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鲟鱼的生态习性、经济价值、繁育技术和人工养殖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鲟鱼工厂化养殖面临的问题,指出了鲟鱼工厂化生态养殖发展的方向,以期为鲟鱼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3种抗生素对3种常见鱼类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酸恩诺沙星、乳酸恩诺沙星和乳酸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的体外抑菌活性,本实验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杀菌曲线,研究3种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对3种水产病原菌的体外药效学特性.结果表明:乳酸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和哈维氏弧菌抑菌效果最好,MIC分别为0.244μg/mL和1.954μg/mL:盐酸恩诺沙星对鳗弧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0.122μg/mL;8 MIC的乳酸诺氟沙星药液在12 h内完全杀灭嗜水气单胞菌,在24 h内也能全部杀灭哈维氏弧菌,8 MIC的盐酸恩诺沙星药液在24 h内全部杀灭鳗弧菌.本研究为3种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盐酸介质中,依据六价铬离子(Cr(Ⅵ))氧化苏丹红Ⅰ使其褪色的原理提出了测定Cr(Ⅵ)离子的新方法,确定了最优的测定条件.在485 nm处,Cr(Ⅵ)离子在0.2~2.6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207 0C+0.002 35,相关系数为0.996 0,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09×104 L/(cm·mol).该方法可用于水样中的微量Cr(Ⅵ)离子的测定,回收率为97.1%~100.3%,RSD小于3.0%.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连云港海域海英菜中重金属镉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连云港海域海英菜藻中重金属镉的含量,用湿法消解法溶解试样,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海英菜中镉含量。[结果]试验得出,供试连云港海域海英菜含镉为(2.66±0.11)mg/kg,加标回收率在95%~105%,镉污染因子质量分指数Pi≥1.0。[结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海英菜中重金属镉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好。连云港海域中海英菜藻中镉含量远超出国标中水产类中标准,重金属镉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对适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分析的BSP(Bisulfite sequencing PCR)引物进行了筛选,在设计的21对引物中,获得了12对BSP引物。利用这12对引物分析了三疣梭子蟹海州湾群体(江苏连云港)和莱州湾群体(山东东营)线粒体基因组本底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海州湾群体不存在甲基化现象,莱州湾群体发现了2个个体在ND2基因(NADH脱氢酶亚基2)位点存在甲基化现象;在存在甲基化的个体中,甲基化类型主要为CHG和CHH类型,还有少量Cp G类型。该研究结果说明,莱州湾群体和海州湾群体线粒体基因组本底水平上的甲基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毛蟹、河蟹、大闸蟹等,为我国重要经济蟹类。“六月黄”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6月份上市的中华绒螯蟹,此时的河蟹性腺尚未发育成熟,仍处于蜕壳生长阶段,但肝胰腺饱满,味道鲜美,故称为“六月黄”。多数“六月黄”雌、雄蟹品质有较明显的差异,均未达到成熟河蟹的品质[1]。且不同年份或来自不同地点的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差异很大[2-3]。  相似文献   
7.
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别饲以单纯配合饵料(对照组)和"配合饵料+富硒藻粉"的混料(试验组),研究其血清中部分免疫活性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三疣梭子蟹血清中的SOD活性逐渐上升,至72 h达到最高点,比对照组高44%;ACP活性24 h即呈大幅度上升趋势,24 h时比对照组高97%,上升趋势维持到48 h达最高点(是对照组的3.7倍),72 h仍为对照组的2.8倍;AKP活性5、24 h分别比对照组高39%、38%,48 h达最高(比对照组高80%);CAT活性24 h是对照组的4.3倍,48 h仍为对照组的2.1倍。试验证实,在投喂"配合饵料+富硒藻粉"的混料72 h内,三疣梭子蟹体内的免疫因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血清中SOD、ACP、AKP、CAT活性在不同时间段均有诱导性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说明饲喂普通饵料添加一定量富硒藻粉能有效激活三疣梭子蟹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方法扩增了皱纹盘鲍(4个群体)和九孔鲍(1个群体)共5个群体(53个样本)16S rRNA基因片段(16S),测序获得了1000 bp核苷酸序列,其中669 bp核苷酸序列用于遗传差异分析,旨在评估我国皱纹盘鲍不同群体间及其与九孔鲍间的遗传差异。从52个序列中共检测到17种单倍型,其中皱纹盘鲍4个群体有13种单倍型,九孔鲍1个群体(9个样本)有4种单倍型。单倍型核苷酸序列比对显示,变异位点占比对位点的20.5%,基于单倍型的皱纹盘鲍4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11,平均为0.005;九孔鲍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两种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18;两种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 F‐统计量 FST平均为0.982,皱纹盘鲍4群体间的 FST值为0.0051~0.0065。本研究显示2种鲍群体内16S变异很小。系统发育分析鲍属11种鲍的聚类关系,显示皱纹盘鲍与盘鲍、日本鲍交叉聚为一支,九孔鲍与杂色鲍也交叉聚为一支,4个种类未聚成单系支。  相似文献   
9.
海洋细菌L1-9是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抑制作用并能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等细胞壁降解酶的优良菌株.采用比色法对该菌株产生蛋白酶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蛋白酶的最佳培养基为豆饼粉2.00%、麸皮3.00%、玉米粉4.00%、Na2HPO4·12H2O 0.40%、KH2PO4 0.03%、CaCl2 0.10%、NaCO3·10H2O 0.10%;最适发酵条件为500mL三角瓶装液量70mL,接种量5%,培养基起始pH值6.0或9.0,转速190 r·min-1,温度25℃,发酵时间42h.  相似文献   
10.
对市售的乳酸饮品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菌株HYWZ-6,结合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并以温度、Na Cl、胆盐、p H及柠檬酸三钠作为影响因素,对其产VB_(12)进行研究,并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该菌在不同因素条件下培养100 h后产VB_(12)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HYWZ-6菌株在不同条件下产VB_(12)的差异性较大,35℃VB_(12)的含量最高,25℃最低,35℃时含量比25℃时高出175.2%;Na Cl质量分数与VB_(12)的含量呈反比,Na Cl质量分数为1%时VB_(12)含量最高,7%时最低,相差224.4%;胆盐质量分数为0.1%时VB_(12)含量达到最高;p H为4时VB_(12)含量最高,在p H为7时VB_(12)含量最低,前者是后者的5.8倍;柠檬酸三钠质量分数为2.5%时VB_(12)的产量最高,比最低产量高出14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