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3篇
  21篇
综合类   417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的繁蜂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的繁蜂效果,比较了在不同接蜂量和蚜量范围条件下的僵蚜数量及其羽化情况。接蜂量和接蜂时的蚜量是影响僵蚜数量的2个重要因素,以接蜂时的蚜量对繁蜂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接蜂量为蜂(♀)蚜比1∶100、蚜量范围2 000~3 000头/株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繁蜂效果,僵蚜的数量可达到8 000个/株以上。在繁蜂前期僵蚜的质量较高,僵蚜的羽化率可保持在90%以上,在繁蜂后期受重寄生蜂的影响,僵蚜的质量明显下降。应用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时,重寄生蜂是影响后期繁蜂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20个烤烟品种(系)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胡坚 《植物医生》2005,18(1):11-11
西南烟区烤烟苗床期害虫种类多,根据调查有9种,但主要害虫有4种,即小地老虎、东方蝼蛄、野蛞蝓和蚜虫.以下介绍烤烟苗期4种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抗原直接包被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采自云南、福建、湖南烟区烟草花叶病样品进行了病毒种类检测,利用三抗体夹心ELISA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亚组类型进行了鉴定。在云南采集的520个花叶病样品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C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总检出率分别为71.74%、55.01%和6.35%;在福建采集的150个花叶病样品中,TMV、CMV和PVY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4%、24.66%和8.00%;在湖南采集的74个花叶病样品中,TMV、CMV和PVY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8.11%、51.35%和2.70%。部分样品为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云南、福建和湖南采集的64个CMV阳性样品中,属亚组Ⅰ的样品为57个,占89.1%;属亚组Ⅱ的样品为10个,占15.6%;其中3个样品为亚组Ⅰ和亚组Ⅱ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5.
周金仙 《种子》2007,26(1):71-73
阐述了烟草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性,全面分析了烟草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系统概括了烟草品种科学防杂保纯的对策,对做好烟草种子工作,克服品种混杂退化,提高烟叶生产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烤烟根系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影响因子、生理及化学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提出了烤烟根系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受极端气候的影响,白肋烟马铃署Y病毒病连年发生。为进一步研究有效防治马铃署Y病毒病的途径,综述了其发病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及综合防治措施。要控制马铃署Y病毒病的危害,应尽快选育抗病品种,注意烟田选择和田间卫生,加强栽培管理,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微肥亚硒酸钠对白肋烟TS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白肋烟品种TN86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的微肥亚硒酸钠 ,然后分别进行杀青烘干和自然晾晒调制处理 ,最后分析测定其不同部位叶片的TSNA含量。结果表明 :自然晾晒调制处理的叶片TSNA含量远高于杀青烘干调制处理的叶片 ;对于自然晾晒调制处理的叶片 ,当微肥浓度为 10 μg/ml时 ,其上、中、下部烟叶的TSNA水平均有所提高 ,随着微肥浓度的增加 ,其TSNA水平逐渐降低 ;当微肥浓度增加到 40 μg/ml时 ,其TSNA水平达到最低 ,以后逐渐平稳。对于经过杀青烘干处理的叶片 ,当微肥浓度为 10 μg/ml时上、中部白肋烟烟叶的总TSNA含量分别降低了 5 2 %和 3 7% ,随着微肥浓度的提高 ,变化趋于平缓 ;对下部叶来说 ,喷施微肥浓度在 10~ 40 μg/ml范围内 ,其TSNA总量呈显著上升趋势 ;当喷施浓度≥ 40 μg/ml时 ,TSNA含量又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9.
2005年,云南省龙陵县许多乡镇的烟地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稻绿蝽的危害.该地区靠近怒江峡谷,一山分四季,立体气候明显,低热河谷地带农作物多种多样,虫源也较丰富,加上春季气候干旱,稻绿蝽寄主转移快,致使烟地的稻绿蝽密度高,来势猛、危害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三段式调制工艺、提质增香调制工艺、津巴布韦调制工艺3种调制工艺对烟叶调制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烘烤工艺,在生产上示范应用。[方法]采用KRK26品种下部、中部、上部烟叶,进行调制试验,分析原烟质量性状。[结果]采用提质增香调制工艺,上等烟、中上等烟比例比津巴布韦调制工艺提高了4.68%、1.97%,均价提高了1.15元/kg,比三段式调制工艺处理分别提高了10.33%、9.07%、3.12元/kg。提质增香调制工艺能有效改善烟叶香气质、增加香气量,烟叶香吃味和协调性均较好。[结论]烤烟提质增香调制工艺可供烟叶生产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