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283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61.
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是主管美国鱼类、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栖息地的联邦政府机构,主要工作有保护濒危物种、管理候鸟、恢复重要的渔业、保护和恢复湿地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执行联邦野生动物的法律、参与国际保护工作、征收捕鱼和狩猎消费税和开展公众教育等。介绍了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的基本情况、主要工作内容、保护案例等。美国在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的管理与保护方面机构设置完备、职责清晰,法制健全,实施得当,充分发动民众参与,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2.
分析长鳍吻鮈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研究过度捕捞、水电开发等人类活动对长鳍吻鮈的长期生态学效应及其物种适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数据支持。2014和2015年,于长江上游干流江津、宜宾、皎平渡和格里坪采集长鳍吻鮈,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以及序列测定,获得125份长鳍吻鮈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结果表明:125尾长鳍吻鮈样品共检测到多态位点25个,单倍型30种,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785和0.00140;中性检验(Tajima's D为-1.97524,P0.05;Fu's Fs为-31.374,P=0.000)和序列错配分布结果表明,长江上游长鳍吻鮈历史上经历过"遗传瓶颈"和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源于群体内部(99.07%),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Fst=0.00933,P0.05);单倍型网络、Kin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和平均基因流均显示,4个长鳍吻鮈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各群体间没有显著遗传分化,基因交流频繁,可将长江上游长鳍吻鮈作为单一的进化显著单元(ESU)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3.
乌江彭水水电站建成后形成阻隔,可能对生境连通性及坝上坝下鱼类的交流产生不利,影响到物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本研究通过磁珠富集法构建了泉水鱼(Pseudogyrincheilus procheilus)微卫星文库,建立了泉水鱼微卫星DNA分子标记体系,并利用这些微卫星分子标记初步评估了乌江彭水水电站对泉水鱼的遗传多样性影响.用6对具多态性的引物对乌江中35尾野生泉水鱼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6个位点共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653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085,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2752;卡方检验得出2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且其中1个位点中出现了无效等位基因.实验初步表明乌江流域泉水鱼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可能受到了水电站阻隔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4.
2007年3月至12月按季节对童庄河河口段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33种,隶属于6门62属.不同季节的种类为34~88种,拟多甲藻为春夏季、隐藻为秋冬季主要优势种类,现存量的主要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多样性指数从高至低依次为夏季、冬季、秋季和春季.上、中、下游断面之间,种类主要门类组成顺序不变.夏季上游断面密度和生物量、冬季上游断面生物量显著高于中游、下游断面.多样性指数自上游断面至下游断面,秋季依次小幅下降、冬季呈依次升高趋势.0~15 m现存量分布,春、冬季下降,夏、秋季为上升-下降分布.0 m或1 m最高、15 m最低.与156 m蓄水前同期相比,蓄水后种类增加了1.88倍,种类的主要门类组成没变.春季优势种类由3种减少到1种,秋季新出现了1种优势种类.现存量主要组成变得更单一,多样性指数下降了32.32%~85.52%.现存量的垂直分布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5.
香格里拉岗曲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水质的快速生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针对香格里拉保护区水生生态系统状况进行调查.河源到河口共设置16个采样河段,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共计9目39科(亚科)61种(属),划分为34个不同敏感类群(科或属),并给出不同种类所指示的水质状况.采用香农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和MBI生物指标(Macroinvertebrate Biotic Index)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进行计算、评价和分类,对岗曲河的水质状况进行快速生物评价.研究表明:除了一些靠近矿山和村庄下游河段,香格里拉保护区水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组成丰富、水质状况良好,其调查数据和研究结果是进一步开展保护区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也可作为同类型河流生态系统评价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6.
167.
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7月和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5个断面土壤重金属的监测结果表明,Cu、Zn、Pb、Cd、Fe和Mn浓度均值分别为28.41、90.54、16.94、1.46、5.053×104和554.04mg/kg。随海拔高程升高,各重金属浓度均值在高程160m处最小、170m处增加;流域沿程在养鹿段减少,高阳和黄石段增加,在双江段又减少;随时间变化,7月增加、9月减少。Zn和Cu、Fe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b和Cd、Fe,Cu和Fe、Pb呈较显著正相关性;pH和Mn呈正相关,与其他5种重金属呈负相关,与Fe的相关性显著,与其他重金属的相关性不显著。Cu、Zn、Pb、Cd和Mn地质累积指数分别为1.40、0.86、0.62、10.03和1.07。按照Mull污染分类等级判别,Zn和Pb无污染,Cu和Mn为中度污染,Cd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8.
2009年6月和10月对乌江下游银盘水电站工程影响区域的鱼类现状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鱼类77种,其中鲤科鱼类有45种,占种类数的58.44%,鳅科10种,占12.99%,鲿科11种,占14.29%。从彭水至白马,鲤科鱼类所占比例逐渐增大,鲿科鱼类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优势种类数量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瓦氏黄颡鱼、鱼歺又、宜昌鳅鮀、大鳍鳠、圆筒吻鮈、蛇鮈、吻鮈、鲫、粗唇鮠和泉水鱼,它们占影响区域江段总数量的80.04%;质量优势种类依次为瓦氏黄颡鱼、铜鱼、吻鮈、南方鲇、圆筒吻鮈、鲤、大鳍鳠、墨头鱼、鲫和歺鱼又,它们占影响区域江段总质量的73.83%。结合工程建设造成的大坝阻隔,库区江段生境萎缩或丧失,以及坝下江段水文情势变化加剧、气体过饱和、下泄水温低等可能对鱼类资源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提出增殖放流、过鱼设施建设、改进消能方案以及优化调度规程等多项保护措施,达到保护鱼类资源、促使工程影响区的生态环境呈良性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9.
2010年4月14日至6月1日在湖北宜昌进行了匙吻鲟苗种的规模化培育试验示范。鱼苗培育在室内水槽内进行,放养密度800~1000尾/m2,改善水温、溶氧、流速等养殖条件,适时投喂适口饵料生物,经过15d养殖,获4cm左右的鱼种47.12万尾,成活率95%;鱼种培育在水库坝下池塘进行,放养密度30万~40万尾/hm2,以水温相对稳定、水质优良的水库为养殖水源,及时驯食,转食后日投喂鱼种体重3%~5%的浮性鲟鱼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经过30d养殖,获10~12cm鱼种40.47万尾,成活率85.9%。  相似文献   
170.
云龙湖水库浮游生物调查及鲢、鳙鱼产潜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和10月分2次对云龙湖水库进行了4个样点的浮游生物调查。共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分属6门、28属,平均密度为4.925×106个/L,平均生物量为1.620mg/L;浮游动物29属,包括原生动物11属、轮虫10属、枝角类4属、桡足类4属,平均密度为30353.75个/L,平均生物量2.590mg/L。由此估算鲢、鳙鱼产潜力为83639kg;其中,鲢生产潜力为15603kg,鳙生产潜力为68036kg。按起水规格鲢750g、鳙1250g计算,鲢、鳙鱼种理论放养比例约为4∶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