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种植密度是决定玉米高产与否的关键。在玉米育种领域,筛选耐密品种是构建增产因素、提升产量性状的重要环节。种植密度的大小可直接影响玉米的农艺性状,进而影响玉米的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及其产量。吉科138是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自行选育的玉米新品系,其具有耐密性强、产量高的特点。文章以玉米新品系吉科138为供试品种,通过5个种植密度的设置(6.0万株/hm2,6.5万株/hm2,7.5万株/hm2,8.0万株/hm2和8.5万株/hm2)来评判差异,结果表明:吉科138种植密度在7.5万株/hm2时对单株叶面积的促进程度最大,其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及成熟期均有明显优势,而高密度栽培(8.0万株/hm2和8.5万株/hm2)仅在苗期对于叶面积有所促进;7.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促进作用最大,对于穗长、穗行数、百粒重及产量亦具有明显的提升效果;玉米新品系吉科138在吉林地区推广的适种密度应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2008要2010 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麦后裸苗移栽短季棉的营养与生殖生长动态。结果 表明,各个密度的单株茎干物质质量、叶片干物质质量和面积以及叶面积系数的总体生长趋势一致,均在8 月下旬 至9 月上旬达到最大值,但低密度(2.25 万~4.50 万株/hm2)下的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和叶片面积明显高于高密度 (11.25 万~13.50 万株/hm2);叶面积系数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单株蕾干物质质量和数量于8 月中旬达到最 大值,并且低密度(2.25 万~4.50 万株/hm2)下明显高于9.00 万~11.25 万株/hm2;单株铃数在9 月上旬达到高峰。连续3 年,子棉的霜前产量和总产量均是在9.00 万株/hm2密度下最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计不同的种植密度,研究了种植密度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顺单6号群体结构、根系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叶面积、透光率、茎粗、叶夹角和单株干重均呈下降的趋势,群体叶面积指数和株高则呈上升趋势;根系体积和干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玉米根系多数集中在0~20 cm土层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秃尖和双胞率均呈下降趋势,产量呈抛物线趋势,以4.95~7.2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产量较高。这说明,耐密型品种可以在较低密度下,以增加单穗产量来提高总产,也可以在高密度下提高库容来增产。鉴于玉米实际生产管理的便利,建议耐密型品种顺单6号种植密度为4.95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选取新选育的2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对小区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玉米单株产量耐密系数分析了品种的耐密性,并对2个品种不同密度下其他一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中,新玉38的耐密系数高于伊单14号,随着密度的增加,新玉38的耐密系数高于伊单14号越明显,说明新玉38的耐密性要明显高于伊单14号,在较高密度下比伊单14号易获得高产,其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耐密系数相关性较显著,同时这2个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均为7.5万株/hm2,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密度最多不能超过9.0万株/hm2,超过9.0万株/hm2时,产量明显下降,耐密系数初步为品种的高产栽培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新选育的2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对小区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玉米单株产量耐密系数分析了品种的耐密性,并对2个品种不同密度下其他一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中,新玉38的耐密系数高于伊单14号,随着密度的增加,新玉38的耐密系数高于伊单14号越明显,说明新玉38的耐密性要明显高于伊单14号,在较高密度下比伊单14号易获得高产,其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耐密系数相关性较显著,同时这2个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均为7.5万株/hm2,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密度最多不能超过9.0万株/hm2,超过9.0万株/hm2时,产量明显下降,耐密系数初步为品种的高产栽培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玉米密度下玉米间作豌豆的产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是否存在增密度效应问题,通过大田试验,在不同间作玉米密度(45 000株/hm2、52 500株/hm2、60 000株/hm2)和施氮水平下,研究了豌豆/玉米间作体系的产量表现,以期为试区通过密度增加提高间作产量提供实践依据。结果发现:在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中,各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明间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在不施氮处理中,间作玉米产量在高密度种植下分别较低密度和中密度提高19.0%和1.9%;在施氮处理中,间作玉米产量在高密度水平下分别较低密度和中密度提高18.6%和12.0%。混合产量(豌豆籽粒产量+玉米籽粒产量)在施氮水平下高密度分别较中密度和低密度提高8.1%和16.1%;不施氮水平下高密度分别较中密度和低密度提高3.1%和15.9%。本研究在施氮(450 kg/hm2)且高密度(60 000株/hm2)条件下,经济产量和混合产量均达到最高,该密度效应为进一步完善玉米间作豌豆的种植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密度与氮肥用量对不同耐密型夏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稀植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D981)和紧凑耐密型品种郑单958(ZD958)为供试材料,设置52 500和82 500株/hm~2两个种植密度,同时设置0、90、180、270和360 kg·hm~(-2) 5个施氮水平,研究密度与氮肥用量对不同耐密型夏玉米品种单株及群体干物质积累特性、氮素转运效率、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增加种植密度,相同施氮水平处理的千粒重和穗粒数显著降低,单位面积穗数、空秆率、倒伏率显著提高,不耐密品种空秆率、倒伏率增加更显著。其中,ZD958与LD981各施氮处理的平均千粒重、穗粒数分别降低6.24%、6.77%和7.52%、18.09%,LD981空秆率、倒伏率高达17.0%、27.6%,显著高于ZD958。高密度条件下,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270和360 kg·hm~(-2)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低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籽粒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施氮量270 kg·hm~(-2)处理产量达到最大值。增加种植密度,夏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降低趋势,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增加的趋势。随施氮量增加,单株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呈上升趋势。相同氮素水平下,高密度处理显著提高夏玉米总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种植密度,ZD958和LD981各施氮处理的平均总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15.94%、39.01%、26.22%和1.96%、5.79%、14.92%。相同种植密度水平下,总氮素积累量和花后氮素同化量随施氮量增加呈上升趋势,而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下降趋势。