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9篇
  23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2003年"长治"工程共开展水土流失治理4107 8km2,实施预防保护8000km2。工程建设的突出特点是:首次以项目区为单位立项的新一期"长治"农发项目高标准启动,生态自然修复理念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体现和深化,民营开发治理加快发展,建管监督保障机制得到强化,预防保护力度加大,监督管理走向深入,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全面启动,基础工作富有成效。2004年,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自然修复理念,不断加强和重视"长治"工程建设,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服务,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了2004年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2.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江是闻名世界的“黄金水道”,在地域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国计民生的大动脉;在西部大开发中起着纽带的重要作用,水土流失是长江流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分析其水土流失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及成因,提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原则。  相似文献   
143.
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东西变化和垂直分异明显,水土流失问题突出。“长治”工程的成功实践说明,从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入手,遵循水土保持技术路线,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原则。建设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要切实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执法;以安居乐业为前提,树立新的防治理念;切实解决好水的问题;坚持以流域为单元治理,统一规划原则;重视滑坡、泥石流和崩岗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4.
秦巴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环法及对比分析法对秦巴山区小流域的土壤入渗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条对比小流域中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稳渗速率均呈现出草地>林地>沟台地>坡耕地>梯田>荒地的变化规律,且已治理流域土壤入渗能力较未治理流域相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壤入渗能力有所增大。这主要与流域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土壤容重、有机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孔隙度等影响土壤入渗的因素发生了明显改变有关,梯田等工程措施对土壤稳渗速率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由此说明,大规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有效改善土壤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并增大土壤的入渗能力,是导致流域洪水过程及径流量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5.
廖纯艳  黄健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1):58-61,71
主要介绍了3S技术在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3S技术的特点、项目实施基本指标和项目作业技术系统;其次重点叙述了3S技术在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流程,包括资料收集、地形图矢量化、矢量数据空间分析、TM遥感影像处理、野外调查建立解译标志、遥感解译、土壤侵蚀强度计算、解译成果野外校核、数据库集成和用户界面开发10个步骤。最后列举了项目实施成果,并就3S技术在区域水土流失监测中的优势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46.
南汀河流域干流河谷区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汀河是一条流往缅甸的重要国际河流,干流河谷区土地总面积2 411.84 km2,水土流失面积815.97 km2,平均年土壤侵蚀量约267.31万t,水土流失导致可耕地资源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下游缅甸国造成了影响。到2009年,南汀河干流河谷区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4.37km2,占南汀河干流河谷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的9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3.55%提高到38.70%,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7.
为研究耕作对浅沟径流产沙及形态发育特征的影响,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坡度(15°、20°、25°)、雨强(1.0、1.5、2.0 mm/min)及放水流量(7.53~23.45 L/min)3个处理,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放水冲刷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处理下浅沟径流量、产沙量。结果表明:1)2种浅沟水流均为紊流,耕作使浅沟水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分别减小0.95%~30.77%、2.64%~39.14%,阻力系数和糙率系数分别增加4.01%~58.82%、0.88%~27.87%;2)试验条件下,耕作使浅沟土壤剥蚀率增大9.48%~37.87%,未耕作与耕作浅沟土壤剥蚀率分别与坡度—流量交互作用、雨强—坡度交互作用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及单位径流功率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未耕作浅沟发生剥蚀的临界剪切力、临界功率及临界单位径流功率分别为17.576 N/m2、5.036 W/(m2·s)、0.0381 m/s,耕作浅沟为10.585 N/m2、3.544 W/(m2·s)、0.0277 m/s;3)耕作使浅沟宽度增加1.98%~31.79%,浅沟面积增大0.84%~32.03%,下切深度降低2.82%~26.67%;4)耕作使浅沟土壤侵蚀量增加0.91%~22.80%,未耕作和耕作浅沟土壤侵蚀量分别占坡面土壤侵蚀总量的44.09%~74.16%和42.44%~56.44%,与雨强—流量交互作用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结果可为该区浅沟侵蚀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8.
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发展,两手发力,统筹国家和市场两方面的力量,调动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水土流失治理体制多元化,促进水土流失治理提速增效,将为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2015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在全省推行水土流失治理企业化运作,创新了水土保持机制体制。介绍了福建水土流失治理企业化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进展情况,从辩证的角度就利弊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9.
运用基尼系数法、Hurst系数法从年际降雨序列和年内降雨序列两方面分析四湖流域降雨的变异性,探究变化环境下四湖流域降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湖流域的年际降雨序列为无变异,但大部分地区的年内降雨基尼系数序列呈现出一定的变异性,其中荆州、潜江站为中变异,洪湖站为弱变异,监利站无变异,年内降雨分配不均匀主要体现在4-8月的降雨量较大,且12月和1月降雨量较少.  相似文献   
150.
徐磊  吴生桂 《水利渔业》2007,27(6):107-109
目前三峡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库区移民搬迁及安置工作也进展顺利。但随着移民搬迁工作的深入开展,移民搬迁后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如何让移民搬得稳、能致富,保持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分析了移民安置中的主要问题、发展库区渔业促进移民安置的必要性及库区渔业现状和利弊,并在此基础上对合理发展三峡库区渔业,促进移民安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