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昆虫性信息素是雌雄虫体交流的一种特异性化学物质,利用这种化学物质防治农业害虫在过去50年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性信息素在农业上最广泛和成功的应用就是害虫种群监测及大量诱杀,用于监控和诱捕的性引诱剂产品每年估计有数百万,覆盖大约1000万hm2田地.简要介绍这两种技术近几年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不同目昆虫性信息素两种技术使用进展,并总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滤汁的色值及钙盐直接影响最终白砂糖产品的质量.将3种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PCS3021、PCS3000、某糖厂PAM、和无机盐类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分别用于处理无布机滤汁,并经加热沉降.结果表明,PCS3021浓度在2mg/L时去除钙盐效果最好,聚合氯化铝在40mg/L时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是免疫学的研究热点,具有防效好、抗菌谱广、无污染等特点,是传统化学杀虫剂和抗生素的有力新型替代物,也可改善杀虫剂和抗生素长时间滥用导致的害虫和病原体抗性。人们也已经掌握了许多基因编码的动植物抗菌肽,并以此成功设计了新型杀虫剂和药物,许多都已生产和应用。虽然抗菌肽也有正常机体认可及应用技术等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其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的成功应用,预示着抗菌肽的前景会很广阔。  相似文献   
4.
生物体体型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作者近五年对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体型地理变异研究,从宏观生态学角度,综述生物体体型地理变异并阐述生物体体型变异机制,并对中华真地鳖地理变异及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国内有关昆虫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工种植的铁皮石斛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介绍了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主要有害生物及常规防治方法,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于甘蔗种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脂肪族共聚酯PBSA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于甘蔗种植,探讨了PBSA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厚度和覆盖方式对甘蔗生长和地膜降解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光处理具有相对较高的甘蔗萌芽率和地膜降解失重率,但具有相对较低的甘蔗产量;地膜厚度为0.009 mm的处理具有相对较高的甘蔗萌芽率和产量,但具有相对较低的地膜降解失重率.  相似文献   
7.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2.5±2.0)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玻璃钢桶内进行了56 d饲喂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研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B)、1.25%(C)、2.0%(D)的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组、D组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C组和D组刺参体腔液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吞噬活性、肠道淀粉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的体腔液呼吸爆发活性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的AKP、LZM、肠道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裂壶藻各处理组刺参成活率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1.25%-2.0%裂壶藻添加量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生长速度和免疫酶活性;饲料中添加1.25%裂壶藻能够显著增加刺参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的消化活性:裂壶藻有作为刺参营养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