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林业   23篇
农学   415篇
基础科学   334篇
  270篇
综合类   3517篇
农作物   28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245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9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结合实验室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实验室管理系统依托校园网络平台构建,采用B/S结构,能够实现实验室资源信息的共享。系统具有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模块,不同级别的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系统的通知公告,查询实验房间及药品试剂的使用情况、仪器设备的各项数据,预约实验室及仪器来使用。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实验室的动态信息,对设备的使用记录自动做出统计。相对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系统的构建能够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2.
针对水稻局部少耕、旱种水管技术提出的碎土质量好、耕层深、耕作带底部平整度高,以及适时调整排肥量的要求,设计了一款立式水稻条耕施肥机。该机主要由条耕和电动排肥装置组成,采用相似设计原理,建立旋刀几何参数关系;利用图解法推导出正切面刃角、侧切面刃角与行走速度、刀具转速、旋刀旋转半径之间的关系式,并得出该机作业过程中侧切面刃角为24°和正切面刃角为41°;按照农艺要求,确定电机的转速为50~60r/min之间可调。水稻条耕施肥机田间试验表明:该机耕层深,碎土能力强,沟底平整度较好,作业顺畅、性能稳定,匹配动力为66~92kW,耕深平均值15 cm,稳定系数90%土壤颗粒小于8cm的碎土率为85.2%,施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1.23%,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17.05%,满足行业标准规定和农艺要求。该研究为下一步水稻条耕施肥播种一体机的研发和水稻局部少耕、旱种水管技术大面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3.
黑龙江烟草病害种类鉴定及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黑龙江主要烟区目前病害发生和危害情况,于2010-2013年对黑龙江烟草主产区病害进行普查。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烟草病害26种,其中真菌病害11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害7种,寄生性种子植物1种,非侵染性病害5种;发生普遍且危害重的病害主要是烟草普通花叶病、角斑病。  相似文献   
24.
25.
以垦粳5号为材料,设计3种土壤肥力(高、中、低肥力)和5种氮肥运筹模式[农民习惯施肥(M1)、V字形施肥(M2)、减氮施肥(M3)、减氮减磷施肥(M4)、前氮后移施肥(M5)],研究不同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寒地水稻氮肥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稻米品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二因素互作对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影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产量(31.2 g/穴)最高,M1、M2、M4模式依次次之;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8.0 g/穴)最高,M2、M4模式依次次之;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6.7 g/穴)最高,M2、M4、M3模式依次次之。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3和M4模式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中、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1模式蛋白质含量较低。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M5模式的食味评分(84.11、83.30、83.36)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M2模式的食味评分(85.49、84.47)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M3、M4模式的食味评分(85.17、85.39、85.14)较高。M1模式茎秆抗倒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模式,其他模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M5模式氮肥贡献率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各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氮肥贡献率最低,其余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51.46%)、氮肥吸收利用率(66.83 g/g)和氮肥偏生产力(131.52 g/g)最高,M5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34.54 g/g)最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58.29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4.05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00.18 g/g)最高,M2模式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M2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61.18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0.39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90.93 g/g)最高,M3模式较高。综合考虑,高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中肥力土壤采用M2模式、低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有利于协调寒地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对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奶牛养殖小区的饲养经营模式及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奶牛小区建设给奶牛群带来的主要变化。通过分析不同模式奶牛小区生产经营状况,确定适合该地区奶牛业发展的奶牛小区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7.
基于中央反腐和处理"四风"问题对酒类市场产生巨大冲击的客观现实,针对酒类企业商业贿赂趁机活跃而会计监督措施不力的现象,采用归纳总结、判断推理和矩阵分析等方法,重点从会计监控乏力角度分析了酒类企业商业贿赂活跃的主要成因,并有针对性地从强化会计监控和披露、积极争取供求关系平衡、理性寻求经济效益、建立监管部门联动平台等方面,提出防范酒类企业商业贿赂行为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8.
密度与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育苗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育苗时密度与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生长特征影响,本试验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测定蒙古黄芪株高、茎粗、根粗和根长4个指标。结果表明,密度对蒙古黄芪影响最大,其次是湿度,最后是光照和电导率。密度与蒙古黄芪株高、茎粗、根粗呈现负相关性,与根长呈正相关性(P<0.05),密度为400株/m 2时,株高、茎粗及根粗最大,密度为1000株/m 2时根长最大。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23 kDa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以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cDNA为模版,利用PCR对23 kDa基因进行扩增,并将其克隆到T-easy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结构、抗原指数进行分析,并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虫体的23 kDa基因长度为657 bp,A+T含量为57.38%,与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23 kDa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5.24%、83.71%和81.89%。蛋白二级结构分析表明,23 kDa蛋白经过4次跨膜,主要由6个α-螺旋、3个β-折叠、7个β转角和若干个无规则卷曲构成。抗原表位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有3个B细胞抗原表位。综合分析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23 kDa蛋白是一种较好的抗原分子,是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疫苗的重要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30.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索海藻酸钠细菌颗粒生物肥最佳基材配方,对此种生物肥在贮存及应用中的性质及土壤中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生物肥最佳包埋基材的筛选,细菌计数法研究生物肥在4℃和室温条件下贮存时细菌活性的变化情况,通过生物肥直径变化研究其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情况。[结果]研究表明,基材配方为1.5%海藻酸钠+0.5%大米粉的生物肥,能够达到最佳构形及最高细菌活性,与未加入大米粉的1.5%纯海藻酸盐基材相比,细菌包含率最高,为112.3%,且在贮存过程中能够保持细菌的高活性。此生物肥埋在土壤中3 cm深时降解最快,11 d可完全降解。[结论]获得一种低成本、实用、高效的生物肥,基材最佳配方为1.5%海藻酸钠+0.5%大米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