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探讨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的生长、摄食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设置0、1%、2%、3%、4%等5个盐度梯度,检测存活率、体重增长量、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度增加,脊尾白虾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饵料转化率等指标先升高后降低。盐度在0~2%时,各指标不断升高;盐度在2%~3%时,各指标变化不大;盐度在3%~4%时,各指标不断降低。说明盐度2%~3%更有利于脊尾白虾的生长及饵料利用。  相似文献   
3.
4.
蔡鑫  邓灯  王颖  王文琪 《水产科学》2017,(3):303-310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免疫印迹技术和流式细胞术3种方法对鼠抗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多克隆抗体与黄道蟹、日本蟳、中华绒螯蟹、勘察加帝王蟹血细胞的免疫交叉反应进行分析。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结果表明,该抗体与黄道蟹、日本蟳、勘察加帝王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均发生了免疫交叉反应,且发生反应的抗原决定簇均位于细胞膜上;流式细胞术测定该抗体与黄道蟹颗粒血细胞和透明血细胞交叉反应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9.45%、98%,与中华绒螯蟹颗粒血细胞和透明血细胞交叉反应阳性率最低,阳性率分别为81.34%、78.56%;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该抗体与日本蟳血细胞结合的蛋白分子量是80、38.5ku;与勘察加帝王蟹血细胞结合的蛋白分子量是80、93ku;与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结合的蛋白分子量是82、41、30ku;与黄道蟹血细胞结合的蛋白分子量是70、43ku。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测定了盐化幅度(3/d、6/d、9/d、12/d和15/d)、盐化速度(1、3、6、12和18 h/次)和盐化方式(前期盐化、中期盐化、后期盐化和间隔盐化)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生长发育、活力和存活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盐化幅度、盐化速度和盐化方式均显著影响盐化标粗过程中仔虾的生长发育、活力和存活率(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苗种活力和存活率等因素,最适盐化幅度为3~6/d,在该盐化幅度范围内,仔虾存活率可达74.07%~78.83%;盐化幅度超过9/d时,仔虾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其中,盐化幅度达到15/d时,存活率仅为43.37%。过快的盐化速度导致存活率和活力显著下降,盐化速度>1 h/次时,仔虾死亡率接近50%;随着盐化速度的放缓,仔虾生长速度加快,盐化速度为6~18 h/次时,生长速度维持稳定,日增重量为1.48~1.51 mg。在盐化方式方面,后期盐化和间隔盐化时,苗种的质量和存活率优于前期盐化和中期盐化,仔虾活力表现为间隔盐化>后期盐化>中期盐化>前期盐化。综合考虑,仔虾的最适盐化幅度为3~6/d,最佳盐化速度为6~12 h/次,后期盐化和间隔盐化更有助于仔虾保持较好活力和较高存活率。本研究通过探讨凡纳滨对虾苗种盐化标粗的最适盐化幅度、盐化速度和盐化方式,丰富了凡纳滨对虾高盐环境抗逆性研究,为凡纳滨对虾苗种的盐化标粗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魁蚶能量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对不同温度水平(20、23、26和29°C)的响应。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率和排粪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显著影响魁蚶摄食率,而对排粪率的影响不显著。魁蚶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显著受温度影响。通过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发现温度影响魁蚶的能量分配,20°C魁蚶呼吸能占13.71%、排泄能占1.89%、排粪能占22.94%、生长能占61.47%,但是超过20°C,摄食能显著减少,生长余力甚至出现负值。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魁蚶的摄食能和生长余力均具有显著影响。魁蚶外套膜、鳃和肝胰腺的抗氧化酶活性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0、4、8、12、24、48和72 h取样检测,在20~29°C,魁蚶体内的T-AOC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29°C温度下的T-AOC均低于其他温度组。短期内的高温刺激能够促使SOD和CAT活性升高,但超过24 h其组织中的SOD和CAT活性降低,其中鳃和肝胰腺的SOD和CAT活性受温度影响显著,而外套膜受温度影响不显著。GST活性在4~12 h内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升高,而在24 h后,尤其当温度升至29°C时,GST活性显著下降。本研究推测,高温对魁蚶的能量代谢及免疫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这可能是夏季魁蚶死亡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魁蚶的适宜温度狭窄,建议在魁蚶养殖生产中,水温应低于23°C,超过26°C会导致机体大量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7.
