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目的]研究从原料茶叶鲜叶到青砖茶的生产过程中,茶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从青砖茶生产加工过程着手,将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3种干燥样品经80%乙醇回流除去杂质后用水提取茶多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用精制茶多糖测得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分别对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根据相关文献分析茶多糖含量差异的原因。[结果]研究表明,此测定方法简便,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136±0.139)%、(4.879±0.131)%、(7.739±0.127)%。[结论]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含量的差异与绿毛茶、青砖茶的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42.
水利工程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文章阐述了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的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分析和评价了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了该工程的17项评价指标及其评分等级和权重,综合评价的结果为良,认为得到了较为合理、可靠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同时证实了该评价体系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3.
马悦阳    夏栋      舒倩    郭士维    罗婷    闫书星    刘大翔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4):83-89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修复后边坡土壤颗粒分形特征,为分形维数作为评价修复后向家坝工程扰动区边坡土壤质量的综合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向家坝工程扰动区6种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的0—10 cm边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采用单重和多重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然演替与人工修复模式下土壤粒径分布(PSD)和分形特征及土壤养分特征并分析了其相关关系。[结果]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和砂粒为主,黏粒含量较少,粒径分布不均匀。天然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且土壤颗粒较细。黏粒与Dv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粉粒含量与D1,D2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砂粒与D1,D2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养分与黏粒、粉粒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D1,D2呈不显著负相关。[结论]向家坝工程扰动区土壤颗粒以粉粒和砂粒为主,土壤质地较...  相似文献   
44.
不同林龄柑橘园碳氮磷分配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了邻近的3种林龄(10、20和30年)的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凋落物和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碳氮磷化学生态计量特征,了解三峡库区柑橘园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分布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碳氮磷含量均表现为凋落物土壤。林龄对凋落物碳氮含量、凋落物C/N、土壤C/N和土壤C/P均无显著影响,但是对凋落物磷、土壤碳氮磷、凋落物C/P和N/P以及土壤N/P影响显著。随着柑橘林龄的增大,土壤碳氮磷含量和土壤N/P逐渐提高,而凋落物磷随着柑橘林龄的增大呈现出先提高,20年达到最大值,其后又降低的趋势,凋落物C/P和N/P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预知子三萜皂苷(TSAF)抗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溶血作用,以昆明小鼠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TSAF对自发性及CCl4、H2O2、Fe2+-VC诱导的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测定TSAF对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溶血的影响。结果表明,TSAF可抑制肝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对CCl4、H2O2、Fe2+-VC诱导的肝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具有抑制H2O2诱导红细胞溶血的作用,抑制率与TSAF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TSAF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溶血的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6.
[目的]明确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生境基材的磷素保持能力,为优化基材配方提供依据。[方法]以向家坝水电站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生境基材为对象,采用恒温振荡培养法进行吸附和解吸试验,比较不同基材的磷素吸附和解吸能力,并用因子分析法比较基材磷素的流失风险。[结果]最大吸附量(Q_m)、最大缓冲容量(MBC)和磷吸持指数(PSI)3个指标均显示,5种基材的固磷能力为:天然次生林客土喷播厚层基材框格梁覆土植被混凝土,Q_m与基材的黏粒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显著负相关;磷的解吸能力为:植被混凝土框格梁覆土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天然次生林,平均解吸率与pH值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黏粒含量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表明Q_m,MBC,PSI、平均解吸率和易解吸磷5个指标可以表示边坡磷素的流失风险。边坡磷素流失风险的大小为:植被混凝土框格梁覆土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天然次生林。[结论]5种生态防护方式中,天然次生林对磷的保持能力最好,植被混凝土基材对磷的保持能力最差;在施工中应当增大基材中黏粒的比重,并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或加入缓冲物质,以使基材能够具有较强的磷吸附能力、较大的磷库容和较小的磷流失风险,从而提高磷素的利用率并使其具有持久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47.
[目的]小麦籽粒锌(Zn)含量普遍较低,在没有外源锌施用措施下难以满足以小麦为主食人群健康所需.探索提升小麦籽粒Zn含量,尤其是其加工产品面粉Zn含量和Zn生物有效性的农艺措施,具有实际重要的意义.[方法]于2013、2014年分别在陕西杨凌示范区和三原试验站进行小麦田间试验,两地均为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DTPA-Zn...  相似文献   
48.
从三峡地区自然腐烂的柑橘果实上分离出1株优势致腐菌,经r DNA-ITS序列分析和形态学观察,鉴定该菌为Penicillium citrinum。用来自三峡地区特有灌木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的12株具较高抗氧化活性内生真菌,分析其对柑橘致腐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其中4株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菌株SG-4的发酵液水相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最好,在柑橘中亦可抑制致腐菌生长,自然贮藏过程中有效阻止柑橘果实腐烂,说明可在三峡地区柑橘的生物保鲜中进行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49.
易氧化有机碳组分能够敏感指示土壤质量的变化。为探讨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以2个修复年限的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为研究对象,测定4个季节的易氧化有机碳组分(F_1:高氧化活性有机碳;F_2:中氧化活性有机碳;F_3:低氧化活性有机碳;F_4:难氧化有机碳),揭示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变化的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及其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具有明显季节动态。F_1表现为夏季最低冬季最高;F_2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而最低值出现在冬季;F_3表现为春、秋、冬显著性高于夏季,F_4表现为春、夏季显著低于秋、冬季。但是夏季的(F_1+F_2)/TOC最高,且春季高于秋、冬季,(F_3+F_4)/TOC变化规律则相反。这说明有机碳在春、夏季活性高,秋、冬季稳定性强。对于4个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土壤有机碳春、秋、冬季主要以F_1为主,而F_2在夏季含量最高,因此,F_1可作为衡量基质质量状况的良好指标。冗余分析发现:气候因子是驱动易氧化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边坡坡度以及基质的理化性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驱动F_1和F_2组分的季节动态。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