平均值分别为19.76、-9.6 d;2 500℃以上积温区明显增加,积温带向东北方向推移;积温及持续日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随海拔增加递减。  相似文献   
5.
对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失现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9):101-103
现阶段是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服务于商业活动,导致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劳动力不足,影响了农村、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要发展现代农业、壮大乡镇企业就必须针对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持续加强三农投资,不断完善惠农政策,我国农业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就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探讨和研究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其优化对策对于新农村建设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禀赋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特色农业发展趋向。山西晋南4县拥有各自独特的资源禀赋,特色农业呈现出差别化发展趋向。文章在探讨山西晋南4县特色农业差别化发展形成的基础上,阐述特色农业差别化发展特征和发展路径。对山西晋南4县处理好资源环境禀赋与特色农业发展关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蔬菜贸易的基本格局、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李峰等在分析近年中国蔬菜贸易的发展状况、进出口产品结构及国别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与贸易伙伴间蔬菜贸易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做了分析,针对中国蔬菜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户用分布式光伏对农户收入影响具有长期性,如何发挥分布式光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需进一步探索。本文以户用分布式光伏为例,利用中部地区Y县2014—2019年农户追踪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户用分布式光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探讨户用分布式光伏对农户收入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4—2019年农户收入大幅度提升,其中建光伏农户的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大于未建光伏农户,户用分布式光伏使农户人均收入提高25.4%,其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分别提高74.4%和444.5%,而工资性收入降低45.3%。户用分布式光伏是通过减少非农劳动时间和缩短非农就业空间距离降低农户工资性收入,增加经营性收入,从而影响人均收入。进一步分析发现,户用分布式光伏对非中心村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影响大于中心村农户,劳动力能力越强的农户经营性收入上升幅度越大,工资性收入下降幅度越小。因此,建议统一维护光伏设施,促进劳动力要素有效配置;并依据劳动能力差异分层分配股份,降低劳动能力强的农户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另外,创新光伏产业发展模式,拓宽光伏产业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0.
采用类型划分结合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吕梁山生态功能区24县的耕地利用与抛荒情况.结果表明,在吕梁山南部,基本不存在耕地抛荒问题;在吕梁山中部,主要表现为红枣经济林的抛荒;在吕梁山北部,耕地抛荒比较普遍,耕地利用的限制因子主要为海拔高带来的热量资源不足和坡耕地带来的机械耕作困难;究其原因,耕地抛荒、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是边际耕地的3种可替代利用状态,物质服务成本实现、人工成本实现、平均利润实现是耕地抛荒、老年人自给农业、年轻人农场农业的决策临界点.在吕梁山中部和北部,在农业结构调整困难和农业结构调整后经济效益很低的区域,宜增加退耕还林指标,核减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把耕地抛荒发展为生态服务价值高的生态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