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更好地发挥荞麦在房山区景观营造中的作用,开展了荞麦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荞麦观赏期和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山区荞麦春播适宜播期为4月5 — 16日,花期为70 d左右,初花至倒伏亦为70 d左右,封行至倒伏为60 d左右,盛花至倒伏可以持续60 d左右,观赏持续期最长;夏秋播适宜播期为7月20日至8月25日,植株不易发生倒伏,花期在34~57 d,其中7月20日左右播种最佳,花期达57 d;5月7日至6月9日也可播种,初花至倒伏在21~49 d;6月25日至7月5日不适合播种。  相似文献   
12.
为指导京郊小麦种植户春季科学灌水,实现节水高效生产,开展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越冬前灌水50 m3,保苗安全越冬的基础上,春季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有显著性影响,灌水处理对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大,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的千粒重影响不大。春季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趋势为W4>W1>W2>W3,各处理间达5%差异显著性,以拔节期灌水的处理W4产量因素较协调,产量最高,为518.1 kg/亩,分别较W1、W2和W3亩增产5.9%、6.7%和8.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北京设置3点重复试验,对春播10个甜玉米新品种的形态产量和品质指标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子粒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子粒含水量与除皮的薄厚外其他品鉴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与除色泽外其他品鉴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种皮穿刺强度与除色泽外其他品鉴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筛选品种中万甜2015、双甜316鲜穗产量较高,京双甜461、美珍208、美珍206、京科甜608、京白甜456、斯达甜221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结球生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高中低3种磷水平设施菜田上,不同施磷量对产量、品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为36.54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中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 54.91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较低,维生素C含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低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 91.35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降低。土壤磷含量和施磷量增加,均会造成磷肥农学效率降低。因此,高磷菜田上不施磷肥或少施磷肥,中磷菜田配施中水平磷肥,低磷菜田配施高水平磷肥是提高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和磷肥农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在北京市房山区早春茬口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选取10个糯玉米新品种开展田间筛选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在综合比较生育期、产量和果穗性状等指标的基础上,早春茬口鲜食玉米品种可选择京科糯336、万糯198、农科玉257和斯达糯41种植,综合表现较好。生产中应根据各品种特征特性进行栽培管理、抢早播种,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发挥荞麦在房山区景观营造中的作用,开展了荞麦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荞麦观赏期和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山区荞麦春播适宜播期为4月5—16日,花期为70 d左右,初花至倒伏亦为70 d左右,封行至倒伏为60 d左右,盛花至倒伏可以持续60 d左右,观赏持续期最长;夏秋播适宜播期为7月20日至8月25日,植株不易发生倒伏,花期在34~57 d,其中7月20日左右播种最佳,花期达57 d;5月7日至6月9日也可播种,初花至倒伏在21~49 d;6月25日至7月5日不适合播种。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中,不同耕作整地方式对小麦播种质量、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设置旋耕2次、深松+旋耕、重耙+旋耕、翻耕+轻耙、翻耕+旋耕、重耙+翻耕+轻耙和重耙+翻耕+旋耕(CK)共7种耕整地方式。结果表明,在夏玉米为籽粒玉米的地块,7种耕作整地方式中CK处理的秸秆含量较少,地表及0~20cm土层平均秸秆含量较其他处理减少27.5%和28.6%,土壤与秸秆混合较均匀,0~20cm土层中每5cm土壤平均容重较其他处理变化减小30.5%,播种深度适宜,平均3.9cm,出苗质量好,缺苗断垄较其他处理降低25.7%,苗间离散度均匀,平均极差减小39.0%,穗数最多(670.5万/hm2)、产量最高(7966.5kg/hm2)、效益最高(9051.0元/hm2),与其他处理达显著性差异。在夏玉米为青贮玉米的地块,除旋耕2次和深松+旋耕的整地处理产量较低外,其余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翻耕+旋耕处理的产量和效益最高,分别为8133.0kg/hm2和9894.0元/hm2,效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8.
生态林下大球盖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生态林地和树枝、秸秆等资源,在房山区生态林下进行了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和模式试验.以玉米芯和木屑为主要原料,设计3个配方,在露天(M1)和遮阳网(M2)2种模式下进行出菇试验,对比分析了菌丝长势、生物学效率、商品菇率、投入与产出等指标.结果表明:配方F3(杂木屑64%,玉米芯30%,麦麸4%,石灰2%)菌丝健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于房山地区栽培的耐高温平菇菌株,在日光温室内开展了袋料栽培比较试验,对10个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和生物学效率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秋4号菌株菌丝长速快,菇体美观,生物学效率最高,达38.82%,整体表现良好,建议在房山区高温季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北农佳秀"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验证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滴灌优化施肥对温室黄瓜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节肥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温室黄瓜化肥减量和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在大幅度减少肥料用量的情况下不减产,并且黄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在3个不同肥力试验点,优化施肥OPT处理节约化肥N、P2O5、K2O(纯养分)分别为4~351 kg· hm-2、38~127 kg·hm-2、99~205 kg· hm-2,3个试验点黄瓜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21%、16%和17%,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1%、24%和9%,节肥增收效果显著.同时3个试验点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减少43%、12%和1%,有助于降低菜田磷富集和面源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