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武汉作为我国中心城市,具有发展种业的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种业发展起步较早,种业水平位于国家前列,但在现阶段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针对武汉种业的发展现状,理清制约种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措施,指明武汉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对辐射带动全市以及湖北省农业产业的大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对武汉市特色蔬菜种植情况的调研,指出了特色蔬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的对策和建议,对培育壮大武汉市特色蔬菜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绍丽  吴仁锋  蔡翔 《蔬菜》2020,(12):22-26
综述了近年来在茭白胡麻叶斑病上的病害发生、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药剂防治、植物免疫诱导剂防治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茭白胡麻叶斑病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需要加强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物种群多样性、致病力分化以及于病原菌的浸染机制及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收集、筛选与鉴定茭白抗病种质资源,培育优良的抗性品种;开展茭白胡麻叶斑病抗药性监测及抗性机理研究;筛选新型生态友好的化学农药和低毒、高效的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5.
鱼类细胞是开展鱼类病毒分离鉴定、功能基因分析以及生物制品制备等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鳜(Siniperca chuatsi)是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的养殖品种。随着鳜鱼养殖产量的逐年增加,其病害问题尤其是病毒病问题也日趋严重,但是,可用于鳜鱼病毒分离和基因功能分析的鳜细胞系缺乏。本研究采用组织块消化法,对来源鳜脑组织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鳜脑组织细胞系,命名为MFB。MFB细胞在28℃含10%胎牛血清的L-15中已稳定传代超过70次,第25代鳜脑组织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6。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β-tubulin和Neu-N)鉴定MFB细胞的神经元纯度,结果显示,培养的MFB细胞为神经元类细胞。病毒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鳜蛙虹彩病毒(MFRaIV)、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MBRaIV)和大鲵虹彩病毒(GSIV)均可在MFB细胞中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分别为108.68±0.12、108.36±0.15、1010.15±1.85 TCID50/mL。使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pEGFP-N1转入MFB细胞,转染效率可达20%。本研究建立的鳜脑组织细胞系不仅对多种蛙虹彩病毒敏感,而且转染质粒效率较高,为鳜病毒性病原的分离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白萝 卜为原料,通过酸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并对其抗氧化性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0.1%柠檬酸为提取溶剂,液料比30∶1(mL/g),50℃水浴30 min,不溶性膳食纤维的DPPH·清除率最高,为65.33%.此提取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39.72%,且理化性质优良:持水力6.48 g/g,膨胀力4.4 mL/g,持油力2.12 g/g.  相似文献   
7.
藕带是一种水生蔬菜,为莲幼嫩根状茎。藕带产业是湖北省最具地区特色、最具传统特色、最具市场优势的产业之一,DBS42/009-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湖北泡藕带》独具湖北地方特色的食品安全标准。为了便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理解应用该标准,重点就湖北泡藕带的生产原料、加工工艺特点、产品感官指标、产品理化指标、产品安全指标、生产过程、产品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9.
10.
单倍体诱导创建二倍体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2种类型。(1)对植物中雄性或者雌性生殖器官进行培养获得具有单套染色体组的组织,经过天然或者加倍剂处理获得二倍体;(2)对CENH3基因进行修饰获得单倍体诱导系,利用单倍体诱导系与不同材料杂交获得后者的单倍体,进而加倍成二倍体。在油菜中应用最广泛的单倍体诱导创建二倍体植株的技术是小孢子培养方法,其过程受到3个因素的影响,分别为小孢子胚发生能力、小孢子天然加倍和加倍剂处理后的加倍效率、从胚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能力。经过多年研究,在油菜中建立的小孢子诱导创建二倍体的技术为油菜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小孢子和小孢子培养得到的胚均能用于创造突变体及遗传转化试验。通过遗传学方法定位了决定油菜小孢子胚发生、天然加倍以及胚状体直接成苗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s),可在不同群体中验证候选基因。深入挖掘调控小孢子胚发生和再生成苗的分子机制,分析胚性细胞发育的转变、起始细胞的分化以及胚形态发生的基因调控网络,进而为理解油菜单倍体诱导以及二倍体发生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随着植物单倍体诱导发生的分子机制被逐步揭示,在油菜中对与拟南芥染色体减数分裂相关的同源基因进行修饰能够获得单倍体诱导系,将其与待改良的父母本进行杂交可快速获得具有不同亲本背景的单倍体,经过加倍剂处理可快速获得纯系,单倍体诱导技术能够用于反向育种研究以及品种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