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4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363篇
林业   903篇
农学   417篇
基础科学   317篇
  616篇
综合类   5585篇
农作物   282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2981篇
园艺   447篇
植物保护   654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01.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养殖环境下,颗粒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可产生积极的影响。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颗粒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体重(BW),日增重(DWG),饲料转化率(FCR)和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AND)的影响。40头28日龄的断奶仔猪,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期为6周。试验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颗粒饲料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体重2.5%,日增重2.7%,采食量1.1%,饲料转化率1.6%,但试验结果同样表明,颗粒饲料对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略微增加纤维消化率,略微降低脂肪消化率。总体来说,颗粒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有积极的影响。据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得出结论:断奶仔猪采食颗粒饲料可改善其生产性能,特别是在环境卫生较差的养殖场。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详细论述了硒的分布、吸收机理、生物学功能等特点,并阐述了硒在乳仔猪中的应用进展。为硒在乳仔猪中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此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都可以发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猪急性败血症、脑膜炎、肺炎、淋巴结脓肿、慢性关节炎及心内膜炎等[1],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2014年9月初江西南昌某自繁自养猪场内保育猪出现散发的关节肿大和跛脚症状,少数病猪可见倒地抽搐,口吐带血色的泡沫,四肢呈划水状,病程较长者表现消瘦,精神沉郁,患病猪初期体温升高达41~  相似文献   
104.
105.
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控制、改造自然最直接的方式,如果缺乏科学的指导,将会引起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侵蚀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的治理方法是多样的,但并非都行之有效。农业科学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指导生态治理,一方面在于它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缓解生态问题的农业根源性;其次在于它在生态治理方面的"预防性"和"绿色性"。本文梳理了农业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问题的农业根源分析,了解农业科学的内容与内涵,以期为生态治理寻求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44-145
江西地处中国中部,是一个农业大省,与此同时,江西也是我国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欠发达省份之一。过剩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对江西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分析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运用eviews软件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说明了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江西省经济增长和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以超级杂交早稻淦鑫203和超级杂交晚稻淦鑫688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淦鑫203在施氮量为207千克/公顷时产量最高,淦鑫688在施氮量为232.5千克/公顷时产量最高;淦鑫203和淦鑫688分别在施氮量为234千克/公顷和232.5千克/公顷时的干物质生产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8.
角蛋白是潜在的优良饲用蛋白资源,其中角蛋白酶作为可特异性降解角蛋白的酶类,在角蛋白饲料化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和价值。本研究以自主构建的重组角蛋白酶工程菌枯草芽孢杆菌WB600-pMA5-kerJY-23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其摇瓶发酵产角蛋白酶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发酵产酶条件为:葡萄糖25 g/L,蔗糖25 g/L,酵母浸膏20 g/L,硫酸铵10 g/L,磷酸氢二钾1.5 g/L,氯化钠0.3 g/L,氯化钙0.025 g/L,硫酸镁0.025 g/L,硫酸亚铁0.015 g/L,氯化锰0.05 g/L,初始pH 8,装液量45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6%,培养温度37℃,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周期36 h。在该优化条件下,重组枯草芽孢杆菌WB600发酵产角蛋白酶的酶活达到(2110±15.011)U/mL,较优化前提高了5.10倍(P <0.05),为该酶在角蛋白降解及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河南新县野生油茶群体表型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河南新县野生油茶群体的变异特征,以新县7个典型野生油茶生长区的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油茶叶、花、果相关的15个性状,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油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及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新县野生油茶叶、花、果形态在群体内及群体间的表型多样性均较为丰富,7个群体间叶、花、果形态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7个群体内15个性状中,鲜籽质量变异程度最高(49.79%),其次是鲜籽数、单果质量和果皮厚,变异程度最低的是叶长(10.67%);聚类分析在欧式平均距离在阈值15处,将新县野生油茶群体分为了两大类,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群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0.
赣猕6号是在江西省宜黄县从野生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自然群体中选出的果实易剥皮新品种。果实长圆柱形,平均单果重72.5 g,最大单果重96.0 g;果实绿褐色,果面密被白色短茸毛,果顶微钝突,果肩方形,果柄中等长;种子紫褐色,平均单果种子403粒;易剥皮,果肉墨绿色,果心淡黄色,髓射线明显,肉质细嫩清香,风味酸甜适度,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0%,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6.30%和0.87%,后熟期果实维生素C含量7 230.00 mg/kg,果实常温下可贮藏60天;在江西省奉新县,果实10月下旬成熟,适于在低纬度及温暖多湿地区栽培。2014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