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农产品电子商务在萧山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杭州市萧山区传统和新兴企业的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现状,并对农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2.
浙江省菜稻轮作模式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2):52-56
在浙江省水稻产区推广菜稻水旱轮作模式,既能提高土壤质量,改良生态环境,又能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实现稳粮增效、资源循环利用,成效明显,全省年应用面积超5.33万hm2,约占新型农作制度推广面积的40%,但目前还存在茬口搭配与配套品种等关键技术不完善、实用农机缺乏、劳动力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浙江省菜稻轮作模式的应现现状和经验做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3.
俞妙凤 《浙江柑橘》2007,24(4):37-39
杨梅是杭州市萧山区的传统名果之一。据宋《嘉泰会稽志》载:"天乐杜家产此有名,世称杜家杨梅",这说明杜家杨梅已有1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杜家杨梅果实色泽艳丽,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杨梅的需求不断增加,梅农从中得到了很多实惠。因此,萧山区自1996年以来,杨梅以平均每年发展53.3hm~2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区共有杨梅栽培面积913.3hm~2,其中投产面积近433.3hm~2,占全区果园面积的47%。  相似文献   
74.
我区自 1979年从日本引进胡瓜。该品种鲜食加工兼宜 ,在我区主要用于加工出口日本。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1333hm2 ,并已形成生产、加工、贸易相结合的配套体系 ,成为我区主要出口创汇的农副产品之一。但由于多年连作 ,病虫害逐年增加 ,特别是胡瓜疫病的发生与为害日趋严重 ,极大地影响了胡瓜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如何控制该病的为害已成为目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1 症状胡瓜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 ,主要为害茎、叶及果实。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 ,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 ,尔后逐渐干枯呈秃尖状 ,不倒伏。成株以茎蔓基部及嫩茎部发病较多 ,茎…  相似文献   
75.
黄瓜白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黄瓜重要病害,在我地已持续多年重发,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黄瓜白粉病病原菌对化学药剂的抗性速度上升较快。为筛选出高效安全药剂,我们在萧山黄瓜主产区河庄街道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30%醚菌·啶酰菌SC(商品名翠泽,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75%戊唑醇·肟菌酯WG(商品名拿敌稳,拜耳作物科学公司),50%啶酰  相似文献   
76.
我区党山镇有20多年冬季种植芥菜、然后制作“倒陡菜”出售的习惯,冬季芥菜收获后种一茬单季直播晚稻。实行这一种植模式,效益较好。据调查,一季芥菜可亩产鲜菜3850k.g,农户自己制作“倒陡菜”,平均70kg左右鲜菜可制作1坛(25kg)左右,一亩鲜芥菜可制作55坛左右,每坛60元,亩产值3300元,亩成本825元,获纯利2475元,晚稻平均亩产550kg左右,亩产值1155元,亩成本661元,  相似文献   
77.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业用种安全关系到农业增收、增产、增效,甚至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萧山区自从2007年进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打破了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由原萧山种子公司统一供种的模式,明确了市场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全区种业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确立。  相似文献   
78.
新型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以晚粳稻"秀水110"和"秀水11"为供试水稻品种,在田间条件下对金正大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作了研究。控释肥掺混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用普通尿素PU100%(N210kghm-2)处理相比,等氮量下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CRU100%和CRU70%+PU30%处理产量为8242.3kghm-2和7694.2kghm-2,显著增产16.0%和8.2%;氮肥利用率为27.38%和26.57%,显著提高144.90%和137.66%。控释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用普通尿素(N240kghm-2)相比,等氮量下一次性基施CRU100%产量为7021.4kghm-2,显著增产2.9%;氮肥利用率为36.80%,显著提高37.52%。  相似文献   
79.
新型包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晚粳稻‘秀水12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田间条件下,对金正大新型硫磺加树脂双层包膜控释尿素(SPCU)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PCU)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普通尿素 PU 70%(147 kg/hm2 N)处理相比,等氮量一次性基施 SPCU 70%处理产量为 8 022.5 kg/hm2,显著提高 5.26%;氮肥利用率为 49.32%,显著提高 38.42%;(2)与普通尿素 PU 100%(210 kg/hm2 N)相比,一次性基施 SPCU 70%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33.69%;(3)相同施氮量下,SPCU产量与PCU无显著差异,但 SPCU比 PCU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农业行政执法部门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单位查处种子违法案件的力度明显加大,较好地维护了广大种植者的利益,确保了种子市场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局2003年6月依据《种子法》,成功调解一起大豆种子损农案件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