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6篇
  5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 (Poppius)作为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被广泛用于多种温室害虫的防控。由于该天敌具有在植物组织内产卵的特殊习性,其卵的发育离不开植物,导致筛选适宜的产卵基质植物一直是其规模繁育的重要基础。豆科植物不仅可以作为绿肥和保护型生物防治的功能植物,而且还可以作为东亚小花蝽的适宜产卵基质。因此,本研究以产卵量、产卵持续时间、卵孵化时间、卵孵化率及净生殖力等为指标,在实验室内评价了豇豆、菜豆、大豆、豌豆、绿豆和花生6种豆科植物作为东亚小花蝽产卵基质的适合度。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在绿豆上的总产卵量和净生殖力最高,分别为72.0粒和59.5头,显著高于菜豆、大豆和花生;卵孵化率最高的是花生,为86.79%,但与绿豆并无显著差异;东亚小花蝽在6种植物上的产卵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在绿豆上卵的孵化时间最短,显著低于菜豆和花生。东亚小花蝽在绿豆上的产卵位置也优于其他植物,所以综合考虑绿豆为所试6种植物中东亚小花蝽的最适产卵基质植物。  相似文献   
62.
必洁仕牌消毒剂防治平菇黄斑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结果表明,在平菇黄斑病发病初期使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4 000倍液喷雾防治,其防效达到70%以上,可有效控制平菇黄斑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63.
从秀珍菇超高压保鲜的包装袋中分离获得WM1002菌株,以其基因组为模板扩增获得该菌株的16SrRNA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芽孢杆菌属菌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GenBank登录号为HQ730134;以Neighbor-Joining(N-J)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WM1002同已知菌Bacillus velezensisCR-502、B.vallis mortis DSM11031、B.methylotrophicus CBMB205和B.atrophaeusJCM9070的遗传距离最近,相似性均达到99.8%,因此将菌株WM1002鉴定为Bacillussp.。  相似文献   
64.
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北京12个郊区县采集番茄病标样150份,分离纯化得到109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单孢菌株,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测定了其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和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杀菌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产生抗性菌株的频率分别为96.3%、80.7% 和58.7%;所测菌株对3类杀菌剂的抗性类型有BenRDicSNPCS、BenSDicSNPCR、BenRDicRNPCS和BenRDicRNPCR 4种,所占比例分别是19.3%、3.7%、21.1%和56.0%,表明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和氨基甲酸酯类三类杀菌剂的抗药性严重,在生产中需慎用,应选择一些替代的新型杀菌剂和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65.
拮抗放线菌A02活性产物的分离和鉴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利迪链霉菌A02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别特征,利用pH纸层析和纸电泳试验检测了其离子特性,有机溶剂萃取和硅胶薄层色谱分离测定了其极性,捷克八溶剂系统纸层析、紫外光谱扫描、官能团化学反应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其化学类型.结果表明,菌株A02代谢活性产物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呈电中性,但其极性较强,能被正丁醇高效萃取...  相似文献   
66.
海洋微生物是几丁质酶的重要来源。本研究从青岛海域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体中分离到一株产几丁质酶的细菌QDC01,通过形态、培养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根据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几丁质酶基因相关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QDC01几丁质酶基因,命名为ahchi(GenBank:JX863407)。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基因序列及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hchi开放阅读框(ORF)长2 100 bp,无内含子,其编码的蛋白由69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74.875 kD,等电点为5.81。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ATCC 7966T几丁质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CP000462)的相似性最高,为98%;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系统进化分析以及Ahchi的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Ahchi属于Ⅰ型几丁质酶,糖苷水解酶19家族。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法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ahchi,并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成功表达。在基础产酶发酵条件下,菌株QDC01所产粗酶液酶活力达0.21 U/mL,采用文献报道的优化产酶发酵条件,菌株QDC01所产粗酶液酶活力可达0.58 U/mL,是前人报道的产几丁质酶嗜水气单胞菌SWCH-6所产酶活力的1.49倍,同时也高于已报道的气单胞菌(Aeromonas sp.)CJ-5的酶活力(0.41 U/mL),为微生物源几丁质酶开发应用提供了又一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7.