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82篇
  63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沙门菌血清D群3个血清型FliC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肠炎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完全相同,二者与鸡白痢沙门菌存在第91位氨基酸位点差异。本研究旨在探究肠炎沙门菌FliC蛋白第91位精氨酸突变对鞭毛形态、细菌运动性和小鼠体内定植能力的影响。运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删除肠炎沙门菌CICC10467 fliC基因,构建系列反式回补突变株,通过体外生长特性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各菌株生长和FliC蛋白表达情况,运动性试验分析各菌株在半固体琼脂中的泳动能力,电子显微镜观察各菌株鞭毛形态,细胞感染试验分析各菌株的细胞黏附和入侵能力,动物感染试验分析各菌株的组织侵染能力。结果表明,fliC基因缺失株及点突变回补株与野生株的体外生长能力无显著差异(P ≥ 0.05)。fliC基因缺失后肠炎沙门菌不表达鞭毛蛋白,各点突变回补株与野生株鞭毛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FliC蛋白R91S突变导致肠炎沙门菌鞭毛形态由超螺旋形态转变为钝直、柔韧度减弱,运动性显著降低(P<0.000 1),对RAW264.7和HCT116细胞的黏附入侵能力显著下降(P<0.001),对BALB/c小鼠的器官侵染能力显著减弱(P<0.001)。综上表明,FliC蛋白第91位精氨酸对维持细菌运动性至关重要,第91位精氨酸突变能够显著改变肠炎沙门菌鞭毛形态,减弱肠炎沙门菌在小鼠体内定植能力。  相似文献   
572.
以辣椒品种“国禧109”为试材,采用田间温室大棚土壤栽培的方法,研究了有无遮阳网覆盖对温室小气候和辣椒植株蒸腾作用的影响,以及有无遮阳网覆盖对辣椒生长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遮阳降温措施的改进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用透光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的温室内太阳辐射强度及温室温度均得到显著降低,同时根据Penman-Monteith模型,通过计算得出采用透光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的温室内辣椒植株的蒸腾速率较无遮阳网覆盖的温室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温室的蒸腾作用;与无遮阳网覆盖的温室相比,采用透光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的温室内的辣椒产量提高了39.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21.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54.7%。夏季温室大棚采用遮阳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辣椒果实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573.
574.
以“日本水芹”为试材,以LED白光为对照(CK),共设置5个不同光照水平,分别为R∶B=55∶45、R∶B=65∶35、R∶B=75∶25、R∶B=85∶15、R∶B=95∶5,研究了不同光质配比对水芹生长及品质的调控,以期为水芹的工厂化生长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红蓝光光质配比为T4处理R∶B=85∶15时,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硝酸盐、粗纤维含量较低,综合营养品质最好。该试验中红蓝光光质配比为R∶B=85∶15,为水芹生长的最佳光质配比。  相似文献   
575.
分析气候变化下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对区域未来的水资源利用和长期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利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实测资料,分析淮北平原地下水埋深历史变化,在评估考虑了潜水蒸发的地下水埋深迭代算法在淮北平原的适用性的基础上,以CMIP5中三种气候模式的未来降水为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多模式集成方法,预估未来气候变化下淮北平原地下水埋深变化。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在季节上表现为春季(2.52 m)>冬季(2.49 m)>秋季(2.21 m)>夏季(2.17 m),空间上整体呈由北向南逐渐变浅的变化趋势;考虑了潜水蒸发的地下水埋深迭代算法对淮北平原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RCP4.5情景下,未来降水量将持续增加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年内月变化先降低后增加,7月最浅为0.73 m,1月最深为4.22 m;季节变化夏季最浅0.94 m,冬季最深为3.98 m,但年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起伏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对合理调控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