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是水产养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作用就是将水产养殖技术传授给养殖生产者。养殖技术只有被养殖生产者掌握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在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肝胆综合征(也有人称之为"肝损伤")是近几年发生频繁且难以治愈的鱼病之一。流行季节主要为6-10月,现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省(市、区),危害对象开始主要是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淡水养殖鱼类,后逐渐蔓延至牙鲆、大菱鲆等海水养殖鱼类。常因误诊、用药不对症,鱼死亡率可高达50%~90%。肝胆综合征以肝脏肿大、变色、胆囊膨大为典型症状。发病伊始,肝脏略微肿大,同时伴有轻微的贫血症状,肝脏颜色略淡,胆囊颜色变深、呈绿色。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渔需物质价格的不断上涨而淡水水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等原因,使得不少地方(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淡水养殖经济效益不佳,影响了养殖者的生产积极性,使当地的淡水养殖处于低迷状态.根据目前的情况,笔者提出几点浅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鼠尾藻有性繁殖和幼孢子体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金华  张全胜  许博 《水产科学》2007,26(11):589-592
野外跟踪观测烟台芦洋湾地区鼠尾藻的成熟繁殖状况,采集临近成熟的鼠尾藻至实验室培养,跟踪观测其卵子的排放、卵子和受精卵的发育、假根的生长以及幼孢子体的前期发育。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鼠尾藻繁殖期集中在6—8月,鼠尾藻的卵子发育属8核1卵型,卵子受精后约20 h开始脱离生殖托,受精卵先连续进行2次的横分裂,而后再由一端的1个细胞发育成假根,另外2个发育成体细胞。幼孢子体在约2 mm时开始形成分枝突起。  相似文献   
5.
李振兴 《水产学报》2006,30(3):429-432
美洲帘蛤Mercenaria mercenaria(Linnaeus,1758)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ea、瓣鳃纲Lamellibrachi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又称硬壳蛤、北方帘蛤或小圆蛤。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Cawrence湾,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Hamboldt湾到英格兰海域,在美国东、西海岸北纬25°~38°海域均有分布。美洲帘蛤与我国的文蛤(Meretrixmeretrix)同属帘蛤科,是一种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的大型双壳贝类[4-10]。美洲帘蛤软体部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69%(DS),氨基酸的总含量为524.2mg·g-1,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为893.5mg·g-1…  相似文献   
6.
澳洲宝石斑鱼Scortum barcoo Mccullochamdwaite,英文名Barcoo grumter,亦称Jade perch.国内大陆及台湾省、港澳特区又习称其为翡翠鱼,其他的还有宝石鲈、玉鲈、宝石鱼的俗称.隶属鲈形目Percifbrmes(鱼刺)科Theraponidac,革(鱼刺)属Scortum.宝石斑鱼是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新开发的可供人工养殖,尤其适合于工厂集约化养殖且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优良品种.其优良形状体现在,一是鱼的形态美,生长速度快,无肌间刺,肉质色白、细嫩鲜美、无异味腥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38.70毫克/克,是目前水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佼佼者.二是头尾所占比例小,可食部分大,杂食性,可投饲人工配合饲料,抗病力强,耐长途运输,在河道、水库网箱、温泉水、池塘及工厂余热水中均可养殖、且养殖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环境条件变化对滇池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丽  杨浩  周健民 《土壤》2005,37(2):216-219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以滇池表层新鲜沉积物和湖水为材料,研究了氧化还原状况、水体扰动、pH值等环境因子对沉积物P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好氧条件相比,厌氧状态大大促进沉积物中P的释放,最大释放量为3.96mg。随着湖水pH值的升高,沉积物的释P量明显增加,碱性条件下P释放量是中性条件的几百倍。水体扰动对沉积物P释放的影响不大。不同环境因子相比,湖水在碱性条件下(pH10.5)P的释放速率最大,高达68.04mg/(m2·d),厌氧条件次之,变化在7.73~8.91mg/(m2·d),对照和扰动条件下P释放速率很低。湖水pH值增加和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是滇池沉积物释P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是鱼类重要的营养素,文章分析了有关纤维素的作用、鱼类饲料中纤维素的适宜含量及影响因素、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多的危害,同时,对一些研究方法也做了相应评价,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9.
乳山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2015年乳山近海拖网渔船的渔捞日志,分析了乳山近海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渔获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1)乳山近海渔获物共有36种,隶属于19目28科33属。其中鱼类有26种,虾蟹类4种,头足类4种,水母类1种,贝类1种。(2)2013—2015年全年优势种差异明显。其中,蓝点马鲛3年均为优势种,鳀鱼是2014年和2015年优势种,网纹狮子鱼为2013年和2015年的优势种。(3)乳山近海渔获物主要集中在休渔期前后的4—5月、9—11月,渔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春汛和秋汛。2013—2015年乳山近海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逐年增加,但与历史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相比还是存在明显下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值出现在秋季;春汛和秋汛期间,渔业资源种属组成及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对新月菱形藻进行半连续培养,探讨更新率、更新周期对新月菱形藻生长、细胞采收量、生化成分及细胞生物量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更新率的增大,新月菱形藻的生长速率增大,藻液中氮磷的平均含量上升,而平均细胞密度及产率呈下降趋势;总采收量与更新率呈抛物线关系,细胞生物量、胞内多糖和蛋白的最大采收量分别收获于33%、25.2% 和34.7%的更新率下,其最大值分别为2.11×1012 cell、3623 mg 和2347 mg.更新周期的延长导致新月菱形藻平均生长速率减小,藻液中氮磷的平均含量下降,而采收的平均细胞密度与产率增大,胞内代谢物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增加;总细胞采收量随着更新周期的延长减小,当更新周期为1 d时采收量最大,为3.12×1012 cell.综合考虑,更新率为33%、更新周期为1 d,是收获生物量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