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6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光谱数据分析和文献对照等方法,对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 Lutken未被发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多棘海盘车中分离得到4种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Phalluside 1(化合物1); N-(胆甾-5-烯-3β-烃基)-3β-醋酸酯-5-乙基-17β-咪唑羧酰胺(化合物2);胆甾-5,20(22)-二烯-3β-醇(化合物3);(2S)-1-O-7溴烷醇甘油(化合物4)。研究表明,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海盘车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2.
对不同产地(大连、青岛、烟台、福建)和不同养殖方式(深海、圈养)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体壁基本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养殖方式刺参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 Zn、 B、 Al、 Cr、 Mn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7组刺参样品中,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43.3%~55.3%、23.9%~30.7%、1.7%~4.1%,体壁中Zn、 B、 Al、 Cr、 Mn、Cu含量分别为62.8~98.8、25.5~44.8、56.2~224.7、5.8~9.5、16.1~29.2、1.5~4.0 mg/kg,筋中Zn含量为141.7~179.5 mg/kg,约为体壁中Zn含量的2倍;福建圈养刺参蛋白质含量最高,青岛圈养刺参粗灰分含量最高,烟台圈养刺参粗脂肪含量最高,大连刺参体壁Zn和Mn的平均含量最高,烟台刺参体壁B、 Cu的平均含量最高,福建刺参体壁Al、 Cr的平均含量最高;不同产地圈养刺参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高于深海刺参,而深海刺参体壁中B、 Cr和Cu含量均高于圈养刺参。  相似文献   
103.
以磷虾油中的虾青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浓缩工艺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真空度等浓缩条件进行考察,找到影响虾油中虾青素含量的关键因素,明确各因素对虾青素含量的影响大小,并结合生产实际,最终确定最佳浓缩工艺为真空度-0.1 MPa,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104.
溢油后海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渔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被发现以来,石油能源便成为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在造福于人的同时,持续发生在勘探、开采、提炼及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突发性事故灾害也不断给公共健康与安全带来困扰。随着海洋石油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海上溢油事故频发。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超过10万加仑(约合380吨)的大规模漏油事故发生。我国沿海1973~2004年发生了63起50吨以上的溢油事故。近年来,接连  相似文献   
105.
观察海胆壳中化学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用75%EtOH对粉碎的海胆壳进行热浸提,减压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各层提取物,对其进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活性测定。进而,粗提物利用薄层层析、反复硅胶柱层析、半制备薄层色谱层析以及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通过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活性测定可知石油醚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均有较显著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石油醚提取物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手段得到化合物HDB,结构鉴定为棕榈酸。正丁醇提取物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半制备薄层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手段分离得到化合物HDA,结构鉴定其为(3β)-胆甾-5-烯-3-醇。  相似文献   
106.
利用pH调节法对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蛋白质进行分离回收,分别采取酸处理和碱处理冷冻南极磷虾,以蛋白质溶解度和回收率为分离特性参数,以0.5为pH变化梯度,探索在不同pH条件下南极磷虾蛋白质的分离规律.结果表明:酸处理和碱处理过程中南极磷虾肌肉蛋白质回收率无明显差别,在pH为1.5和12.0时有最大回收率,分别为49.8%和45.7%;通过SDS-PAGE分析,冷冻南极磷虾蛋白质主要为小分子质量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相对分子质量为80 000和35 000~45 000处,对比溶出物回收前后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布,发现采用酸处理法能回收大部分蛋白质组分,而采用碱处理法未能彻底回收,残液里还有多种蛋白质组分;通过对分离过程中南极磷虾含氮物的分布进行分析,表明用酸碱处理法分离蛋白的得率不高,分别占南极磷虾总粗蛋白质的37.76%和37.13%.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有效降解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Suringar岩藻聚糖硫酸酯,并探究其降解产物的抗炎活性,以复合酶解法提取的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为原料,利用酸解法制备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产物,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检测降解产物聚合度,优化酸解工艺条件,利用膜分离技术获得不同分子量段...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张家界巴冲寨发酵型显齿蛇葡萄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的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获得的显齿蛇葡萄多糖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齿蛇葡萄的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95℃、料液比为1∶40(g/m L)、提取1.0 h,显齿蛇葡萄多糖提取率为11.26%。单糖组成分析表明,显齿蛇葡萄多糖由Man、Glc UA、Glc、Gal、Xyl组成,Man/Glc UA/Glc/Gal/Xyl的摩尔比(%)为29/10/7/18/37。[结论]通过水提醇沉法可以获得显齿蛇葡萄多糖。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树皮藻Ecklonia maxima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单糖组成及其化学结构,以产自南非的树皮藻为原料测定其基本成分,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层析柱对树皮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品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单糖组成和化学结构。结果表明:树皮藻干基中基本营养成分分别为灰分18.59%、蛋白质9.16%、脂肪0.74%;对树皮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品进行纯化得到4个组分,分别命名为SPF1、SPF2、SPF3、SPF4,收集冻干各组分,检测各组分得率分别为18.19%、24.02%、5.61%、4.23%,硫酸根含量分别为12.07%、5.44%、15.58%、19.30%;4个组分主要由岩藻糖、半乳糖、鼠李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和木糖,其中SPF3、SPF4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岩藻糖含量分别为70.92%和86.20%,4个组分的红外光谱显示出典型的多糖吸收峰,SPF1、SPF2在13C核磁共振谱177×10-6附近均出现糖醛酸C6信号峰,SPF3、SPF4在18×10-6附近均出现信号峰,为α-L-吡喃岩藻糖C6信号峰。  相似文献   
110.
按体质量将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分成对照组(0g/kg.bw)以及低(0.01g/kg.bw)中(0.05g/kg.bw)高(0.1g/kg.bw)3个剂量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大鲵低聚糖肽饲喂小鼠8d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含量、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以及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gG含量、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以及T淋巴细胞活性均显著提高。表明大鲵低聚糖肽可以有效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