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甘肃省民勤县骏枣园土壤硒分布状况及有效性,为富硒骏枣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浸提的方法对民勤县3个骏枣园0—60 cm土壤全硒及各形态硒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分布特征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1)土壤全硒含量变幅为24~520μg/kg,平均值为210.625μg/kg,全硒表现为不缺乏。(2)在0—60 cm土层内,随着土层深度增加,3个果园土壤全硒含量逐步减少,且均呈现:六沟>张坝>新果园关系。表层土壤(0—20 cm)属于足硒类型,亚表层土壤(20—40 cm)以足硒和少硒为主,底层土壤(40—60 cm)表现为足硒、少硒和缺硒。(3)土壤有效硒含量42.5μg/kg,占全硒的20.2%。其中,水溶态硒含量为1.1~1.4μg/kg,交换态硒含量1.4~2.8μg/kg,两者仅占有效硒的7.7%,其余为有机态硒。3个枣园土壤有机态硒含量为:新果园>六沟>张坝。(4)土壤有效硒随着开垦年限延长而增加,即新果园>六沟>张坝。(5)全硒、有效硒和无效硒均呈现:树下>行间。[结论]民勤县骏枣园土壤全硒不缺乏,但有效硒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临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草食畜牧业融合高效发展。在连续多年试验的基础上,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深耕整地、播种、中耕施肥、病虫草害防控、灌溉等田间管理措施,以及收获、窖藏青贮装填、取料等采后管理措施方面制定了临夏地区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临夏州花椒有害生物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3年,在临夏、积石山、东乡、永靖4县的花椒种植区设立了36个调查、观测点,参照全国第二次森林病虫普查实施方案,采用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为主,定点观察、室内饲养与复查、补查为辅,鉴定出花椒有害生物共63种,天敌昆虫24种,其中病害15种,虫害45种,其他有害生物3种。  相似文献   
14.
从2003年至2012年,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采取样方调查的方法,开展防控技术研究.调查全区病、虫、鼠害发生面积4 400.Ohm2,发生率为17.6%.其中病、虫害各2 000.0 hm2,鼠害400.0 hm2.危害重点是落叶松球蚜危害人工落叶松林,云杉八齿小蠢等5种危害杨桦次生林.防治食叶、蛀干、病害、鼠害危害面积6 666.7 hm2;开展了中华鼢鼠等4种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强监测测报,营造混交林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黄斑星天牛生活习性、危害特点,结合肃州区发生危害情况和当地具体实际,分析其蔓延原因,提出合理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为保护当地生态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兴隆山保护区在1987年至2007年21年间,采取定点定人定时观测,得出:年平均日照时数是1747.9 h,低于全国该线的日照时数852.1 h;月日照时数是平均145.7 h,范围在181.9 h至116.5 h之间,最多出现在7月,最低出现在10月;日照时数变化很大,平均4.8 h,最长7月,达9h,最短10月,只有1.7 h,形成很大差异.其因是兴隆山林区周边有高山、森林、云、降水、雾霾和水蒸气较多遮挡所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甘肃临夏州发展林下经济的现状,认为发展林下经济意义深远,蕴藏发展潜力;领导重视,凝聚推动力;典型生动,涌现吸引力;难题颇多,必将转化成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下经济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以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氮、磷肥的用量对款冬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定期测定款冬生长指标并统计产量。结果:在和政县高寒阴湿地区氮、磷肥对款冬植株性状及花蕾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对款冬施基肥60%+60d后施肥20%+孕蕾期施肥20%的处理款冬株高、叶片、株幅生长均最佳。施基肥60%+60d后施40%处理对款冬单个花蕾数、蕾径、单个花蕾长及产量的影响最佳,款冬在生长过程中对磷肥的利用好于氮肥的利用。结论:施基肥60%+60d后施40%组合,能有效增加款冬花产量和提高款冬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出苗率、病虫害防效及产量的影响, 本文在3种不同种植密度下, 针对春油菜白粉病、油菜茎象甲, 选择25 g/L咯菌腈FSC、600 g/L吡虫啉SC、30%噻虫嗪SC、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进行了拌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各拌种处理对春油菜的出苗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600 g/L吡虫啉SC、30%噻虫嗪SC、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30% 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春油菜出苗的影响大于25 g/L咯菌腈FSC拌种; 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白粉病和茎象甲的防效均高于单剂拌种; 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 对春油菜白粉病的最高防效可达59.3%, 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油菜茎象甲最高防效可达69.2%。白粉病病情指数与春油菜种植密度呈正相关, 拌种防效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综合产量分析, 最佳种植密度为28.5万~3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科技扶贫是我国实施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是解决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匮乏现实状况的根本举措,是由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扶贫转变的重要标志。临夏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全面实施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力有增收技能,大力培育特色富民增收产业。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实际,针对畜牧科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