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韩茂东  孙利昌 《食用菌》2001,23(6):22-22
大棚栽双孢菇的春季管理 ,是指 3~ 5月这段时间。这期间温度由低到高 ,p H由高到低 ,发酵料养分逐渐减少 ,病虫易侵害。为此将大棚双孢菇春季管理的重点介绍如下 :1 调节温度 早春阶段棚内温度低 ,此时应以增温保温为主。双孢菇未出菇或刚刚出菇时 ,白天可间隔揭开草帘等覆盖物 ,利用阳光增温 ,通风宜中午进行。后期温度偏高 ,可增加覆盖物或向覆盖物上喷水降温 ,通风时间改在早、晚。整个栽培管理中 ,无论增温还是降温 ,都应注意降低棚内的昼夜温差 ,防止因温差过大引起死菇。2 调节 p H 培养料的营养物质经过秋菇旺产期的消耗 ,p H…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地棉花花生间作种植模式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硫酸盐盐碱地棉花花生种植模式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综合经济效益,本研究以‘鲁棉研37 号’和‘花育36 号’为供试材料,在高唐硫酸盐盐碱地条件下,通过两年大田试验分析了棉花花生不同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产量、单位面积的土地当量比、种植成本和效益。结果表明,在试验点的气候条件下,棉花花生不同种植模式中两种作物产量存在年际间差异;棉花花生2:4 和4:8 间作种植模式的土地当量比、总效益、总成本和净效益均较高,其中4:8 种植模式的最高。棉花花生4:8 大小幅间作种植,年际间换带轮作,可作为当地棉花花生复合种植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大白菜喜冷凉气候,是喜凉性的蔬菜.而春季气温则是前期低后期高,十分不利于大白菜叶球的形成,因此春季栽培往往产量较低,而一旦抽薹开花.损失将更重。现将防止春大白菜抽薹开花的五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早熟冬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瓜为耐热性较强的蔬菜,是夏季上市的主要蔬菜。早熟冬瓜以主蔓结瓜为主,喜光耐热,耐湿性强,是一种理想的越夏蔬菜品种。种好早熟冬瓜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耕层、地力条件和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玉米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田间管理,努力提高玉米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济麦12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良种,该品种具有大穗,大粒,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形紧凑,叶功能强,高抗白粉病及条锈、叶锈病,子粒白色角质,出粉率高,品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屯玉808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新型控释肥金肽能(处理)和常用掺混控释肥(对照)对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分别在玉米的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取样,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干物质积累量,于收获期测产。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的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均呈现"慢-快-慢"的积累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Y=a/(1+be-cx)加以描述。与对照相比,金肽能肥料促进了玉米大喇叭口期之后的干物质积累,在成熟期,处理玉米单株干物重是340.3 g,对照玉米单株干物重是329.7 g,比对照增加了10.6 g。金肽能肥料促进了玉米茎叶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运。施用金肽能肥料玉米产量达到了707.1 kg/亩,对照为671.1 kg/亩,比对照增产36 kg/亩,增产5.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沼渣和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硼、铜、铁、锰、锌等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详细介绍了沼肥的功效、施用方法及施用禁忌,以期促进沼肥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2009年高唐县棉花铃病的发生特点和重发原因,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花铃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择20个玉米自交系,设置低密度6.75万株/hm2和高密度11.25万株/hm2两个处理,对群体籽粒产量和单株平均籽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自交系的单株平均籽粒产量,低密度处理均高于高密度处理;有16个玉米自交系的群体籽粒产量与相应的单株平均籽粒产量呈负相关性;各自交系在对应的两个密度条件下,单株平均籽粒产量间差异显著;11.25万株/hm2密度可作为当前开展耐密种质鉴定、耐密育种和耐密生理研究的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