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6篇
  2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对多年病情调查和气象资料的分析,总结了泰兴市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大流行原因,并根据本地防治工作实践,提出了强化测报、准确把握防治适期、科学防控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2.
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显示10个参试品种生育期接近,为208~209 d;其中宁麦13号产量最高,为7140 kg/hm~2。  相似文献   
23.
周美文  李高平  孙春明 《农技服务》2007,24(6):76-76,79
介绍了几种除草剂的防治对象,以及对症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24.
春季是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雏鹅是指从出壳0~21日龄的小鹅。它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引起发病而死亡。因此,雏鹅的培育是养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目的  相似文献   
25.
对于人畜共患病首先应正视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滞后性,逐步采取从“防养并举”到强化“养重于防”的对策,过去号召“防重于治”的理念是对的,它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控制某些传染病的发生,促进动物健康生长、繁殖、生产,取得了绝对的成效。靠“治”(治疗)传染病当然不是办法,但养殖业发展到今天,我国家禽和大、中家畜的年饲养量已分别达130多亿只和10多亿头,试想全靠“防”(打防疫针、消毒、隔离)需要建立多大规模、多少品种的疫苗产、供、销体系?培养多少卫牛防疫队伍?  相似文献   
26.
银(银杏)桑(桑树)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桑养蚕投资少、见效快,比较效益高,但受茧价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大面积发展蚕桑生产难度较大,而且桑园的丰产期仅为二三十年。栽植银杏的效益既高又稳,一次定植,长期收益,但投产较晚,前5a几乎无收益。为将银杏和蚕桑两种产业实现优势互补,探索出银桑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7.
种植秋马铃薯,既可以作春薯用种,减少购种成本,又可以作商品薯销售,增加效益。从品种与田块选择、种薯催芽、适期播种与平作种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泰兴市是全国首批生猪调出大县,江苏省畜牧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畜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养殖方式也由千家万户散养型向规模养殖发展,不但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但随之产生的养殖污染问题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一种桑树夏季建园的方法”发明专利技术,即实生桑苗的根系处理与适时嫁接、嫁接体的防腐措施和温床保护、对嫁接体加工营养土球、嫁接体育苗、桑树夏季建园与管理等操作技术规程和注意事项.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桑树嫁接体的成活率和“分叉苗”夏季移栽的成活率(90%以上),能确保夏季一步建园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卫生与安全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肉类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肉类食品的消费量日益增长,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食肉安全,让人民吃上“放心肉”,切实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重视并大力解决食肉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