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不同龄期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为 该虫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测定 10 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三龄幼虫的防效,通过生物测定比 较一龄、三龄、五龄幼虫对防效高于 85% 的 4 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 酸盐、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三龄幼虫药后 7 d 的防效均为 100%,虱螨脲的防效为 91.67%,溴氰虫酰胺的防效为 88.89%,其余 5 种杀虫剂的防效较低,在 44.44%~69.44% 之间。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药后 48 h 对一龄、三龄、五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 0.0190、0.0234、0.3918 mg/L,氯虫苯甲酰胺药 后 72 h 的 LC50 分别为 0.2167、0.2763、3.3718 mg/L,虫螨腈为 1.1286、3.0194、19.2726 mg/L,虱螨脲为 1.2213、 2.1445、7.8419 mg/L。可见,随着龄期的增加,草地贪夜蛾幼虫对 4 种药剂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五龄幼虫的敏感 性显著低于一龄和三龄幼虫。【结论】草地贪夜蛾幼虫为 1~3 龄时推荐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 甲酸盐、虫螨腈和虱螨脲进行防治,当幼虫发育至五龄时推荐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氯虫苯甲酰胺。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自然滞育种群成虫滞育后生殖生物学的影响,明确“滞育发育”与滞育强度、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的关系。【方法】观察记录中华通草蛉自然种群分别于11月、1月、3月在18、22、28℃及不同光周期(15D﹕9L、13.5D﹕10.5L、12L﹕12D)下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等。【结果】温度对滞育解除后的中华通草蛉成虫的产卵前期(P<0.001)、产卵历期(P<0.001)、产卵量(P=0.012)和雌虫寿命(P<0.001)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通草蛉解除滞育后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雄成虫寿命均缩短。11月份22℃下成虫产卵量最高,而18℃下最低,且3个温度间产卵量有显著差异(P<0.001)。而1月份(P=0.604)与3月份(P=0.745)不同温度间产卵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越冬时期对滞育成虫产卵前期有显著性影响(P<0.001),且随越冬时间延长产卵前期减少。成虫在1月份产卵量高于其它越冬时期,且只有在光周期15D-9L条件下差异显著(P<0.05),其余光照条件下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越冬时期对成虫产卵历期和雌虫寿命差异不显著(P>0.05)。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过程中的产卵前期(P=0.240)、产卵历期(P=0.234)及雌虫寿命(P=0.155)均无显著性影响。中华通草蛉成虫在15D﹕9L条件下产卵量最大,且在11月份(P=0.008)与3月份(P<0.001)显著高于其它光周期下,1月份则光周期对产卵量无显著影响(P=0.735)。交互作用显示,温度与越冬时期的交互对产卵前期(P=0.016)及产卵量(P<0.001)影响显著,而对产卵历期(P=0.321)和雌虫寿命(P=0.583)则无显著影响。光周期与越冬时期的交互对产卵前期(P=0.664)、产卵历期(P=0.074)和雌虫寿命(P=0.052)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影响成虫产卵量(P=0.031)。【结论】温度对滞育后发育生物学特性均有显著性影响。越冬时期只对产卵前期和产卵量有显著性影响,说明不同越冬时期滞育强度不同且滞育解除过程的能量消耗会对产卵量有一定影响。光周期只对产卵量有显著性影响,说明光照长度会影响中华通草蛉卵粒的形成。温度和越冬时期比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后发育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9.
本文测定了里西裸囊菌Gymnoascus reessiiza-130菌株发酵滤液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研究其对分散卵及卵囊孵化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za-130菌株发酵滤液处理24h和浓缩5倍滤液处理2h后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致死率均达到100%;发酵滤液处理3d和10d对分散卵的孵化抑制率均高于87%,对卵囊的孵化抑制率均高于95%;这些均与1μl/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33μg/ml 10%福气多颗粒剂效果相当。发酵滤液中杀线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热性、耐pH(1.0~9.0)、抗紫外(照射低于6h)和日光灯照射的能力。  相似文献   
70.
番石榴果实蝇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番石榴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correcta(Bezzi)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为害严重的水果果实害虫,目前已入侵我国云南和台湾两省。为了明确该虫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根据其生物生态学资料及地理分布信息,采用CLIMEX的地点比较模型和DIVA-GIS的BIOCLIM模型对番石榴果实蝇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并比较了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预测番石榴果实蝇的潜在地理分布,地点比较模型优于BIOCLIM模型;该虫在我国的中、高适生区主要包括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贵州以及四川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