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3.1)%,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的消除效果显著;t检验表明,24h内河蚬对藻类的消除率、消除量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河蚬实验组0~4h消除效率(Ki)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三角帆蚌对藻类的消除量随着贝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河蚬、褶纹冠蚌对藻类的消除效果受密度制约,12h后河蚬2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褶纹冠蚌4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  相似文献   
62.
饵料结构对河蟹养殖池塘氮、磷收支和污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走访和实验分析,比较了3种投饵结构下河蟹(Eriocheirsinesis)养殖池塘在氮、磷收支和实际污染强度方面的差异。1种饵料结构以冰鲜鱼为主,另2种含配合饲料,按照配合饲料使用量不同,分为低于1000kg/hm2组和高于1000kg/hm2组。结果显示,以冰鲜鱼为主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3.02kg(1.10%)+饵料272.18kg(98.90%)=渔获物31.92kg(11.60%)+伊乐藻136.18kg(49.48%)+底泥沉积79.53kg(28.90%)+尾水排放27.57kg(10.02%),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26kg(0.42%)+饵料61.02kg(99.58%)=渔获物1.49kg(2.43%)+伊乐藻15.01kg(24.49%)+底泥沉积41.94kg(68.44%)+尾水排放2.84kg (463%);配合饲料使用量低于1000kg/hm2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49kg(2.74%)+饵料159.09kg(9726%)=渔获物45.55kg(27.85%)+伊乐藻136.18kg(83.25%)+底泥沉积-39.26kg(-24.00%)+尾水排放21.11kg(12.90%),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53kg(1.57%)+饵料33.30kg(98.43%)=渔获物475kg(14.04%)+伊乐藻15.01kg(44.37%)+底泥沉积11.90kg(35.18%)+尾水排放2.17kg(6.41%);配合饲料使用量高于1000kg/hm2 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13kg(2.51%)+饵料160.42kg (9749%)=渔获物43.73kg(26.58%)+伊乐藻136.18kg(82.76%)+底泥沉积-34.52kg(-20.98%)+尾水排放1916kg(1164%),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40kg(1.17%)+饵料33.91kg(98.83%)=渔获物3.82kg(1113%)+伊乐藻15.01kg(43.75%)+底泥沉积12.58kg(36.67%)+尾水排放2.90kg(8.45%)。与投喂冰鲜鱼为主的池塘相比,使用配合饲料可使N沉积率由10.62%上升至25.81%,P沉积率由2.02%上升至1267%,养殖水体总氮、总磷分别由2.30mg/L、0.237mg/L下降至1.60mg/L、0.181mg/L,尾水的N、P年排 放由2757kg/hm2、2.84kg/hm2下降至19.16kg/hm2、2.17kg/hm2。上述结果表明,河蟹养殖污染强度较低,使用配合饲料可以进一步降低其养殖污染。  相似文献   
63.
<正>水草的养护是养蟹技术的核心,蟹农们的水草养护技术正逐年提升,为河蟹高产稳产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2022年水草过早衰败的蟹塘比往年增加了不少,有部分蟹塘5月就没有了水草,反复补种都不能存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笔者将2022年的调研结果总结如下。一、除草剂对水草的影响2022年3-8月间笔者走访了苏州、泰州、盐城、扬州、淮安的蟹农共72位。  相似文献   
64.
在人工氧化条件下,测定猪油、豆油、大豆粉、菜籽油、菜籽粉、江苏棉籽油、新疆棉籽油、罗非鱼油的酸价、碘值、过氧化值、丙二醛、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①罗非鱼油所测定的氧化指标变化较其它油脂明显,其氧化稳定性最差;②猪油、罗非鱼油、棉籽油、菜籽油、豆油在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POV)变化明显,应该成为油脂氧化程度评价的通用性指标;③大豆粉和菜籽粉的氧化指标变化最小,且其氧化稳定性明显好于相应的油脂;④0~70h内,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各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变化。结论:在氧化过程中,不同种类油脂的氧化指标敏感度有差别,评价油脂氧化程度时应根据油脂种类选择氧化指标进行评价;在油脂氧化初期阶段,用脂肪酸的组成变化来表征油脂在氧化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现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5.
