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电体三倍体牡蜥(图见彩中插2)是指单个游离的、无固着基的二倍体牡蛎,它将三倍体与单体两者的优点相结合,既具有三倍体牡蛎的育性差、生长快、品质好、繁殖季节死亡率低等优势,又具单体牡蛎大小均匀、先形美观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探究氮磷比、盐度和pH对强壮硬毛藻Chaetomorpha valid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生长于中国北方沿海刺参养殖池塘的大型丝状绿藻优势种——强壮硬毛藻为研究对象,以NH_4Cl为唯一氮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定期监测不同氮磷比(8∶1、16∶1、40∶1、80∶1、120∶1),不同盐度(24、28、30、32、34、36、40),以及不同pH(6.5、7.0、7.5、8.0、8.5)条件下,不同藻体的生长状况和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结果表明:氮磷比、pH对藻体特定生长率(SGR)的影响极显著(P0.01);氮磷比为8∶1和16∶1时最有利于强壮硬毛藻SGR的增加,高氮磷比为80∶1、120∶1时对强壮硬毛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抑制;pH 7.5~8.5为促进SGR增长的pH范围,除pH为6.5对强壮硬毛藻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外,其他pH均促进该藻生长且对强壮硬毛藻光合作用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于SGR增加的盐度范围为28~34,但盐度对强壮硬毛藻的光合作用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氮磷比、pH、氮磷比与pH的交互作用、盐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强壮硬毛藻SGR的影响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盐度34、pH 9.0、氮磷比8∶1是强壮硬毛藻快速生长甚至暴发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4.
为评价一株虾源潜在益生菌蜡样芽胞杆菌D7的毒理安全性,分别从溶血试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斑点叉尾鮰急性毒性试验、凡纳滨对虾急性毒性试验、破损皮肤刺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和急性腹腔注射试验等7个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血琼脂平板法测定溶血性,纸片扩散法测试药物的敏感性。采用浸浴和注射两种方式在斑点叉尾鮰上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注射方式在凡纳滨对虾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破损皮肤刺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用家兔,急性腹腔注射性试验用小鼠。结果表明,D7菌株具有明显溶血性,对13种抗菌药物中的9种敏感,104CFU/mL~108CFU/mL浓度下浸浴斑点叉尾鮰,96h内未出现不良症状及死亡,96hLC50108 CFU/mL。以1×109CFU/mL注射斑点叉尾鮰,24h后出现感染死亡,14d内部分试验组出现感染症状,死亡9尾,肝脏是该菌株感染的靶器官。以1×106CFU/mL注射凡纳滨对虾,96h累积死亡率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家兔急性眼刺激中,该菌株属于无刺激性级别,皮肤刺激试验中,该菌株属于轻刺激性级别,急性腹腔注射,发现该菌株属于强致病性级别。说明虾源蜡样芽胞杆菌D7对养殖鱼类具有一定的毒性,对凡纳滨对虾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5.
以定向选育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多刺品系子三代(G3组)和未经选育的普通刺参(C组)[(50.04±0.02)g/头]为研究对象,在养殖池塘环境中,比较了两个群体在3~10月连续养殖周期内生长指标和关键经济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生长指标方面,3-4月G3组和对照组刺参的相对增重率(RWGR)、平均体重、排粪率(DR)均随温度的升高呈升高的趋势,且两组刺参差异不显著(P>0.05),但G3组一直高于对照组;G3组和对照组刺参相对增重率(RWGR)随温度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7月高温期,两组刺参的相对增重率和平均体重都出现了明显下降,排粪率(DR)降为零,刺参进入夏眠状态;8-10月两组刺参相对增重率(RWGR)、平均体重和排粪率随温度下降呈上升趋势,且10月份三项指标均存显著差异(P<0.05)。在经济性状方面,经过3-10月一个周期的连续养殖,G3组在棘刺数量、出皮率和成活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数据表明,经过定向选育的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比未经选育的普通刺参,生长速度提高27.6%,成活率提高17.5%,棘刺数量保持在40个以上且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06.
107.
于2011年3—11月分别对沙质、淤泥质参池的表层和底层水体进行定点采样,测定水体中总氮(TN)、无机氮(DIN)、总磷(TP)、活性磷(PO3-4-P)的含量,分析2种底质参池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水体中氮磷比(DIN/P)的变化。结果表明:沙底质池塘水体中TN、TP含量均低于淤泥底质,沙质底池塘水体中TN、TP含量高于淤泥质底池塘水体;淤泥质池塘水体中的TN、TP含量较低但大体上缓慢增高,9月或10月迅速增高;氮、磷在2种底质池塘水体的垂直分布差异不显著;3—11月的沙质池塘水体以及7—11月的淤泥质池塘水体中DIN/P均低于16,氮是限制因素,3—6月的淤泥质池塘水体中DIN/P高于16,磷是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多肋藻雌、雄配子体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多肋藻雌配子体在20℃和1 000 lx条件下生长最快,经过4周生长,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81. 27μm增加至10 234. 07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6. 58%,生长速度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雄配子体在20℃和2 000 lx生长最快,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77. 63μm增加至17 215. 33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8. 54%,生长速度与20℃和1 000 lx试验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本研究为多肋藻配子体规模化扩增培养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大西洋鲑育苗期间水霉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西洋鲑育苗生产和健康鱼苗的正常供应。针对易感水霉病的大西洋鲑鱼苗,设计了盐浴试验,设置盐浴时间30min、60min和90min,盐浴盐度0(对照)、10‰、15‰、20‰、25‰和30‰进行试验,得出结论:盐浴盐度20‰,时间60min可达到预防和治疗水霉病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0.
近几年,随着北方地区刺参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户对大规格苗种的需求不断增加,刺参控温育苗应运而生,其关键技术之一就是亲参的培育技术.在此,笔者将利用海带育苗池进行刺参亲参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