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以来中国水产品贸易的格局特征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品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加入WTO以来,中国水产品贸易在进出口双向快速增长的局面下,保持了净出口态势。文章在总结中国水产品入世几年来进出口的发展趋势、产品结构以及国别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发展前景。结果表明,增强质量竞争力是优势水产品出口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未来几年对国外捕捞类水产品进口将继续大规模增长,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的产品结构特征短期内不会有显著变化。最后,基于提高出口水产品竞争力、优化中国水产品贸易格局的目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三大棉区的区域优势及发展战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棉花是产业链较长的大田经济作物。中国棉花生产不仅是全国200多个基地县财政及产区1亿多棉农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纺织、印染、服装行业和流通领域成千上万员工的收入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棉花主产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迁移.这种主产区域的变化对中国棉花的产需平衡等造成了显著影响:加世纪80年代初,骥、鲁、豫3省棉花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中国奶制品贸易近年的发展趋势、进出口的产品结构和国别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与主要伙伴国奶制品贸易的特征及趋势进行探讨,并从优化中国奶制品贸易格局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蔬菜贸易的基本格局、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李峰等在分析近年中国蔬菜贸易的发展状况、进出口产品结构及国别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与贸易伙伴间蔬菜贸易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做了分析,针对中国蔬菜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外农业休闲功能及对中国农业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国外农业休闲功能研究进展,借鉴国外农业休闲功能基本做法与经验,探索农业休闲观光的政策保障,研究建立基于中国农业休闲功能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6.
目前,尽管一些农村妇女已经积极参与到了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经营和管理中,但是,整体上妇女参与农产品行业协会还存在自主性不强、权利意识淡漠等问题.其中的原因,除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外,还与农村妇女的整体文化水平、社会性别角色特点等有很多关系.就现状而言,提高妇女参与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例如培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完善的环境保障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7.
奶制品是新西兰向中国出口的重点农产品,中新奶制品贸易近年发展迅速。本文首先对中新奶业概况做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双边奶制品贸易现状、特征和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新奶制品贸易互补特征明显,且未来几年,特别是中新FTA签署后,新西兰奶制品可能还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北京市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目标的必然选择。北京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保障首都市场供应、带动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政府通过出台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公共服务及市场服务等支持政策扶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郊区集聚,以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一方面,促进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的加快发展,以获最大化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明显;不同的区域,其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也有所不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产业带中,有一些成熟和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是值得去学习和借鉴的。从对日、加两国的农业产业带布局发展进行分析,论述日、加农业产业带发展的做法和措施;从而得到一些对中国农业产业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正处于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棉花市场化改革也在继续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三大棉区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及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对于丰富中国农产品主产区迁移的理论解释和农业生产优势区域布局的实证经验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