日粮糖种类和水平对青鱼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糖种类和水平对青鱼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选用480尾平均初重为(1.63±0.10) g的健康青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含20%葡萄糖(低糖)、40 %葡萄糖(高糖)、20%糊精(低糖)和40%糊精(高糖)的等氮等能日粮,试验期为16周.试验结束后分别测定红细胞脆性、糖化血红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总抗氧化能力、总补体溶血活性、脾指数、肝胰指数等指标.另选用平均尾重为(4.3±0.5) g的健康青鱼360尾,相似条件下相同分组饲喂8周后胸腔注射12.5 mg/kg(以体重计)的氯化镉溶液,观察其24 h存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糖种类和水平对青鱼的生长未造成显著影响(P>0.05);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糖组显著高于低糖组(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均为葡萄糖组显著高于糊精组(P<0.05),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高糖组显著高于低糖组(P<0.05);红细胞脆性高糖组极显著地低于低糖组(P<0.01),补体溶血活性、血浆溶菌酶活性和24 h镉染毒存活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提示,青鱼可耐受40%的日粮糖,一定量的日粮糖尤其是葡萄糖有利于提高青鱼的抗氧化力.  相似文献   
66.
一种新型蛋白源——脱酚棉籽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饲料蛋白资源紧缺的国家,每年都有2000万t左右的蛋白原料缺口。同时作为产棉大国,我国年产棉籽约800万t,提油后的棉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可达38%~45%,年产量超过400万t,占我国各种饼粕年产总量的12%左右,如果能得到充分利用,将部分缓解我国蛋白原料的供求矛  相似文献   
67.
<正>2008年我们在澄湖采用了以自然资源增殖和人工放养为主、自主培育鱼种为辅的模式,选择在湖泊污水进水口的湖湾处尝试采用不投饵培育鱼种的方式,提高鱼种质量及成活率和回捕率,并实现水体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将平均体重(2.57±0.05)g,平均体长(46.5±2.8)mm的黄颡鱼苗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放养密度设0.75万尾/ 亩、1.5万尾/亩、2.25万尾/亩、3.0万尾/亩、3.75万尾/亩等5个梯度,经过4个月的养殖试验,以苗种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为评判依据,得出黄颡鱼4cm鱼种适宜的放养密度为15 000尾/亩。  相似文献   
69.
斑节对虾在江苏养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荣  沈颂东 《水产养殖》2002,(5):36-37,18
本文报道了在江苏进行斑节对虾引种养殖试验的结果,探索将斑节对种到江苏沿海进行推广养殖的经验。发现斑节对虾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水温的升高和体长、体重的增加有对应的关系。通过试验,建立了5-6月放苗,虾苗放养1万尾/亩左右,养殖4个月,不必使用增氧机就可以达到亩产100kg以上的斑节对虾江苏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70.
镉对鲫血清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d^2+浓度1.25、2.50、3.75mg/kg腹腔注射染鲫,测定0、1、3、5、7 d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显示:1.25 mg/kg组SOD活力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50和3.75 mg/kg组SOD活力与对照组在0和1 d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3、5和7 d时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且呈剂量效应(P<0.05),表现为SOD活力随Cd^2+浓度增加而下降.1.25mg/kg组GSH-PX活力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50和3.75mg/kg组GSH-PX活力与对照组在0和1 d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3、5和7 d时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且呈剂量效应(P<0.05),表现为GSH-PX活力随Cd^2+浓度增加而下降.因此,低浓度Cd^2+刺激鲫产生应激补偿效应而使血清抗氧化酶活力升高,高浓度Cd^2+则抑制血清抗氧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