增加种植密度,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和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增加。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氮素转运效率及贡献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低密度种植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增密施氮显著提高不同耐密型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但密度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品种间差异显著。增密后,LD981籽粒产量增加不显著,ZD958籽粒产量显著提高。高密度条件下,增加施氮量,不同耐密型玉米籽粒产量均显著增加,而LD981空秆率、倒伏率显著提高,是限制LD981籽粒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增密显著提高不同耐密型玉米氮素利用率,提高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增加种植密度,ZD958花后氮素同化量增加,LD981则降低。施氮降低了植株氮素利用效率,但可以提高高密度条件下植株氮素吸收量,提高花后氮素同化量。增密与施氮相结合,有利于耐密型玉米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协同提高。综合考虑产量和氮效率两方面,ZD958适宜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施氮量为270 kg·hm~(-2);LD981适宜种植密度为52 500株/hm~2,施氮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研究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主要性状表现,选用‘XY696’、‘同力11 号’2 个品种,旨在找出玉米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最佳耦合度,制定高产栽培技术、为玉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不同密度和品种的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XY696’、‘同力11 号’2 个品种为主处理,密度为副处理,设6 万株/hm2、7 万株/hm2、8 万株/hm2、9 万株/hm2、10 万株/hm2,旨在确定2 个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条件下,由于单株的营养面积大,通风透光条件好,光合速率高;高密度条件下,由于单株的营养面积小,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光合速率低;2 个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在(6 万~9 万)株/hm2范围内,玉米农艺、产量指标呈正相关,密度达到10 万株/hm2时,玉米农艺、产量指标呈现下降趋势。2个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为(8万~9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品种类型处理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渭北旱塬区旱地玉米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豫玉22(平展型)、郑单958(紧凑型)和先玉335(耐密型)为供试品种,设置5.25,6.75,8.25和9.75万株/hm2 4种密度处理,研究各生育时期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性状、光能利用率(RUE)、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结果】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春玉米LAI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春玉米群体对旱地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最终实现增产增收;不同密度下以8.2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8.97t/hm2,群体光能利用效率达1.50左右;各品种间耐密性以先玉335最好,郑单958次之,豫玉22较差。【结论】在渭北旱塬春玉米种植区,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同时应选育紧凑、耐密型品种。本试验条件下,先玉335在8.25万株/hm2密度下产量和纯收益最高,为渭北旱塬较适宜的春玉米密度和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油菜宁杂1818为材料,设置垄作摆栽油菜不同密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植株农艺性状、冠层结构、各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10.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4 196.9 kg/hm2。经统计分析,籽粒产量与密度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可求出最适密度为10.17万株/hm2,适宜密度范围为9.50万~10.84万株/hm2。在适宜密度条件下,油菜单株生长量适中,结角层结构合理,各产量构成因素较协调,群体角果数虽略少于密度为12万株/hm2的处理但显著高于7.5万株/hm2和9万株/hm2的处理,而千粒重、群体总粒数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于其他3个处理。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夏玉米的育种目标及品种选育方法改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分析了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的生产和品种推广情况,提出了本区的育种目标,即超级玉米新品种潜在产量应达到15t/hm2,小面积(1~2hm2)试验超过13.5t/hm2,大面积示范产量应达到12t/hm2;适宜在75 000株/hm2高密度下种植,高抗倒伏,高抗夏播区4种以上主要病害;中早熟,能适应黄淮海生态区气候。自交系产量高,夏播区制种产量达到6t/hm2。该区的专用品种选育应以优质饲料玉米品种为主。主要杂种优势群是Reid、塘四平头和温热Ⅰ群,由此组成3个主要杂优模式,Reid×塘四平头、温热Ⅰ×Reid、温热Ⅰ×塘四平头。自交系选育方法上,应通过增加种植密度90 000株/hm2)来提高选择压力,特别要加强对抗倒性状的选择。种质系统改良上,加强黄早四衍生系、478衍生系和温热Ⅰ群自交系的改良,引进春播区优良的340衍生系和Mo17衍生系。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材料的耐密性鉴定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步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当前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种的耐密性。以夏玉米育种上常用的4个基本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耐密自交系130为对照,在种植密度7.5万~15.0万株/hm^2范围内设计6个梯度水平,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穗部性状、倒伏倒折率和产量的影响,旨为耐密型玉米育种提供合理的选系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4个参试玉米材料的穗长变短、穗粗变细、秃尖长度增大,当密度超过某一个范围后倒伏倒折率明显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产量最高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2.0万~13.5万株/hm^2;而耐密自交系130(对照)的穗部性状变化幅度较小,倒伏倒折率明显较低,产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在试验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对同一玉米材料的主要生育期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影响。并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种植密度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选择耐密型自交系时低代选系材料的种植密度应〉13.5万株/hm^2,在选择耐密型杂交种时还要保证穗粒数和穗粒重不能降低得太多,对耐密型杂交种进行鉴定时设立一年多点异地鉴定并适当加大鉴定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3.
