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5篇
  3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该文基于自动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及未来1—30 d智能网格预报数据,应用积温物候模型提取基本温、起算日和活动积温阈值等参数,研究樱花冬季休眠期与活动积温的关系,并建立花期预报模型,对2020年宁波四明山樱花始花期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研究的花期预报模型预报樱花始花期提前7 d,中樱预测结果较实际观测值偏差3 d,预...  相似文献   
152.
利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在现有制度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关于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控的博弈,得出了管理人员将会在监管约束的剩余空间内最大幅度的冒险、寻租;政府部门对管理人员的制度约束系数λ和信用社贷款规模D成正相关,要求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加强制度约束;同时,制度约束系数λ与制度管理成本系数B呈负相关,加强制度约束,可以降低B值,以减少制度成本.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3.
为研究沙地植物幼苗生长对降水和风速变化的响应过程,于2016年4月中旬利用40个2m×2m×2m的混凝土样方池,通过人工增雨及遮风网降低风速的方法开展模拟控制实验。结果表明:①风速、降水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萌发物种数无显著影响(P> 0. 05)。风速降低20%和降水增加60%使种子萌发物种数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4.9%和1.3%;风速降低20%条件下,自然降水和降水增加60%均可使种子萌发物种数增加7. 2%。②不同降水处理会使植物幼苗密度大幅度降低、高度波动变化;风速降低可以较显著地促进沙地植物幼苗生长高度,特别是优势植物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大果虫实(Corispermum macrocarpum)的生长高度(P <0.01)。在自然风速条件下,降水增加30%明显促进猪毛菜幼苗高度生长,降水增加60%则相反;风速降低20%条件下,降水增加60%可以大幅度的促进雾冰黎(Bassia dasyphylla)幼苗的生长高度;风速降低40%与降水增加30%和60%的协同作用使雾冰黎、猪毛菜和大果虫实幼苗的生长高度均明显降低。③不同风速和降水处理对植被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D)、香浓–威纳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降水增加30%对种子萌发阶段物种丰富度的抑制作用较大;与降水相比,风速是沙地植物幼苗生长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自然降水条件下,风速降低40%可以使沙地植物幼苗生长高度最大限度地增加;沙地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对降水及风速的变化不敏感,这说明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相对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4.
农家肥有机质含量丰富,作肥料使用,不仅有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防止土壤板结。在农家肥中,猪粪营养全面、来源广泛,在蔬菜生产中应用较多,但必须经过发酵才可以作有机肥使用。本研究探索了不同发酵菌剂对猪粪发酵堆肥的影响,采用自主筛选的三种复合发酵菌剂MT1、MT2、MT3,按国家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12测定了发酵成品的常规指标,同时对各处理进行温度、黄瓜发芽指数GI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的处理,发酵后的成品各指标均符合国家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12规定,且黄瓜发芽指数自第三周开始均高于对照组。添加MT3复合菌剂的处理,黄瓜的发芽指数超过80%,效果最佳,可作为发酵猪粪的外源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155.
Efficacy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inactivation using five commercially supply compound disinfectants was evaluated under various condition. Virucidal efficacy demonstrated that products A and E could inactivate at 1:800 within 1 min for both temperatures, while products B, C and D inactivated at 1:400. However, product D could inactivate at 1:800 when the exposure time was extended to 30 min and effected only 20°C. In addition, the cytotoxicity demonstrated that products A, B, C, D and E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o cell at 1:51,200, 1:12,800, 1:12,800, 1:25,600 and 1:12,800 dilution,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these disinfectants could inactivate ASFV,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products should be performed under safety precautions to prevent cytotoxicity in humans and animals.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对不同因素作用下的泥石流堰塞坝溃决过程进行试验研究,为泥石流堰塞坝的灾害防治和灾后重建等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开展了不同来水流量、坝体形态、黏粒含量、坝高和初始含水量条件下的溃决试验。将漫顶溃决过程分为4个阶段:坡面侵蚀过程、陡坎侵蚀过程、下切和侧向侵蚀过程和衰退过程。此外,分析了泥石流堰塞坝坝体破坏机理,并给出下游坡面泥沙起动临界条件的计算式。[结果]溃决流量与来水流量之间呈非线性正相关;溃决洪峰流量随着背水坡坡度增加而增加;溃决洪峰流量随着坝高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泥石流堰塞坝坝体黏粒含量与溃决洪峰流量之间整体呈现负相关;溃决洪峰流量随着土体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缓慢降低,但变化的范围不大。[结论]在泥石流堰塞坝溃决的不同因素中,坝高和黏粒含量影响最大,来水流量次之,背水坡度和初始含水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索影响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为该省土壤质量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吉林省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因素,将吉林省分为东部湿润山区、中部半湿润平原区和西部半干旱平原区,以这3个区域的玉米种植区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并通过典范对应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化学性质、酶活性特征、以及环境因子对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 3个玉米种植区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的差异性显著;土壤真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真菌菌群丰度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各水平分类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土壤优势真菌菌门,且西部半干旱平原区的子囊菌门类群显著高于中部半湿润平原区,担子菌门与之相反;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优势菌纲,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增加的趋势;酵母菌属(Guehomyces)是优势菌属,表现为:中部种植区 > 西部种植区 > 东部种植区。[结论] 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真菌类群变化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是积温、无霜期和年均温度,土壤化学性质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158.
[目的]对冰滑坡涌浪导致的冰碛坝溃决过程与溃决机理进行试验研究,为冰川区重大工程建设和冰湖冰碛坝溃决灾害防治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开展不同滑块体积、滑动角度、滑动距离、坝体物质组成和坝体几何形态的水槽模型试验.基于试验现象、试验数据与理论推导,对涌浪过程、坝体物质起动和坝体溃决临界条件进行分析.[结果]①冰滑坡涌浪随时...  相似文献   
159.
以两个玉米品种良玉99和美联178为材料,开展连续两年田间实验,在辽宁省中部平原地区研究不同施氮量(0~300 kg/hm~2)对玉米产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及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玉米氮效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施氮量与玉米产量呈"直线+平台"的函数关系。两年平均,良玉99的最高产量(12 241 kg/hm~2)高于美联178(10530 kg/hm~2),达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160 kg/hm~2)低于美联178(201 kg/hm~2)。利用氮高效品种可在较低氮肥投入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显著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在该地区玉米产量水平下,最佳玉米施氮量为148~211 kg/hm~2。  相似文献   
160.
为了评价大黄素甲醚新型中兽药添加剂对土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其在畜禽生产中替代抗菌素应用的价值,选取2 250只31周龄产蛋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400、800、1 000和1 200 mg·kg?1)、牛至油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饲喂14 d,观察其健康状况,测定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大黄素甲醚后4个处理组产蛋鸡死淘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牛至油组,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400、1 000 mg·kg?1组平均蛋质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800 mg·kg?1组的合格种蛋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随着给药时间增加,400、800、1 000 mg·kg?1组各时段合格种蛋率也逐渐增加,与给药前差异显著(P<0.05)。800、1 200 mg·kg?1组产蛋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大黄素甲醚处理组与牛至油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结果说明产蛋期饲料中添加大黄素甲醚可以提高产蛋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死淘率。本研究结果为抗菌素替代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