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镇一养殖户从我市某一种鸡场购进肉仔鸡2000只,养至25日龄开始发病,有零星死亡,到40日龄共计死亡420只,期间用任何药物治疗都不见效果。41日龄带22只病、死鸡到本站就诊,经临床、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农村金融发展影响着农业经济增长。笔者就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改革3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正确地防治西葫芦病毒病及螨虫,需要对其进行正确识别,在介绍病毒病和螨虫危害症状及田间识别的基础上,从田间再侵染速度、危害症状、结瓜数量、受害植株生长可逆性等方面介绍了病毒病和螨虫区别的关键点,并总结了防治对策,其中病毒病防治采取"防虫致病,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本身抗病性"的防治对策,螨虫防治采取化学药剂喷雾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樊爱丽  郝树果 《中国家禽》2006,28(20):30-30
1试验动物及分组30日龄AA快大型肉仔鸡,购自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房,平均体重1.50kg。将鸡群随机分为A、B、C、、D、E、F组,每组110只。A组为健康对照组,B组为感染对照组,C组为马杜霉素铵-地克珠利溶液高剂量组,D组为马杜霉素铵-地克珠利溶液中剂量组,E组为马杜霉素铵-地克珠利溶液低剂量组,F组为磺胺喹恶啉钠可溶性粉对照组。分组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5.
根据测试参数和市场调研结果,较为理想的保温被为:传热系数在1 以下,保温被厚度在4 cm 左右、每平方米质量在4 kg 左右,形状规整、加工规范,有连接的扣眼及连接带。  相似文献   
6.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具有高度接触性和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未经免疫或免疫失败的鸡群患病后死亡率一般在25%~30%不等,最高可达70%~80%,严重时甚至全群覆灭。自20世纪70年代广泛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以来,本病造成的损失已大大下降。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免疫失败屡有发生,给本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问题。本人现将对MD的一些新认识提供给同行,以供参考。1MD免疫失败的原因1.1MDV的早期感染鸡的日龄越小,对MDV敏感性越高。据测定,1日龄雏鸡对MD…  相似文献   
7.
平菇生产中的多发性病害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菇,是食用菌中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据资料,在山东等地的平菇产量约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0%以上,并且因其生产性状泼辣、易于栽培、适于地产地销、生物学效率较高等显著特点,被广大菇农朋友接受的同时,也被消费者所普遍喜爱.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平菇栽培技术广泛普及以来,平菇栽培中的病害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菇农,尤其近十年来,诸如发菌期污染、出菇期病害、出菇期的二次污染等生产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香菇,我国的生产数量、面积以及花菇的产品质量、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尤其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以后,先有河南的“泌阳花菇甲天下”闻名于世,后有东北地栽香菇以及花菇生产的崛起,均令中国香菇赢得国际市场跨出了关键性的步伐;此后,我国大陆的香菇生产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先后有诸如山东的惠民,河北的平泉、遵化等地,纷纷崛起为“香菇之乡”,丰富了市场的同时,为当地菇农和财政的增收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98年 9月 2 5日 ,我镇某肉鸡养殖专业户从我市某种鸡场购进 AA肉仔鸡 15 0 0只。采用地面麦秸垫料平养育雏。 10月 1日开始出现死亡。第 1天 17只 ,第 2天 32只 ,第 3天 41只 ,当诊断为鸡曲霉菌病后采取措施后 ,于 10月 9日停止死亡 ,此次发病共死亡 32 7只 ,死亡率为 2 1.8%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丝瓜栽培是以搭架方式进行露地稀植,每667m2仅栽50~60株,产量比较低,而且一般在庭院内或荒地进行栽培,无规模效益。寿光市洛城街道的农民经过连续10年的探索,不仅总结出了一套在日光温室内进行高密度栽培的技术,也摸索出了一项丝瓜顶花长时间不衰败的技术,使丝瓜顶花在瓜上保留时间从原来的5d延长到现在的10d以上,不仅提高了丝瓜栽培的规模效益,也提高了丝瓜的商品性。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选用丝瓜的品种需具备瓜条直、产量高、抗病性强、耐弱光等特点。可选用寿研特丰一号丝瓜和寿研特丰二号丝瓜。丝瓜采用苗床集中育苗或直接播种均可。苗床集中育苗在苗高10~15cm,有4片真叶、茎粗0.5cm时进行定植。直播时为了确保苗全,可每穴2粒种子,当达到4片真叶再进行间苗,每穴只留1株。2整地、施肥、闷棚、定植在每年的8月中旬到9月下旬利用高温天气对日光温室进行高温闷棚,在闷棚前对温室内土地深翻40cm以上,结合深翻施入充分腐熟的圈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上好棚膜并加以密闭,把温室内土地用旧薄膜盖严,在晴好天气下维持14d左右。通过闷棚,室内土壤温度可达到60℃以上,可杀死土壤内大部分病原物和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