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过去40年国内选育的37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的单株籽粒产量与其主要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单株籽粒产量与其主要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穗长>出籽粒>株高>穗位高>千粒重>秃尖.指出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对中大穗类型的选择,同时要求具有较高的出籽率和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为了进一步挖掘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潜力,应广泛采用高密度选系手段,通过创造适当的逆境以筛选无秃尖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登海3719、金海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密度(52 500株/hm2)、中密度(75 000株/hm2)和高密度(97 500株/hm2)对玉米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各粒位籽粒灌浆影响显著,各品种受密度影响趋势一致,以穗上位籽粒受密度影响最大,而金海5号各部位籽粒灌浆均受密度影响较小。各品种产量受种植密度影响显著,金海5号产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而登海3719和郑单958产量均在中密度下达到最高,高密度下显著下降。金海5号产量在各密度下均高于其它两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玉米诱变变体库,创制玉米新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玉米优良自交系B73和郑58,构建变体库;选取小叶夹角突变体rla1、rla2进行密植产量测定和遗传学分析.[结果]2个突变体库的M2代含有表型丰富的突变体,尤其是一些突变体表现出优良农艺性状,如叶夹角小、棕色叶中脉、矮化、抗性,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rla1、rla2表型相似,较初始材料耐密植,在试验各种植密度下,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产量随着密度增大而提高,其最大密植度在100000株/hm2.遗传学分析显示,rla1、rla2都是单基因隐性突变,而且是等位基因突变.[结论]B73和郑58的EMS突变体库为玉米育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在“蒜-棉”套作下研究了不同密度(1.80万、2.55万、3.30万株/hm^2)与整枝方式(常规整枝和简化整枝)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05H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密度下常规整枝处理的产量高于简化整枝处理,以3.30万株/bm。产量最高,籽棉与皮棉产量分别达到4866.5kg/hm^2和1945.0kg/hm2;简化整枝下以2.55万彬hm2产量相对较高,但仍比同密度下的常规整枝处理显著减产。说明鲁05H9在高肥水“蒜一棉”套作下不宜保留叶枝,应进行常规整枝栽培管理,且种植密度不宜低于3.0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易燕  温顺位  何灵芝  幸玫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098-1099,1106
设置40.0 cm×l3.4 cm、40.0 cm×l6.7 cm、40.0 cm×20.0 cm、40.0 cm×23.4 cm、40.0 cm×26.7 cm 5种处理,探索铜仁市黔花生4号高产栽培适宜密度.结果表明,5个不同的种植密度黔花生4号的生育进程基本一致;产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增加;黔花生4号在该市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50 000~187 500窝/hm2,以187 500窝/hm2为最佳,此时群体、个体结构合理,性状表现较好,在2011年遭遇特大旱灾的情况下,产量仍迭2 847.0 kg/hm2,增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在中等肥水条件下5个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时应选用种植密度为5.5万 ̄6万株/hm 2,吉单79、吉单137和吉单264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5.51万株/hm 2、5.43万株/hm 2和5.71万株/hm 2。初步探讨种植密度对子粒品质的影响,提出在生产上可采用适宜密度的下限,以求高产稳产;采用最佳密度,以求达到最高单产。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不同产量水平穗部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省近3a(2008-2010年)参加60 000株/hm2密度组区域试验的低、中、高3个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穗部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以期为选育耐密植高产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6 000~7 500kg/hm2较低产量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穗粗和穗长;在7 500~9 000kg/hm2产量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出籽率、穗长、千粒重、穗粗和行粒数;在9 000kg/hm2以上高产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穗长、虚尖长、行粒数、穗粗、轴粗,净效应值比较大的有穗长、千粒重、出籽率和轴粗。由此可见,在选育耐密植的高产(9 000kg/hm2以上)玉米杂交种时,应重视穗长、穗粗、出籽率和千粒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专用青贮玉米中北412是山西北方种业优质玉米所于1999年以B88玉米自交系为母本,YH-1玉米自交系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该品种生物产量高,活秆成熟。具有抗各种主要病害、抗倒伏、抗旱性强和品质好等特点,种植密度为67500~75000株·hm^-2,平均生物产量84433.5kg·hm^-2。两年区试结果,新疆中北412平均生物产量89696.5kg·hm^-2,比对照新多2号增产34.6%。200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