B型清道夫受体是清道夫受体超家族成员,可识别多种配体,在机体脂类转运及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三疣梭子蟹B型清道夫受体(Pt-SRB)的功能,本实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构建了Pt-SRB胞外结构域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获得了重组蛋白rPt-SRB。利用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rPt-SRB,并将纯化rPt-SRB蛋白免疫大鼠获得抗rPt-SRB重组蛋白免疫抗血清以用于后续研究。SDS-PAGE检测发现,体外诱导表达重组rPt-SRB以包涵体的形式出现在大肠杆菌BL21裂解液的沉淀中,分子量大小约为49.18 ku。Western-Blot分析表明,大鼠抗rPt-SRB血清能与rPt-SRB特异性结合。本实验还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Pt-SRB在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细胞的定位及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t-SRB在三疣梭子蟹消化道、肝胰腺、鳃、心脏、肌肉组织中均有分布,但不同组织中Pt-SRB的分布不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绿色荧光信号在消化道及腺体结缔组织中较强,另外在肝小管上皮、鳃丝上皮细胞中亦有较强的阳性信号,表明PtSRB蛋白在上述组织结构中分布较广;在血淋巴细胞中,绿色荧光信号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在细胞核中没有明显荧光信号,提示Pt-SRB在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表达。本结果将为三疣梭子蟹B型清道夫受体蛋白的生理及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应用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对日本蟳消化系统组织结构进行研究,以期为日本蟳的人工养殖模式建立和饲料开发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蟳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由口、食道、胃、中肠、后肠及肛门组成,消化道管壁由内向外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食道黏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食道腺,可分泌黏液帮助食物的吞咽;贲门胃黏膜上皮覆盖的几丁质层有刚毛或骨板等构成的胃磨可磨碎食物;幽门胃中几丁质层特化形成密集排列的刚毛,起到过滤的作用;中肠黏膜上皮无几丁质层覆盖,形成纹状缘,可参与食物的吸收。消化腺主要是肝胰腺,肝胰腺为复管状腺,由许多肝小管组成。肝小管黏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上皮细胞有4种类型:吸收细胞、分泌细胞、纤维细胞和胚细胞。  相似文献   
9.
黄豆豉和黑豆豉在发酵过程中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米曲霉发酵黄豆和黑豆,测定豆豉的抗氧化能力.选用米曲霉发酵产生黄豆豉和黑豆豉,在相同条件下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酚含量为指标,研究了黄豆豉和黑豆豉抗氧化性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黑豆豉比黄豆豉抗氧化性高.黄豆豉和黑豆豉在发酵第24 d时还原能力和总酚含量达到最高值,总酚含量分别为0.024 mg/mL,0.026 mg/mL.在发酵第27 d时黑豆豉和黄豆豉对(·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大,对(·O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0.12%、36.0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9.78%和64.8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豆豉还原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之间相关性很高,而黑豆豉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之间相关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10.
王峰  雷霁霖 《水产学报》2015,39(4):520-528
为半滑舌鳎的集约化养成提供基础数据,设定开放流水和循环水两种养殖模式,以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规格鱼种(0.640 ±0.063) kg为研究对象,检测半滑舌鳎的生长及肉质相关指标,实验共进行7个月,结果显示:①半滑舌鳎在两种养殖模式下的成活率分别为79.89%和90.38%,月增重率分别是0.154 7和0.1109 kg,肥满度分别是0.920和0.838,生长激素分泌量分别是2.812和2.706 μg/L.循环水养殖模式组在成活率、增重率、肥满度和生长激素分泌量上分别高于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13.13%、39.5%、9.8%和3.92%.②两种养殖模式,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在粗蛋白、氨基酸、PUFA上更占优势,但在粗脂肪、MUFA上循环水养殖模式明显占优势,分别高于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41.732%和16.912%.实验表明,循环水养殖模式优越的水质环境更适合半滑舌鳎的育肥.本实验说明,半滑舌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其生长处于较好的状态,营养品质上也能够得到保证.同时,也说明循环水养殖模式可以极大地发掘半滑舌鳎的养殖潜力,是一种适合半滑舌鳎集约化养殖的具有优势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