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6篇
  34篇
综合类   18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索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用玉米芯进行了不同配方栽培杏鲍菇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占75%和85%的配方具有发菌快、菌丝长势好,子实体质量、产量和生物效率高等优点,是栽培杏鲍菇的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62.
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病原,如各种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棘吻虫和原虫病病原,若不经过消毒发酵,直接施入到养殖水体会导致鱼类病害发生,同时集中大量施肥会引起水质指标异常变化,病害症状轻者影响鱼体生长,降低水产品品质,严重时会造成养殖鱼类大批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3.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壮大,乳房炎、蹄病和奶牛寄生虫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奶牛业健康发展的常发疾病了。为有效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降低奶牛的淘汰率,使奶牛业早日走上一条良好的发展之路,积极进行了奶牛隐性乳房炎快速诊断技术(BMT)的应用与推广工作。BMT的优点是直接测定乳汁中体细胞数,方法简易,效果准确,可在牛旁进行。通过5个月的应用,阳性百分比由8月的4.9%下降到1.9%,强阳性百分比由8月的5.9%下降到1.3%;通过2008、2009年同期(10月)比较,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由同期6.2%下降到4.3%,降低了1.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证实了该项技术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4.
为了引进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双孢蘑菇新品种,本试验将7205、7206、7207、7215、7219五个荷兰双孢蘑菇品种与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258,在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7206出菇最早,产量最高,但其薄皮菇较多,易开伞,品质较差。7205和7207与对照相比,出菇性状和产量品质都没有优势。通过综合性状比较,7215兼具出菇较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特性。其次为7219,初步认为二者可以用作258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65.
都市郊区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探究大都市城郊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该文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上海市青浦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因子分析法从地理空间和社会经济2个方面探讨了该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浦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呈现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斑块规模东多西少,分布东密西疏,形态东部破碎西部规整;地理空间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该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地理空间差异是塑造该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基本格局的首要因素,其中耕作半径、到最近国道距离和到城市中心距离是规模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到城市中心距离、到最近城镇中心距离和到最近主要河流距离是分布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到最近国道距离、到最近高速公路距离和到最近省道距离是形态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社会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社会经济因素加剧了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的异质化、空心化和破碎化,深刻改变了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的内在本质。研究结果可为大都市城郊区乡村景观保护规划和土地空间整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不同密度对不同品种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冀谷18和晋谷21在不同密度下的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变化,得出两品种在密云地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从而达到谷子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冀谷18和晋谷21的株高随密度升高而增加,穗长和茎粗降低,其中晋谷21的倒伏率增加.在产量方面,冀谷18在3.5万株/亩的密度时获得最高产量,籽粒产量为468.9 kg/亩,晋谷21在2.5万株/亩的密度时产量最高,为334.4 kg/亩.  相似文献   
67.
采用dsPIC30F6014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的SPI总线通信方式,采用美国Microchip公司的ENC424J600芯片作为以太网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基于Modbus/TCP协议栈的远程监控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该控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某站的阀室中,为实现远程数据的监控和分析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8.
为了丰富夏季香菇栽培品种,以常栽品种武香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高温型香菇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比较7个高温型香菇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基本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香菇L18品种具有菌丝长势旺、基本农艺性状好、产量高等优点,有望作为今后密云县夏季半覆土地栽香菇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69.
为明确京郊日光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溉量,以番茄‘欧盾’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滴灌量对其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3 700 kg/hm2,较对照增产6.5%,果实品质有所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9.8%;其次是T2处理,较对照增产3.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4.4%;T3处理较对照产量有所降低。综合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单次灌溉24 mm(T1处理)是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较适宜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70.
选取我国北方地区以圩区为主要形式的北运河下游农业灌溉区——天津武清区和北辰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监测,采用美国土壤通用流失方程(USLE)、降雨径流模型(SCS-CN)、综合径流系数法等,结合GIS技术,分别估算了透水地面和不透水地面的氮磷负荷量。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的年负荷量分别为2865.04t.a-1和101.22t.a-1,不透水地面所产生的TN、TP负荷量分别占研究区污染负荷总量的81%和67%,透水地面所产生的TN、TP负荷量分别占研究区污染负荷总量的19%和33%(且污染物形态以溶解态为主,分别达到了81%和74%)。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主要来源于村庄(贡献率为49%)、城镇(贡献率为17%)和耕地(贡献率为16%),而总磷主要来源于村庄(贡献率为31%)、耕地(贡献率为23%)和城镇(贡献率为19%)。从产污强度来看,城镇用地是最高的,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