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7,(3):116-121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 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可引起猪只严重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死亡的一种猪肠道疾病病原体。PDCo V于2012年首次在香港的猪群中发现,2014年在美国报道,随后陆续在加拿大、韩国、中国大陆和泰国检出。鉴于PDCo V是一种新的疫病,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是对该病准确诊断和防控的关键。本文对PDCo V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光叶水菊是重要的恶性杂草,已在多个国家或地区显示入侵本性,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该杂草在我国广西部分地区已有分布,本文深入研究该杂草的危害特点和扩散途径等,对防治该杂草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保护我国湖泊或湿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昆虫嗅觉传导信息化合物的机理在监测物质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参与昆虫嗅觉传导的多种蛋白组分、关键组分OBPs和Ors缺失后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其次对昆虫嗅觉及其关键组分在害虫监测仪器的开发和高效诱集物质研发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提高害虫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4.
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进出境监测技术平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根据转基因奶牛内源基因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icroglobulin,B2 M),外源基因人血清白蛋白基因(Human α-lactalbumin,α-LA)及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快速、特异,一个反应可以检测多个基因片段,可有效用于转基因奶牛外源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北京怀柔地区樱桃上发现李属坏死环斑病毒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属雀麦花叶病毒科(Bromoviridae)等轴不稳环斑病毒属(Ilarvirus),是我国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PNRSV主要危害李属和蔷薇属植物。如,樱桃、桃、李、月季等。春季感染PNRSV的樱桃早期幼叶会出现深棕色坏死斑和线纹,叶片展开期坏死斑脱落造成穿孔症状。受PNRSV危害后,果树树势减弱,产量降低,甚至死树。我国学者调查陕西、辽宁和山东等省的果树病害时发现并报道了该病毒[1~3]。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大豆凝集素(Lectin)和5-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CP4-EPSPS)为内源和目标基因,对28种大豆制品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4种大豆制品的CP4-EPSPS扩增结果为阳性,含有转基因大豆成分.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在贸易和可操作性方面要优于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7.
以原核表达的MPB70-MPB83-CFP10-ESAT-6融合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牛结核病抗体检测间接ELISA(iELISA)。该iELISA与导致常见牛病的非相关抗原无交叉反应。用iELISA检测90份健康牛血清,确定样本阴阳性临界值(S/P)为0.17。与商品化胶体金试剂条(ICG)平行检测150份临床奶牛血清样本,结果与ICG的符合率为93.33%(140/150)。以结核菌素皮内试验(TST)为参考方法,检测了华中地区四个奶牛场的56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和90份进口奶牛结核阴性血清,结果iELISA与TST的总符合率为87.32%(489/560)。对其中22头奶牛进行鼻拭子分菌检验,4头分菌阳性奶牛的血清抗体检测也为阳性,iELISA与细菌培养的总符合率为77.27%(17/22)。以TST为参考方法,i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7%和89.67%。  相似文献   
8.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Cmm)引起的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番茄生产的种传细菌性病害。根据ITS序列多态性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结果表明,这组引物一探针能检测出所有供试的Cmm菌,对照菌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用接种但未显示症状的番茄苗叶片及人工处理的带菌种子提取的核酸作为模板,均能检测到病菌,其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约100倍。实验中不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PCR的后续处理。该方法快速、简便、安全、准确,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及种子、种苗健康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9.
烟草线条病毒RT-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烟草线条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提取大豆病叶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PCR扩增出约400bp大小的产物,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 5α,抽提的质粒用Not Ⅰ酶切,出现430bp大小的目标插入片段。经序列测定确认了插入片段的大小为404bp。  相似文献   
10.
李明福 《植物检疫》2006,20(1):43-44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葡萄栽培面积约15.4万hm^2。年产量200万t左右,以鲜食葡萄为主,适宜酿酒的不足40万t,原料缺口达40%,为发展我国葡萄酒产业,相关部门决定更新葡萄品种种植结构,引进国外葡萄特别是法国葡萄品种。1998年,我国部分省市从法国引进葡萄种苗,总数达数百万株。经全国多个口岸进境,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多年来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