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镉胁迫对‘丽春’桃树体中镉积累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培‘丽春’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镉浓度(1、2 、4 、8、16、64 mg.L-1 )和pH 5.6的条件下,根的生长长度,生长速率以及树体器官、茎组织、根、叶亚细胞结构中镉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2 d后,营养液中镉浓度小于4 mg.L-1时根生长速率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表现为促进生长,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刺激生长效果减弱。当营养液中镉浓度超过4 mg.L-1、处理时间超过6 d,根生长速率随镉浓度增加而减少,表现为抑制生长。营养液中镉浓度为64 mg.L-1时,根系停长。镉在桃树体中的积累量:器官中,根>茎>叶;茎组织中,木质部>韧皮部;根、叶亚细胞中,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核>线粒体;根细胞壁中镉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它亚细胞组分,这说明细胞壁在抵御桃树受镉胁迫时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鉴于湖泊内源污染不断加重,出现了较多以铝(Al)、铁(Fe)、钙(Ca)、镧(La)盐等化学材料为主的湖泊底质环境改善方法,但大规模应用受长期控磷效率、生物毒性和使用成本等因素限制。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洱海近岸水域设置围隔开展原位试验,采用洱海本地无污染红壤对底质进行浅层覆盖改性,探究此方法对水质及沉水植物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红壤覆盖组(S)以及红壤覆盖+沉水植物组(MS),每组处理4个重复,逐月监测各围隔内水质和沉水植物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红壤对底泥进行改性,可以短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为沉水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移栽沉水植物的生长与建群,在某些时段可以改善水质(透明度最高达2.2 m),但红壤覆盖措施并没有长期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藻类的含量(P>0.05)。全年水生植物物种保持在7种左右,群落主要由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单果眼子菜(P. acutifoliu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微齿眼子菜(P. maackianus)组成,生物量也在不断增加,最高达18000 g/m2,群落稳定后优势种为黑藻。研究结果可以为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短期水质危机处理提供借鉴,为沉水植物群落恢复提供可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巢蜜概述     
为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巢蜜的相关研究与生产方式,并为巢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对有关巢蜜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了巢蜜目前的市场状况。研究表明巢蜜主要由蜂蜜与蜂巢两部分组成,营养丰富,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调节免疫等多种保健药理作用,在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独立应用或复方配合应用。然而目前对巢蜜整体仍未形成系统研究,巢蜜的质量标准亦有待改进,其生产技术工艺在存在难点,但也存在食品加工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草炭是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而椰糠作为栽培基质可实现园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为探索椰糠替代草炭用于辣椒穴盘育苗的可能性,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和椰糠作为育苗基质原料,复合基质中保持20%珍珠岩和20%蛭石(体积比)不变的条件下,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为3∶1∶1常用复合基质作为对照组,设计7种育苗基质组合,研究不同比例椰糠替代草炭对辣椒穴盘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基质中椰糠替代草炭的处理对辣椒苗期生长指标、干鲜质量和SPAD值影响不尽相同,其中与对照相比,以椰糠∶蛭石∶珍珠岩=3∶1∶1(体积比)处理效果最佳,不但促进了辣椒幼苗的生长,显著增加了株高、茎粗,而且能显著提高辣椒全株干、鲜质量,辣椒的壮苗指数高于对照,但壮苗指数、SPAD值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育苗基质中椰糠替代草炭能够有效改善辣椒幼苗质量,且椰糠∶蛭石∶珍珠岩=3∶1∶1(体积比)为最佳辣椒育苗基质组合,说明椰糠可以全部代替草炭用于辣椒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植物工厂中生菜干烧心严重的情况,同时提高生菜的产量及品质,以绿雅生菜、意大利生菜为试材,利用LED精准调控光源,分别对2个生菜品种给予红光、蓝光、绿光、白光处理,研究光质对生菜生长形态、品质、光合作用能力及干烧心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蓝光照射处理下生菜的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相较于其他光质处理均有一定的提升,但硝态氮含量及干烧心率同样提高;绿光处理下生菜的干烧心率降低,但产量及各项营养品质均低于其他处理;红光处理下生菜的干烧心率较低,品质尤其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提升。在工厂化生菜栽培中,增加更高比例的红光可提高生菜品质,同时减缓生菜的干烧心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