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缘杂交及异源多倍化导致许多重要作物的起源与进化,而芸薹属栽培异源四倍种是研究作物异源多倍化的模式系统之一。异源多倍体是如何调控及协调来自不同二倍体祖先的不同基因组的遗传行为及基因表达,是过去二十年间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利用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一方面揭示出芸薹属及其他多倍体物种基因组表现出动态性质,即在形成初期及长期进化过程中持续发生遗传及表观遗传的变化;另一方面发现异源多倍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基因表达模式改变,包括非加性表达、超亲表达、表达水平显性、部分同源偏向表达、基因剂量平衡效应等现象。上述基因组结构、表观遗传改变以及基因表达模式的调控,使新产生的多倍体得以成功进化为新物种。  相似文献   
2.
彩花油菜的创建及遗传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既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大田作物,成片的油菜花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近年来,随着农业旅游项目的不断研发,油菜花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而且以黄色为主的菜花正在被白色、红色、紫色等彩色菜花所丰富,花色油菜种质的创制也被越来越多的育种家所突破。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远缘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等方法获得的不同花色油菜新种质,概述了有关油菜花色的遗传机理、进化与选择等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彩花油菜育种的最新进展,并就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籽油加工下脚料为原料,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D002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工 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操作参数为: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为10%、油/醇质量体积比1∶0.6,反应时间为4h。 验证实验表明,生物柴油转化率达97.3%。同时,还比较了D002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与浓硫酸作催化剂制备 生物柴油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称谓、语言、家庭模式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对待老年人的不同态度所反映的价值观差异,指出了重老与轻老的差异同其他价值观的关系,讨论了中美之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分析了这种差异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5.
芸薹根肿菌SSR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专性寄生于十字花科作物根部引起根肿病,且变异迅速。本研究利用Williams鉴别寄主系统鉴定出32株根肿菌,根据根肿菌基因组序列分析了根肿菌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的分布特性,并结合SSR标记的开发研究了根肿菌遗传多样性。主要结果如下:从收集自8个省市31个地区的32株根肿菌中,鉴定出2、4、7和11号生理小种;根肿菌基因组存在3 164个SSR,即每7.6 kb存在1个SSR。核苷酸重复类型以2和3为主,分布频率分别为45.92%和53.04%。从6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1个多态性标记,多态率50%,平均PIC值为0.407;聚类分析表明,同一地区的根肿菌大多聚类到一起,但同时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载多光谱遥感监测冬油菜氮素营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对冬油菜冠层氮素营养状况监测的可行性,设置9种施氮水平的油菜试验小区,获取八叶期、十叶期、十二叶期和蕾臺期的多光谱影像,同步采样分析获取地上部生物量、叶片氮浓度和氮素积累量等氮营养指标。以宽波段植被指数和氮营养指标的相关性为基础,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最佳指数,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显示,宽波段植被指数与氮营养指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生育期差异明显。其中,红光标准值和蓝光标准值在蕾臺期均与各氮营养指标相关关系最好,且敏感性因子的值小而稳定。进一步研究表明,三种指标均可用红光标准值和蓝光标准值建立的二次模型进行估计,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5,模型精度较高,说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能有效辅助冬油菜氮素营养监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微波应用于油菜籽的干燥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新能源微波技术应用于油菜籽的干燥是可行的,既能快速而经济的对油菜籽进行干燥,又能保证其种用价值和改良食用品质,具有广阔地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饲料油菜与牧草混合冬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冬季饲料作物缺乏的压力,改进冬季饲草的生产模式,提高饲草油菜的品质和种植效益,通过设置小区试验,将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分别与紫云英、黑麦草和光叶苕子等冬季牧草按比例混播,测定各处理的生物学产量、粗蛋白含量等指标,探寻油菜与牧草混播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菜与光叶苕子、紫云英、黑麦草的混播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光叶苕子与油菜混播均可以提高饲草的鲜样总产量,且在密度按1:4(油菜按15 000株/hm2的播种量)混播时,各取样时期的饲料鲜、干样产量均较高,油菜终花期时该处理的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与紫云英混播,也可提高饲料油菜的鲜样产量,但差异不显著,且紫云英因光照不足,油菜初花期时已全部死亡。(3)与黑麦草混播后,饲料鲜样产量、粗蛋白产量均显著下降。因此,油菜与光叶苕子混播是进一步提高长江流域冬季饲料作物生产效应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钼积累能力的大豆品种对缺钼条件下生理代谢的差异,以品种1301(钼高积累)和品种1304(钼低积累)为材料,在营养液培养下研究了两个品种光合碳代谢以及氮代谢生理差异。结果表明:缺钼降低了大豆叶片光合碳代谢能力。缺钼条件下,品种1301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a+b 含量显著高于1304,表明1301具有较高的光合碳代谢能力。缺钼也降低了根中氮代谢能力。缺钼条件下,品种1301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品种1304,表明1301具有较强的氮代谢能力。以上结果表明大豆钼高积累品种能累积较多的钼,且表现出较高的碳氮代谢能力。因此认为培育大豆钼高积累品种是提高大豆生理代谢能力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农业生产发展中农药和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提升思想认识、推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以期为农业污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