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分析了平利县老茶园低产的形成原因,并依据低产成因提出了综合性改造技术措施,以促进茶园高产高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于一体目的。  相似文献   
2.
富硒区茶树鲜叶中硒累积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富硒植物,饮用富硒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之一。茶叶的硒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有关富硒茶区茶树硒积累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高硒茶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不同地点生产茶园成龄茶树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及植物样品全硒含量等多种指标,明确了根际土壤硒含量对茶树硒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富硒区土壤pH、硒含量等9个重要土壤特性相关因子的数值分布规律。通过对186组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和附生茶树新梢组织检测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富硒区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59,P<0.01),揭示了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锌含量以及茶叶中硫、锌含量的显著相关,同时对安康和恩施地区的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茶叶硒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硫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为0.512 6,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3.
桑树是养蚕的基础,优质桑叶是蚕茧高产优质的保障.要想养好蚕,就必须抓好桑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桑树的栽植 桑树是多年生的深根乔木,通过桑叶收获,要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对土地要求较高,桑树生长对水肥需要量大,在栽植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土块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了陕西省平利县千家坪林区油松赤枯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在调查的818.4hm^2油松人工林中,发病611hm^2,占74.4%。同时对赤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生与树龄、海拔、坡向有一定的关系。在高海拔地区应该采取更新树种,低海拔地区进行疏伐和化学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氧化生态双降解地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农民致富之友》2014,(22):160-160
<正>为了减少地膜对耕地和环境的白色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推广应用,促进覆膜材料的更新换代,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一、试验地点试验实施在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一组王培文承包地。旱平地,砂壤土,肥力中等,东经109.88°、北纬32.44°海拔750米,前茬作物玉米。二、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地膜材料由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分别为宽度80cm、厚度为0.008mm的马铃薯1号和马铃薯2号"绿塑宝"氧化生态降解地膜。肥料为尿素(含áN46%),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6.
陈显耀 《蔬菜》2014,(3):11-13
为了找到不同海拔地域适宜的马铃薯育苗播期,分别在高、中、低山区域进行了育苗移栽播期对比试验。通过统计分析,找到了高、中、低山区域马铃薯播种临界期,将马铃薯生产播期提早30 d,产量和繁殖系数均增加10%以上。这一技术是种薯繁殖和大田生产技术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以来,平利县采取多种措施,以畜牧产业的扩量、提质、增效为核心,大力推行标准规模养殖,狠抓养殖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动物防疫检疫、良种繁育等重点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但还存在着对羊、禽生产重视程度不够、规模养殖水平低、良繁体系建设滞后、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平利县下一步畜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保护丹江口水库及上游地区的水质,加强水源地生态建设,对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介绍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区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水源地生态与水资源动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补偿形式以及补偿的主体、对象、范围和方式,指出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的条件已趋于成熟,并提出了"广泛宣传、达成共识,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机构,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保平 《蔬菜》2018,(12):30-32
为改善大棚蔬菜土壤,通过定点、定人、挂牌管理,实施以秸秆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绿肥、增施农家肥等为主的生物工程,与采取保护性的耕作方式相结合,历经3年时间,使菜园地土壤得到改良与恢复,病虫害得到控制,蔬菜产量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陈亚莉 《蔬菜》2018,(12):50-53
为了探明外界因素对绞股蓝疫病的影响,有效控制绞股蓝疫病,在绞股蓝主产区的平利县城关镇和长安镇选择不同海拔、土壤pH值、前茬作物、施肥种类以及不同绞股蓝品种等条件下的5个试验点进行绞股蓝疫病发生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绞股蓝疫病发生与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p H值每升高1,病情指数平均约降低10。前茬和间套作物对绞股蓝疫病发生程度均有严重影响,以马铃薯影响最大,番茄次之,辣椒再次之;间套或前茬作物为玉米时,绞股蓝疫病发生相对较轻。海拔每升高100 m,绞股蓝疫病病情指数降低6.4。绞股蓝种植过程中过度施用尿素,疫病发病早且重,施用磷酸二铵+尿素则发病较迟较重,施用农家肥+沼液的病害轻,施用菜籽饼+沼液的发病较迟且最轻。试验弄清了绞股蓝疫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即首先是单一使用化肥是导致疫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前茬作物,再次是低海拔和低p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