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7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1篇
  34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泸香618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从复合杂交组合"泸香90B/胜泰1号//金23B"的F4中选择优良单株与K17A杂交和回交转育,育成的一个具有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香型三系优质不育系.2006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生产上用该不育系已组配出多个优质高产组合.  相似文献   
102.
以高产蛋白酵母菌株S4.1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线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蛋白酵母菌株S4.107,该菌株生长速度快,粗蛋白含量高达27.31%,较出发菌株提高22.96%,净增5.1百分点;较麸皮原料提高67.85%,净增11.04百分点。S4.107的最佳生长时间为26h,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适宜的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适宜的氮源为酵母浸出汁和蛋白胨。  相似文献   
103.
杂交中稻粒叶比与再生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33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粒叶比与再生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头季稻品种间粒叶比与再生力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在粒叶比的调节下,品种间再生力的强弱可以相互转化;其原因在于,母茎鞘干物重与再生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粒叶比与母茎鞘干物重则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头季稻粒叶比小,单位颖花绿叶面积占有量大,可减少母茎鞘中先期贮藏的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输入量,使头季稻收割时母茎鞘有较多剩余光合产物,为再生芽生长提供重要的营养物质;杂交中稻组合间着粒数与粒叶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组合间着粒数与再生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将头季稻品种着粒数作为判别再生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四川省新育成的杂交水稻组合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对2001年参加四川省优质米组区试的25个新组合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组合中没有一个组合的垩白率达到部颁优质米(NY/T83 1988)二级标准,胶稠度达到一级标准的组合比例很少;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和胶稠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产量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适当增加千粒重可兼顾杂交稻的品质改良与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5.
胡小刚等 《中国稻米》2014,(2):59-60,62
以2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冬水田高密低肥、中密中肥和低密高肥3类栽培模式下,研究了产量及库源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产量在3个栽培模式间、20个杂交组合间及栽培模式与杂交组合间的交互作用均达极显著水平,20个杂交组合在3种栽培模式的平均产量表现为高密低肥中密中肥低密高肥,分别筛选出了适宜3种栽培模式和同时适宜3种栽培模式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06.
<正>四川盆地东南部和北部丘陵区(含重庆市),由于地形复杂,水利设施欠缺,水利灌溉条件差,加上气候因素的影响,经常遭受干旱危害。这些地方普遍采用冬季蓄水的方式以保证来年水稻种植的用水需要,其中有部分田块冬季无水休闲,这类稻田称为冬水田或冬闲田,现有面积120万hm2左右。目前冬水(闲)田水稻种植采用先育秧后移栽的种植方式,不仅要求水源充足,而且费时、费力,生产成本高,常因劳动力短缺达不到高产移栽密度的  相似文献   
107.
西南稻区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技术能力现状与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样调查了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17县部分县乡249名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专业素养,分析了他们对水稻生长各环节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提出了进一步提升他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8.
刘天朋  丁国祥  倪先林  胡炯凌  陈国民  赵甘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72-11273,11313
[目的]解决杂交糯高粱覆膜直播中品种选择和播种深度等相关技术问题,为覆膜直播的推广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裂区区组试验设计,以覆膜直播深度为主处理(覆膜直播深度为3、6、9 cm,记为A1、A2、A3,常规育苗移栽为对照记为A0),副处理为3个高粱品种(川糯粱1号为B1、泸糯12号为B2、泸糯8号为B3)。[结果]在几个品种中泸糯12号的倒伏率最低,川糯粱1号的出苗率最高,倒伏率和出苗率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泸糯12号3 cm深度直播和川糯粱1号6 cm深度直播的出苗率高且倒伏率低。覆膜直播可使杂交糯高粱的生育期显著缩短、株高显著增高,但播种深度对其生育期和株高均无明显影响。泸糯12号和川糯粱1号的生育期均较短、株高均较矮。川糯粱1号覆膜直播的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两品种,也显著高于同期育苗移栽,但3种播种深度对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川糯粱1号最适合覆膜直播,播种深度6 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9.
高粱雄性不育系柱头生活力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高粱制种的主要因素。为探明糯高粱雄性不育系的特性,对4个糯高粱雄性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后6 d内,4个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强,授粉结实率均可达80.0%以上;开花后第7天,45A和18A的柱头生活力急剧下降,而L407A和3268A则无明显变化。L407A和3268A的柱头生活力比45A和18A强,开花后第11天仍能保持60%以上的授粉结实率。4个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都可持续13 d及以上,且持续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3268A>L407A>45A>18A。不育系间的柱头生活力互不相同,表明柱头生活力与材料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灌浆期气温对籼型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Ⅱ优7号和4228A/江恢15两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处理,研究了灌浆期目均气温与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齐穗后20d以内日均气温对整精米率有明显作用,齐穗后21~30d时段对整精米率的影响则不显著。灌浆期气温影响整精米率的机理是杂交中稻齐穗后20d以内的目均温越高,籽粒灌浆速率越快,籽粒形成的垩白面积越大,淀粉粒间的空隙越大,籽粒充实度越差,其抗折力越弱,加工时整精米率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